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焦元德、朱靜報道:“我想重點學學香菇種植高產培育技術,希望專家講講這方面的內容。”近日,在通山縣通羊鎮高坑村香菇種植基地培訓班上,香菇種植農戶徐家民對培訓老師說。
該村為打造香菇產業,引導農民脫貧致富,新年伊始就邀請本省隨縣香菇種植專家,進行為期3個月的實地技術傳授。
縣農業局局長徐賜陽介紹說,該局及時聯合縣人社、扶貧等部門,積極創新新型農民培訓模式,推廣田間課堂,增強農民培訓的針對性。
據了解,該縣今年培訓有三個特點是:變“送餐式”為“點餐式”,找準農民所需難題。重點針對土地確權登記、規模經營、生產技術及經營管理等內容。為確保培訓質量,涉農部門按業務職能、產業發展和農民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同時,變“大雜燴”為“營養餐”,打造培訓平臺升級版。借助市縣農技專家和培訓基地,將“互聯網+”引入農民培訓當中。變“大鍋飯”為“吃小灶”,突出培訓效果求實效。以當地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為樣本,進行現場觀摩、實地解答,讓貧困農民直接學到種養適用技術。
據統計,年初以來,全縣有115個村結合農民需要的種養項目,舉辦了各類培訓班245場次,有2.25萬農民享受到了科技致富“營養餐”。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圖文:乘索道飽覽田野春色
下一篇:
治“窩”爬“坡”——通城易地扶貧搬遷路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