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陽光明媚,正是采茶好時節。鮮嫩欲滴的春芽掛滿了枝頭,眼之所及皆是喜人的綠色。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來到利川市毛壩鎮蘭田村,這里是利川飛強茶業公司的基地所在地。
我們見到了正在采茶的村民秦桃梅,她是飛強茶業公司包脫貧銷號的50戶貧困戶之一。
眼前42歲的秦桃梅黝黑的臉上掛著農村婦女特有的高原紅,粗糙的雙手滿是歲月的滄桑,盡管此時清晨的空氣中彌漫著絲絲寒意,但是汗水還是爬滿了她的額頭。
“孩子他爸在外面打工,我們屬于組合家庭,生活壓力大。除了打工的收入,主要就靠賣茶葉了,飛強茶業包肥料和回收,投入小了,也不擔心銷路了。”說起自家的茶園,秦桃梅的臉上笑開了花。“我們家大部分是老茶園,產量低,價格也上不去,今年飛強茶業給我們免費提供優質茶苗,改造了3畝左右的老茶園,聽說改造了還有補助哩!”
脫貧有了新希望。依托飛強茶業公司,不愁肥料、不愁茶園管理技術、不愁茶葉銷路等問題,秦桃梅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茶葉、民俗旅游和外出務工是蘭田村的三大經濟來源,其中民俗旅游也建立在茶園觀光的基礎之上,可以說主要經濟來源跟茶葉息息相關。
飛強茶業公司勇于創新,探索出產業扶貧“12854”模式,即一個龍頭企業通過1個名牌產品帶動1個特色優勢產業,帶動2個茶葉專業合作社,參與8個行政村,確保精準脫貧50戶,采取4條幫扶措施。
蘭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琨告訴記者:“自精準扶貧深入開展以來,在飛強茶業帶動下,合作社和老百姓抱團發展,村民積極性也起來了,現在已經投產的新品種就有380畝左右,鮮葉能賣到300元一斤,老百姓積極性都很高。”(荊楚行記者 程芳)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精準扶貧·荊楚行】"五幫"精準扶貧的襄陽實踐
下一篇:
“金鑰匙”打開致富門——看監利縣如何依托土地流轉力促扶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