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文藝作品 >> 書法 >> 正文

潑墨鴻雁繪人生——邊壽民及其《蘆雁圖》

來源:中國文物信息網 時間:2009-04-02 17:02

        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操和精神境界。尤其是宋代以來,在講究形態美的同時,更多的是表現作品的內涵、畫外之意。鴻雁入畫,由來已久,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歷代的詩人、畫家留下了許多表現鴻雁飛、鳴、食、宿的作品。五代黃筌、徐熙,宋代崔白,元代王淵,明代林良、呂紀等均有畫雁之作。清代產生了一位以蘆雁自命、以畫雁名世的杰出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邊壽民。邊壽民的《蘆雁圖》是典型的文人派畫風、文人畫筆法。

        邊壽民(1684-1752),江蘇山陽(今淮安)人,秀才,清代畫家。初名維祺,字頤公,又字漸僧、墨仙,號葦間居士,晚年又號葦間老民、綽翁、綽綽老人。一生工詩詞(為當地“曲江十子” 之一,著有《葦間書屋詞稿》、《葦間老人題畫集》一卷),能書(《淮安府志·人物》本傳稱其書法鐘太傅)善畫,花卉翎毛,均有別趣,尤以潑墨蘆雁,馳名于江淮;畫意粗豪、蒼渾、飛鳴、潛動、食宿,曲盡其態;并以墨竹法寫蘆,疏而遒勁,間作山水,鱗介之屑,亦有意趣。其一生善畫蘆雁,蘆雁傾注了其一生的心血。與蘆雁有關的畫作,堪稱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代表。傳世蘆雁作品形式眾多,有《蘆雁圖》冊、《蘆雁圖》軸及《蘆雁圖》手卷等。
 
        欲將自己的人生以實際行動寄托鴻雁,邊壽民于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了葦間書屋。此書屋位于淮安舊城東北隅梁陂橋附近,四面環水,蘆葦叢生,人跡罕至,卻有往來雁群停留棲息。秋季,秋水澄碧,蘆花冷白,蓼花透紅;有屋數楹,還有專供繪畫的小亭,專設玻璃窗戶,觀察鴻雁飛鳴、食宿、游泳的情態,得造化神機,創用潑墨法繪畫鴻雁,寥寥數筆,就能勾畫出鴻雁的千姿百態,以至人稱“邊蘆雁”。正如他自己曾說過的:“自度前身是鴻雁,悲秋又愛繪秋聲。”,達到了“雁我兩忘”的境界。葦間書屋先后有6位畫家為之繪制《葦間書屋圖》,50位文士為之題詠。金農調侃地說:“三分水,一分屋,菰蘆聲,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獨。時高吟,滄浪曲。破毛禽,晚爭浴。畫出來,黛五斛。”。鄭板橋笑謂“邊生結屋類蝸殼,忽開一窗洞寥廓”。雍正七年(1729年),他的《瓶梅圖》震驚畫壇,一時名流過淮,咸造訪之。曾有4幅作品被雍正帝收藏。鄭板橋贊揚 “畫雁分明見雁鳴,縑緗颯颯荻蘆聲。筆頭何限秋風冷,盡是關山別離情”。

        邊壽民具有典型的“在野”文人畫審美觀念,又與下層平民有較多接觸,作品中自然混合著“高雅”和“通俗”雙重因素,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品格,這就是:以“典雅”為魂魄,以“清高”為氣血,以“明白曉暢”為軀體。此外,還畫過大量花卉、蔬果、魚蟹、雜物。畫風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潑墨寫意,多用于畫蘆雁;另一類是干筆淡墨勾皴,多用于畫雜物。

        西岳廟文管處藏《蘆雁圖》為清代道光、咸豐兩朝重臣華陰人李僡的后裔捐贈。該圖為立軸設色絹本,縱70.6厘米,橫40厘米,系乾隆十四年(1749年)邊壽民晚年所作。畫的左上方題款為:蘆洲穩臥,己巳白露前二日寫呈如如居士法鑒,邊壽民。題款下面鈐兩方陰刻篆書白文印:一方為“壽民”印,長2.3厘米,寬1.9厘米;另一方為“葦間主人”印,長2.2厘米,寬2.1厘米。畫的右下角鈐一方陽刻篆書朱文印“而廉”,長2.4厘米,寬2.2厘米。1994年夏,此圖軸經故宮博物院書畫鑒定家劉九庵先生、楊臣彬先生鑒定為真跡。

        《蘆雁圖》絹本,在邊壽民蘆雁畫中極少見。畫法上,作者以嫻熟潑墨法揮寫鴻雁,僅在喙間及足部略施赭黃,與鴻雁所用濃淡有致,墨彩達到和諧統一。蘆葦用大筆揮寫,筆墨老辣、蒼勁,平淡中蘊藏非凡氣勢。葦間沙洲則用干筆淡墨橫拖表現,頓顯平闊之空間感,深得“遺貌取神”之妙趣。鴻雁的動勢靠頭頸部轉動的角度變化來體現。一筆成頭頸、胸腹,由濃漸淡;三五筆成羽翼、尾巴,由淡而濃。如此,所繪鴻雁就充滿潤澤柔軟的質感和立體感。令人體味到畫家融入了自身的人格、修養和情操。

        邊氏蘆雁圖形象生動,造型極為準確,擺脫了前人繁細的表現手法,刪繁就簡,形神兼備。他認為“畫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并根據紙墨的特點,大膽落墨,顯示了其繪畫上的深厚功力。壽民用寫竹法繪蘆葦,濃淡、枯潤、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繪灘頭、蘆葦,雅淡有致,深得“遺貌取神”的妙趣。后有擅長蘆雁的畫家,如薜懷、程璋等人,皆仿“葦間居士大意”,可見其對后世影響之深。

        由畫面上看,這是一幅晚秋《蘆雁圖》。在一片沙洲上生長著六株蘆葦,四株粗大,二株纖細。粗大的蘆葦中二株傾斜欲倒,一株艱難地挺著,一株則折枝垂地,四束蘆花枯萎,蘆葉破敗;纖細的兩株則更顯得單薄。畫家通過沙洲、蘆葦構成一派意態蕭然、平和靜謐的深秋氣氛。所繪兩只鴻雁:一只鴻雁屈頸藏頭,縮掌于腹下,雙目緊閉,已然熟睡,穩臥之態盡顯畫中。另一只則屈脖立足,合目欲睡,顯得恬靜安詳,給人一種怡然欲臥之意。這幅畫在意境上動、靜相呼應,情景、意趣相融洽。整個畫面用筆剛柔相濟,墨色濃淡相融,形象生動,筆簡意繁,情溢畫外。

        題款文字,布局恰當,與整個畫面相得益彰。是標準的邊氏書風,由鐘繇、二王、蘇軾演變而來,結體樸茂,出乎天然,介于行、楷之間,點畫間多有異趣,增添了畫面的形式美感。

        從題款上看,這是一幅應囑之作。仔細端詳,仍然可以看到此畫所展現出極高的藝術魅力和作者的思想境界,不失為其眾多傳世蘆雁題材中晚年作品的精心佳作,藝術珍品,彌足珍貴。

        邊壽民的人品和藝品,在“揚州八怪”中獨具風采。金農對其人品大加贊頌,甚至為之“傾倒”,高鳳翰喻之為唐代“邊鸞在世”,蔣寶齡贊其“創前古所未有”,秦祖詠在《桐陰論畫》三編卷上稱其作品:“翎毛花卉,均有別趣。潑墨蘆雁尤極著名。所見不下十余幅,筆意蒼渾,飛、鳴、游泳之趣,一一融會毫端,極樸古奇逸之致。蘆灘沙口,生動古勁,有大家風度。”,又稱“潑墨蘆雁創前古所未有”,把邊壽民的作品列為神品。可見邊壽民的繪畫藝術在當時就具有相當影響力,對晚清海上畫派和近現代寫意花鳥畫藝術的創新發展也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作者:liuhuafang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查繼佐及其《翠藹消夏圖》
下一篇: 梁又銘《勁節高風圖》鑒賞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