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鈺霆
我們家鄉有一個說法,明明去吃宴席,卻非要把吃飯說成喝酒。中國自古也有無酒不成宴的說法,酒與宴席密不可分。
我不善飲酒,每逢節日陪家人均以茶代酒,正式的宴席之類則是以飲料代酒,總有裝“慫”之嫌。一二十歲的時候我倒是飲過酒,后來發現是因為身體缺乏一種解酒的蛋白酶,飲酒即醉。印象最深的一次被公司總經理玩笑飲過一小杯五糧液,隨即醉倒并手腳發抖,把他們都嚇著了。從此,公司接待之類從沒人讓我飲酒。
其實,中國的文學史、文化史也是蘸著酒寫成的,透著酒香,散著酒味。酒是他們情感的寄托。雖我也熱愛文學,但確實與酒無緣。為何文人均善飲,正式的答案是,酒這種物質可以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使人更易沖動,情感更易爆發。文人飲酒正好使這一功能發揮到極致,平常壓抑在心中的情感在飲酒后都化作文思泉涌而出,滔滔不絕。人們常說:“李白斗酒詩百篇”就是這個意思。杜甫、辛棄疾、李清照等大家都擅于以酒抒情,借酒抒意。酒是他們避世的途徑。
可以說,中國是酒的國度,酒的文化源遠流長。據查證,2000多年前的《詩經》《左轉》就有酒的記載,有即醉以酒,酒以成禮為證。一代梟雄曹孟德,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悲涼感慨,李太白有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之雅興,杜子美有白日放歌需縱酒的瀟灑,蘇東坡有把酒問青天袒胸露乳的豪情,歐陽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辛棄疾有醉里挑燈看劍的報國心臆。
《說文解字》上說得好,“酒”是一個轉音字,轉自“遷就”的“就”,“酒者,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也就是說,我們很難單純地說酒是個好東西,還是個壞東西,要看什么人來喝它。一個真正的豪邁俠義之人,他喝酒,“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那種忠肝赤膽,讓酒越喝越好;但是一個小人,諂媚,勾心斗角,那么酒就有可能越喝越壞,甚至在中國古代政治的紛爭中,用來毒殺人的也是鴆酒。
小時喜愛看《紅樓夢》,湘云醉眠芍藥裀一章節,也是賺足了眼球,印滿了記憶。酒之味,猶如人生之味。人生如酒,一半清醒一半醉,世事如棋,人生如酒,不記得這是誰說的了。人生如酒,情到深處有苦澀,古往今來,臨風抒懷離不開酒,餞行送別離不開酒,壯士出征離不開酒,紅白喜事離不開酒,寄托情思同樣離不開酒。人是感情豐富的高級動物,都會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許多人總要借助酒來渲瀉情感。把酒高歌,胸中就會豪情萬丈,舉杯暢飲,心情就會舒暢爽朗。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三界尖 我為卿狂(上)
下一篇:
趟過歲月的河
《人生》路遙著內容簡介:《人生》是茅盾文學獎得主路遙的代表作,激勵了萬千讀者的文學經典。《人生》以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
劉凌(通山)光陰易逝,人生何其短暫,不知不覺已年至花甲,天干地支一個輪回了。六十歲,辭去卸裝,意味著法定工作生涯的終結...
黎洪濤(溫泉)我是一名超聲醫生,每日目不轉睛地盯著儀器屏幕,手握探頭從不同的方位、角度掃查,要做到沒有遺漏、切面標準、...
○劉念周末一個下午,我看完了《人間值得》。閱讀這本書,能讓人心情平靜下來,放下我們許多不必要的焦慮和煩惱,重新思考生...
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人生到了下半場,要逐漸懂得:盲目較勁,苦的是自己。”人生在世,要主動爭取,才會有想要...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閑時光陰易過,轉眼2021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掰著指頭數數不夠上進的日子,間歇性勤奮,又上網淘...
陳舞雩著內容簡介:本書縱貫整個封建時代,講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封建帝王的雄心霸業與歷史功過,展現能臣將相的人生抉擇...
任雅娟(嘉魚)教室的窗外,有幾棵樹,當風吹過,會翻轉出一片銀色的光亮。
等撥開眼前的迷霧再整裝待發,總有一份人間煙火是屬于我一個人的!
采訪時間:3月13日采訪地點:咸安區甫興社區本期閱讀人:梅心海詩人汪國真寫道:“假如你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