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希子
采訪時間:9月4日
采訪地點:溫泉御龍花園小區
本期閱讀人:段菲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見興衰,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作為一名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我時刻告誡自己:以書為鏡,讀書、讀人、讀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管窺效應。
當一個人的眼睛,只能通過一根管子看東西,那么他只能看到管子里面的東西。
可見,不讀書的人,三觀的形成單一,容易受限于眼前的方寸之地。而閱讀能讓我們從不同維度去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書,就是這樣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在書中觀見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找到自己一生的志向。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歷史如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洶涌飛馳,看不到盡頭,回首也看不到起源。而《史記》就帶我穿越過歷史長河,從書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這部閃耀著華夏文明史的燦爛瑰寶,成為了我們歷史文化的源泉,也滋養著中華文化的沃野曠疇,被魯迅評價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每每深夜咀嚼書中段落,我都有照鏡自省之感,收獲滿滿,無法詳盡道來。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古至今,但凡有大成者,無一不是熱愛讀書的人。唯有時時讀書,才能讓一個人進步,唯有找見自己,才有機會看天下。
在書里看世界,在文字里感悟生活,在字里行間遇見自己的影子。
在書中,可以領略到不同作家的個性,不同人生苦難中的光輝,這些都會化作明亮的燈塔,指引人前進。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閱讀是消滅無知、貧窮、絕望、狹隘的終極武器。好的書籍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志向,甚至可以決定他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當一個人閱讀得足夠多時,就不會再以井底之蛙的視角,以為一方井口就是自己的全世界。相反,他能跳到自己生活之外,看見一個充滿光明的遠方。喜歡閱讀之人,書本的厚度,終會墊起他人生的高度。
編輯:但堂丹
□莫礪鋒?在中華先民的生活中,對詩意的追求是最顯著的民族特征之一。在我國漫長的詩歌曲譜中, 《詩意人生》著重挑選了六位...
高慶成?推薦理由:本書是近40年來王蒙對于中華文化的思考,從漢字與中華文化,中華古代經典,傳統文化的危機、轉換與新生,一...
龔宇指出,通過內容創意、精品創作、科技創新,展現中國精神,反映時代風貌,傳承優秀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正是今天愛...
賀清泰《賁鹿圖》現藏故宮博物院東漢《御車圖》身著黑色官服的普通官員洛陽朱村漢墓壁畫中國古代色彩研究學者陳魯南的《中國...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
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到黨的十八大作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安排,中國持續深化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華文化上下5000年,是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很多孩子在幼兒時,應該都是背過《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的,可...
堅持新發展理念,優化文化發展生態,轉變文化發展方式,重構文化發展格局,特別是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更好地以先進適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