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溫泉)
在中國,年味一直是滿滿當當的。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一到臘月二十九,年的氣息就開始蕩漾、擴散、彌漫。當然,也有一些外來人口特多的移民城市,一到臘月二十九,街道就有些寧靜、有些冷寂起來,那些拎著行李遠行的人,大多踏上了回老家過年的行程。即使如此,留守的人,依然不會讓這座城市缺少年的氣息。
一直以來,北京是最有年味的地方,老北京人愛在新春去雍和宮祈福,這是出行最好的理由。逛廟會是北京人過年的保留節目,北京的廟會洋溢著喜氣,地壇廟會、石景山游樂園廟會、龍潭廟會等,展示著地道的民俗、傳統的民間特色、琳瑯滿目的商品、特色迥異的各色小吃、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等市井元素。北京人過春節,足以讓你在傳統節日氛圍中,感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
上海也是很有年味的地方,城隍廟是品嘗上海鄉土風味最濃的零食和小吃的極好去處,在這里,氤氳著往昔過年的氣息,著名的上海“老飯店”,鱗次櫛比的金店,特色商品街,都是可以讓你駐足流連的地方。還有一些點綴其間的傳統的裝飾元素,如琳瑯滿目的春聯和彩燈,足以勾動你仔細探究的興致。
過大年,有的地方慣于貼窗花、貼對聯、貼福字,為的是烘托節日的喜慶氣氛,寄寓美好的人生愿望。有的地方熱衷于包餃子,老人愛在一些餃子里包入清洗干凈的硬幣,誰吃到就預示著誰會在新年財運滾滾。為著討個好彩頭,沒吃到硬幣的人,總是吃了一碗又一碗。
無論南北,過年都有發紅包的習俗。北方的紅包是年初一拜年才發的;南方則是年三十晚就發下了,放在枕頭下,用來壓歲。不同的是,北方是年長者發紅包給年少者,南方卻是結過婚的人發紅包給未結婚的人。
過年看央視春晚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旁,吃著糖果點心,喝著飲料,嘮著家常,看著節目,沉浸在溫馨的親情氛圍里。新年倒計時后,在鄉下,少不了熱鬧的鞭炮,飛揚的煙花,這個時候,年味便濃得化不開了。初一開門,無論陰晴,滿目都有吉祥喜慶點綴著,讓人心曠神怡。
在我老家,春節前家家戶戶都會磨苕粉,打豆腐,灌臘腸,曬臘魚,熏臘肉,熬米酒……備作春節餐桌上的美肴佳釀。大年初一,灣子里的鑼鼓班子會敲鑼打鼓出天方,一灣子人齊聚村莊曬場上,互相祝福,互相恭賀。初一到月半,會有雜耍班子走村串戶舞龍燈,耍獅子,打花鼓,唱提琴戲等。但時至今日,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似乎漸去漸遠了。
就算是疫情當道,年味依然沉淀在每個人的心里,依然會以各種方式、各種形態顯現出來。因為永遠的年味,承載著永遠的親情,鄉情,承載著永遠的溫暖和慰藉,那是一種永遠的中國信仰,讓人浮想,教人回味。
編輯:但堂丹
清明節的習俗:掃墓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 “...
不管形式如何變化,端午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謂愈加重要,除了吃粽子和看龍舟,越來越多人也開始接觸、學習端午節的其他習俗...
個人尋生理”這寓意著到了年初三又有新開始不過呢如果看到這里你感覺還是無法說服爸媽讓你睡個大懶覺其實你也不必太擔心小編...
中國農歷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那么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么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
咸寧網訊?通訊員鄒輝報道:近日,崇陽縣青山鎮青山河上,當地村民自發組建的龍舟隊在河面上往來穿梭,傳承端午習俗,祈愿美好...
9月25日,咸安區桂花鎮石城村大屋雷祭月儀式隆重開場,吸引了眾多附近村民和省市民俗專家前來觀摩。據悉,咸安區是中國桂花之...
人們于正月十五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可你知道為何秋分時人們也要吃湯圓嗎?原來,此時人們煮湯圓不僅自己吃,還要插在細竹簽...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在“中國最美鄉村”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篁嶺村,村民用竹匾盛滿剛收...
風吹著楊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里水流這嘩啦啦啦啦啦誰家的媳婦她走呀走得忙呀原來她要回娘家......今天是農歷正月初二按照民...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阮澤華、通訊員吳劍6月7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由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聯、市社科聯聯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