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生 |
|
??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今天已經成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領導著14億多人口大國、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什么樣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百年大黨何以風華正茂?這些既是需要講清楚、道明白的重要問題,同樣也是社會上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這就是百年大黨》對上述問題話題作了很好的詮釋和回應。該書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史與論、事與理的巧妙結合全方位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在總結經驗中成長壯大、在“趕考”路上變得更加堅強、在改革開放中呈現出強大活力,在新時代的新作為新擔當的立體形象,是一部讀懂中國共產黨、研究百年大黨建設的有益讀物。該書在以下幾個方面呈現出難能可貴的親切感和親和力。
第一,問題導向,有的放矢。該書作者敏銳捕捉到讀者高度關注“是怎樣”的過程性問題,另辟蹊徑聚焦過程性問題并以此作為謀篇布局的基本依據。比如,建黨一百年,中國共產黨這一路是怎樣走過來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踐行初心使命的?腐敗是世界性難題,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反腐敗的……對于百年大黨來說,還有一個追問:百年大黨是怎樣永葆年輕的。針對這些熱點問題,該書設計了“百年大黨是這樣走過來的”“百年大黨是這樣踐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大黨是這樣領導中國的”“百年大黨是這樣反腐敗的”等十四個論題,涉及發展歷程、初心使命、治國理政、黨建布局、對外交往、歷史經驗等若干領域,做到了在系統闡述的同時又凸顯問題,在整體把握的同時又突出重點,搭建起問題導向、點面呼應的書寫脈絡和思路框架。
第二,史論結合,引人入勝。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重視學習歷史、善于總結經驗的政黨。在治黨治國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策,提出這樣的要求,這其中既有理論邏輯,也有現實邏輯,同時亦有歷史邏輯。怎樣才能懂得這個黨?答案是必須學習研究這個黨的歷史。該書堅持史論結合,通過梳理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闡明道理、敘述決策部署的前因后果解釋原委,有意識地引導讀者在對歷史的理解和感悟中尋找答案,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發揮出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功能。比如,在回望百年大黨的風雨歷程后順而揭示黨發展壯大的成功之道;為了說明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進程作了一個全景式的梳理;在闡述嚴明紀律、推進黨的制度建設、開展對外交往等話題時,同樣注重回歸歷史,從歷史的本來中關照現在。全書概括出百年大黨何以永葆年輕的“四個始終”經驗,就是“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的生動寫照。
第三,故事表達,事理相印。講故事是有效傳播的重要方式。該書以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實踐為宏觀視野,從中選取若干富有典型意義的故事,極大地增強了讀物的鮮活性。比如,用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故事講中國共產黨如何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用毛澤東修改施政大綱的故事講如何用群眾的語言進行宣傳,用紅軍長征、王進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故事闡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等等。
與此同時,該書摒棄從理論到理論的抽象論述方式,在闡述觀點時大量引用具體事例,在聯通觀點與事實中娓娓道來。書中既有中國共產黨發布第一份反腐敗文件、實施五年計劃、消滅血吸蟲病等過往事例,也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脫貧攻堅、開展黨內巡視等當下事例;既有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做出六條重要規定、習近平調查研究等黨的領導人的具體事例,也有李保國、張桂梅、黃文秀等黨員代表的典型事例;既有為民造福等正面事例,也有官員腐敗等反面事例;既有對內加強自身建設的事例,也有對外開展國際交往的事例,等等。可見,作者在搜集資料、查閱文獻、調查研究等方面下了大力氣,花了大功夫,有利于讀者從更為具象的角度和更為寬廣的視野認識中國共產黨,使該書的可讀性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第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該書一個顯著特點即是定位精準。定位為通俗理論讀物,意在讓讀者愿意讀、想去讀、讀得懂。翻閱全書,通俗的語言、清新的文風撲面而來。比如,處處可見鮮活話語。拿章節標題來說,“組織起來將無敵于天下”“他們的名字叫‘共產黨員’”“多講群眾能聽懂的話”等標題清新醒目,不拐彎抹角,不故弄玄虛,給人以深刻印象。還有,各章標題的設計獨具匠心,“百年大黨是這樣XXX”的呈現句式,既簡潔明了,又充滿自信。又如,巧用類比闡明道理。在講黨的組織體系時,用“大腦和中樞”“軀干和四肢”“神經末梢”進行類比;在講政治生態時,用水生態進行類比;在講紀律的執行力時,用高壓和低壓進行類比……類比的寫作手法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消除了理解障礙,讓人讀起來不感到枯燥、難懂。再如,行文方式靈活多樣。文獻資料適時登場、統計數據信手拈來、經典論述恰當引入、俚語古語穿插其中、古今中外靈活切換,這種寫作風格和表達范式對推進“把文章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研究改革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相信這本具有親切感、親和力的讀物能成為幫助黨員領導干部、廣大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開辟偉大道路、創造偉大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良師益友。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2月7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
每逢七一,總會想起中學動員我寫入黨申請書的劉萬鵬老師,大學鼓勵我向黨組織靠攏的諸定立和汪光祖教授,我的入黨介紹人鄧喜...
推開黑漆實木大門,走進天井,抬頭是裝著暗紅色格棱窗的二樓……位于南昌路100弄2號(老漁陽里2號)的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
這本書收入五篇黨史論文,一篇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地位》,一篇是《對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思考》,一篇是《以全局視角...
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必將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題:走向復興的歷史回響——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新華社記者黃明、梅常偉9...
1月18日,中宣部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值此建黨百年之際,本報推出“奮斗百...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一周,...
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
穿越一個世紀,從50多人壯大到超過9000萬人有人說,這是世界上最牛創業團隊實現的最成功創業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