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沉重的一頁。84年前,侵華日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2014年,國家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目前,“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系列圖書發布會舉行,十余本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和國家公祭的主題出版物集中亮相。
歷史不能忘記,文字會永久記錄歷史的真相。銘記,不是宣揚仇恨,而是祈愿和平。
最新外譯成果《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出版
由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張生教授主編的英文著作《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近日出版,這是目前有關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的最新外譯成果。
據介紹,這本書立足于對中、日、美、德、英、丹等多國史料的梳理,綜合運用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史、法律史、日常生活史、歷史記憶等跨學科的方法和視角,分11個專題,對南京大屠殺發生的原因,大屠殺前后南京居民生活秩序的變化,大屠殺期間的西方人士,南京大屠殺的“德國視角”,南京大屠殺的“美國視角”,日本文本記錄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糧食問題,大屠殺期間南京居民的財產損失,大屠殺受害者的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南京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的質證等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眾多層面及與此相關的問題,進行了全面客觀的研究。
張生表示,由于種種原因,西方社會對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抗日功績和巨大犧牲,一直不夠重視。尤其是日本右翼勢力,蓄意否認日本侵華歷史和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本書以客觀的史實向國際社會揭示這一份世界記憶遺產的豐富歷史內涵,反擊日本右翼否認或變相否認南京大屠殺罪行的各種謬論。
為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立傳
2017年啟動,江蘇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楊穎奇研究員花3年時間寫成《述說與訴訟——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傳》,用17萬多字的體量,為這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立傳。該書榮獲2020年度“蘇版好書”和南京出版社2020年度“十大好書”。
楊穎奇介紹,“夏淑琴是一個普通的園林退休工人,卻又不普通。她是一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南京大屠殺期間,她家是受侵華日軍傷害較為典型的家庭。全家9口人,有7口人被害。”他說,夏淑琴當年只有8歲,失去父母親人,如何在南京大屠殺后艱難地活下去,體現了幸存者歷經磨難后的生命韌勁。夏淑琴后來勇敢地走上法庭,與日本右翼打官司,捍衛自己的名譽權。這些年,她在國內外反復講述自己和親人們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不幸遭遇,呼吁人們不忘歷史、珍愛和平。
“撰寫過程中充分利用既有資料,又收集挖掘了新的資料。”楊穎奇表示,通過真實歷史事件,為一位飽經磨難卻勇敢堅毅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老人立傳,對呼吁和平具有深遠意義。
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歷史“絕唱”
“當年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將士能夠留下口述歷史的只有25位。”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介紹,《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從2008年啟動走訪工作,老兵分布在全國12個省、直轄市,其中年齡最大114歲,最小也有93歲高齡,“通過當年老兵們的口述,我們能夠更直觀地‘回望’南京保衛戰這段歷史。”
吳先斌說,“我們把老兵們的青春記憶留在書里。我捧起這本書時,內心充滿感激和慚愧。感激84年前老兵們浴血奮戰,保衛南京城,慚愧我們這項工作起步晚,絕大多數老兵都不在人世了……”
以至柔至韌之絲 展示至暗之史
去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了《錦繡和平——梁雪芳刺繡藝術展》,邀請蘇繡藝術家梁雪芳創作,將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刺繡藝術深度融合,用至柔至韌之絲表現至暗之史,并配套展覽舉行了“萬人繡和平”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今年,紀念館將梁雪芳刺繡藝術展集結成《錦繡和平:至柔至韌至暗至美——梁雪芳刺繡藝術展展覽畫冊》一書出版。
南京師范大學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朱贏椿擔任該書的裝幀設計。朱贏椿先后兩次前來紀念館觀展,“感覺非常震撼。錦繡和平展覽布置柔和,與基本展陳里殘酷歷史形成對比,給人一種撫慰感。”他說,“‘至柔至韌至暗至美’這個書名取得好,跟展覽很吻合。設計時,我特別選用360度全景設計,大家可以把書卷起來看。書籍里面采用‘放大鏡’的方式,展現蘇繡特色,讓讀者直觀看到蘇繡精湛的針腳。”他說,整本書采用紫、黃、灰、粉四色設計,選用最好的紙張,把最美的展覽呈現在畫冊中。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棗宜會戰時間: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地點:今棗陽、宜昌地區棗宜會戰,雖以日軍占領宜昌,切斷長江對重慶的水上交通線路而結束...
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二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精神湖北日報評...
5月8日下午,省委書記應勇,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請來8位省內外智庫、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為我省疫后重振和“十四五”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一批抗戰主題圖書陸續出版,從檔案文獻、歷史資料、文學創作中了解那...
金玲鄭玉林喬冠芳黃進李拓李丹芳徐勇楊嬋張玉王伏英李永健吳菁省政協委員、香港島婦女聯合有限公司主席金玲——抗疫奇跡歸功...
“雨水明顯地一年比一年增多啦”,這是陜西群眾的獲得感,也是繼在全國率先實施退耕還林后,陜西實施山河共護,堅持綠色發展...
咸寧網訊通訊員胡遠、胡強報道:5月31日,通城縣萬余名來自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萬人潔河活動,以...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通訊員馬成?夏晶晶)日前,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總河湖長王遠鶴簽發市河湖長4號令《關于開展碧水保衛...
3月14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王曉東赴咸寧市嘉魚縣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3月14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王曉東赴咸寧市嘉魚縣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