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老化線路,讓老人用上放心電
夯土墻上布新線
老人熱心當下手
維修路燈,照亮百姓回家路
插座改裝到床邊
線路在山間延伸
老屋又有了光明
在通山縣偏遠的山村,有這樣一群共產黨員服務隊,他們跋山涉水進萬村,改造一條條配電電線,為山村百姓送去光明;他們翻山越嶺入農家,修復一處處老化線路,為空巢老人送去關愛。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的愛灑滿山間小路,溫暖著一個個孤寂的老人。
■新聞現場
13日清晨,通山縣大幕山林場曾家山村薄霧籠罩,炊煙裊裊,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歡快地鳴叫。
程永慶與徐德勝和阮志剛等3人組成的共產黨員服務隊,踏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來到小山村,他們是黃沙供電營業所里普通的員工。今天,他們要為林場曾慶力等空巢老人義務檢修室內配電線路。
今年65歲的曾慶力,多年來一直一個人居住在一個破爛的土墻屋里,在外打工的女兒很少回來。
走進老曾的家里,電線橫七豎八,跟蜘蛛網一樣。
“前幾天有一根線不通電,只能從另外一個房間用插座拼接拉電過來?!崩显荒槦o奈。
關上電源總閘,徐德勝和阮志剛互相配合,把陳舊老化的電線從墻上扯下來,新的電線重新被固定上墻。
“這線路都用了十幾年,有些地方都裸露了,很不安全。”程永慶說完,爬上梯子,把剛剛換上的新線接上電源。老曾則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隊員們忙上忙下,嘴角邊掛著微笑。
忙了1個多小時,漏電保護器替換了原來的老式閘刀,新線替代了老化線,隊員們又仔細地將老曾家里的線路檢查個遍,不通電的部分全部換掉。
“好了,老曾,別送了?!迸R走時,老曾拉著隊員們的手一一送別,感動寫在臉上。
走下山,來到山下柏樹村一戶老式的房子。戶主是87歲高齡的樂春桃,一個人住,是村里的五保戶。老人領養的一個兒子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來一趟,由于收入微薄,幾個房間的燈不亮也舍不得請人修。
一番檢查過后,隊員們牽線、固定、裝插座、換燈泡……大約半個小時時間,幾個房間的燈全部亮了起來。
“你們來修,我得把錢給你們吶?!闭f著便要轉身去房間拿錢。
“婆婆,我們這是義務檢修,不收錢的。”
聽到這句話,樂婆婆感激得說不出話來。
下午3點,在大路鄉界水嶺村。犀港供電營業所的陳金國和徐冬生正在為5組78歲的陳銀貴裝電,她因為前些年摔了一跤,腿腳到現在還不靈活。3個兒女長期不在身邊,家里用電出了故障也沒辦法自己修,所里得知這一情況后,優先考慮給陳婆婆解決用電困難。
“陳婆婆,你家的電可以放心用了。”經過個把小時的檢修,陳金國和徐冬生擦了擦額上的汗珠說道。
路過龍嶺村,徐冬生看見村口的一處路燈沒了燈泡,也沒人報修。村口的路燈下就是一片水田,村里的百姓正揚鞭趕牛,忙著犁田插秧。
“我們抓緊時間檢修,別讓百姓回家路上摸黑?!?徐冬生趕緊對陳金國說。
說罷,帶上工具,借梯登桿……
黃昏時分,太陽灑下金色的余暉,供電員工仍在電桿上忙碌,遠遠望去,像是跳動在線路上的音符,在大山里彈奏著撥動心弦的曲子,這曲子就像一股暖流,流進山區空巢老人的心田。
■記者手記
期待更多的“暖流”
燈泡能亮、插座能用,大山里的空巢老人要求并不高。
在走訪中我們發現,一些空巢老人的房間漆黑一片。通山縣供電公司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開展“關愛空巢老人”行動,點亮老人房間的同時,更溫暖著老人們的心。
老人們也曾年輕,為家庭付出過,為社會奉獻過。當歲月在他們臉上刻上一道道皺紋時,我們卻不經意間將他們遺忘了。
通山縣供電公司的員工們用實際行動感動著大山里的空巢老人,故障排除了,屋里燈亮了,老人開心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期待更多的社會“暖流”匯聚到此,溫暖空巢老人。
(記者 張大樂 夏正鋒 通訊員 鄧東峰 阮婷)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梁世維 行醫路上“針”精彩
下一篇:
有一群人,頂風沙、抗酷暑;有一群人,舍假日,戰一線;有一群人,舍小家,顧大家??粗摭埌愕母咚俟坟炌ㄉ酱ê恿鲿r,他...
波光瀲滟的富水湖,通山人的最愛,也是通山人的自豪。
劃龍舟,這一傳統節目,讓人們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里有了一份期待。咸安區馬橋鎮嚴洲村至今仍保留著端午賽龍舟的習俗,而每年...
嘉魚縣至高鐵嶺鎮的公路上有這樣一道風景線:每天清晨,在薄薄的晨霧中,5名身著橘黃色衣服的保潔員,像一個個音符在飛揚的塵...
受氣候影響,山上的桃花、梨花比山下遲開三五天。目前,赤壁市余家橋鄉綠態果業桃園里,8000多畝的連片桃花、梨花盛開,蔚為...
咸安區向陽湖鎮寶塔村農科院試驗農場里,一座“鳥巢”型的大棚顯得格外顯眼。 “鳥巢”的主人名叫李輝,一個在外打工回咸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