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專
沒有哪一座名山只有一個名字,所有的名山都有許多芳名。
傳說大幕山原名大木山。隋朝末年,李靖和他的母親來到山中躲避戰亂。李母在小溪旁建了一間竹樓為“讀書堂”,不遠處還挖了個“洗墨池”,督促李靖習文練武。后來,李靖出山協助李淵平定天下,建立大唐帝國,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為衛國公。后人為了紀念教子有方的李母,在山中建起太母禪院,流經禪院門前的小河命名為慈水,慈水流經的村莊叫里慈。后來,人們見葬在山中的李母墳墓碩大無朋,就把大木山叫成了大墓山。清朝時,當地讀書人認為“大墓”不吉,而山中林深竹廣,象天然大幕,遂改稱大幕山。
大幕山是咸安區與通山縣的共山。山北是咸安區大幕鄉,山南是通山縣大幕山林場。
大幕山屬幕阜山支脈,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主峰甑背巖海拔954米。
浩瀚的大幕山孕育了一位中華文化的巨子,他是鄂南最高重量級的李邕。大幕山系有座鐘臺山,鐘臺山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桃花尖。鐘臺山雖不大,卻一峰突起,氣勢雄偉。東南坡山腰間有一石室,名曰桃花洞,內有石臺。洞外遍開的桃花中,有一個直徑約三米的石墩。山下還有一灣清澈的桃花泉。不遠處,古有修靜寺。《太平寰宇記》載:“鐘臺山,上有桃花洞,即李邕讀書處所,石室見存。上有石臺,臺上有石鐘,或時自鳴,遠近皆聞”。李邕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的道德文章受到李白杜甫的追捧,李白有詩“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李邕書藝深刻影響了蘇軾、米芾。董其昌評說:“右軍如龍,北海如象”。
大幕山以她的浩瀚博大和茂密的森林,在戰火中護衛了許多中華兒女。抗戰之初,武漢淪陷,國民政府鄂南專員公署設大幕山陳華國塆,領導鄂南抗日。那時,鄂南十縣中學全部停辦,抗日政府在大幕山支脈鄒家山(今屬咸安區大幕鄉)創建了鄂南中學,共設初中八個班,有學生400人。在戰火中保存中華民族的文化種子。
當年在大幕山打游擊的紅軍將領方步舟,找曾家山的曾勝意借錢。曾勝意送去500大洋,并贈詩一首:“本山斫竹本山造,就在本山摘楊桃。送你一船毛糙紙,不抵黃牛一根毛”。楊桃就是野獼猴桃,可以當作勞動的餐食。楊桃藤還是造紙的原料。毛糙紙就是用山上嫩竹子加工的羊山紙,最大船的一船紙大概就可以賣500大洋。這一首詩說的就是大幕山物產的豐富。
周良鐸在《鄂南專署抗日游擊數事》里說:“(大幕山)森林茂密,竹草叢生,溪澗縱橫,山路崎嶇,山坡溪邊遍種五谷雜糧。紙廠、碾坊都是利用水力轉動。人戶雖少,但富饒特甚,確具有游擊根據地條件”。
方步舟忽為共產黨人忽為國民黨人,很傳奇的人物,他在大幕山作為紅軍游擊隊領導和作為抗日游擊隊指揮達幾十年。大幕山成為他馳騁的疆場。
浩瀚的大幕山還是卓爾不群的。野櫻花開遍鄂南的山野,赤壁的葛仙山、崇陽的龍泉山、通城的黃袍山都有海洋般浩瀚的野櫻花,大幕山也有野櫻花,大幕山還有別處沒有的杜鵑花。大幕山的杜鵑開在半人高的花樹上,幾面山坡連綿不絕,震撼人心。大幕山最早令我傾倒的就是杜鵑花。
大幕山的風力發電場,是通山效益最好的一座風力發電場。一道靚麗的新風景又將在大幕山展開,華中巨無霸“充電寶”大幕山蓄能發電站正在建設中。
——選自《路自通山》一書
編輯:但堂丹
○徐浪陳蘭整理北臺山位于通山縣東南部,今通山縣洪港鎮車田村境內,距縣城約40里。主峰是一片鐘乳石林,石像千姿百態、栩栩...
寫到這里,我想起汪國真的詩:“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李邕桃花尖讀書...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鄧青、李娟、吳科瓊報道:近日,咸安區總工會與賀勝橋鎮花坪村開展“工農手拉手,結對共建文明”活動,投...
“正月到現在,我們隊員就沒有休息過,這不,明天又是一家過新屋,邀請咱們去湊個熱鬧。”日前,咸安區程益橋村舞蹈隊負...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余靜報道:清明小長假將至,為改善占道經營回潮及亂搭亂放等現象,3月28日,賀勝橋鎮提前部署、周密安排...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陳志茹 通訊員張嶺)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為倡導文明新風,杜絕安全隱患,連日來,一群身穿迷...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特約記者 胡劍芳、通訊員 洪瓊芳、李星、李想報道:“路修通了,村民進城只需半個小時了,山里的竹木...
初冬的咸安,暖流涌動。十九大勝利閉幕以來,桂鄉大地到處洋溢著十九大精神宣講的濃烈氛圍,鄉村巷里、企業車間、機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