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念
|
10月26日,咸安區浮山街道余佐村的沈媛把兩個娃送到學校,輕車熟路來到村里的“農家書屋”,打開手機追起了《論語》,看得津津有味。
余佐村農家書屋放著5張桌子,一邊是書架,里面擺放著政治、文學、少兒類等書籍。3位村民有的翻著書,有的啃著“手機書”。
一部手機,“宅屋”看天下。我市已建成912個數字農家書屋,目前注冊用戶已超30萬人。
1 農家書屋提檔升級
余佐村去年10月升級農家書屋,安裝了數字農家書屋設備,醒目位置張貼著湖北數字農家書屋的操作指南。
“讀者只需連接數字農家書屋專用Wi-Fi,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即可下載APP,閱讀海量圖書。”余佐村數字農家書屋管理員劉細俊表示。
多年前,咸寧各村就建起了農家書屋,極大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農家書屋在發展和使用上都存在著自身的限制和不足。
余佐村的農家書屋,現有藏書3000多冊。劉細俊說,對村民而言,有時候需要的書被別人借走了,有時候又找不到自己要看的書,借閱手續也比較麻煩,忙農活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時間來看書。通過數字農家書屋,村民可以隨時隨地在線閱讀。數字農家書屋里面的書數量多、種類多,操作簡單,輕松便捷。
每個數字農家書屋均配備了電子圖書7萬冊、有聲讀物3萬集,涵蓋教育教學、軍事政治、農林牧漁、法律法規、文學藝術、經典名著、成功勵志、旅游地理、少兒讀物、健康養生等方方面面,與村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2 掌上學習 省事舒心
“既可看,又可聽,很方便。”劉細俊說,“余佐村數字農家書屋注冊用戶2456人,村民覆蓋率近90%。”
“數字農家書屋拓寬了村民視野,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文化素質,也讓村民遇到問題有地方找‘錦囊’妙計,增加了收入。”劉細俊介紹。
今年48歲的洪其林是村里的養雞戶,養殖技術是他最需要的。以往,村里的書籍不全,學到的技術有限,現在,洪其林“泡”在數字農家書屋里,廣泛學習養殖技術,不僅提高了產蛋率,蛋的品質也提高了,買家紛紛找上門,完全不愁賣。 “數字書屋真的很方便,一部手機,在家也能學技術。”
數字農家書屋的投入使用,讓“云端閱讀”成為越來越多村民的新選擇,動動手指,線上線下學技術,隨時隨地享受文化大餐。
數字農家書屋不只是受中青年青睞,老人和小孩也能在里面找到樂子。
“我眼睛不太好,也不太會用智能機,有了這個‘數字農家書屋’,我可以在里面聽書,遛彎兒干活兒的時候都能聽,太方便了。”余佐村的村民江正兵樂呵呵地說道。
余佐村14歲的陳奕璇喜歡看課外書籍,“數字農家書屋不打烊,放學回家打開手機,只要指尖輕輕一劃,就能免費看正版書,真是太好了。”
咸安區橫溝橋鎮長嶺村68歲農民詩人熊長波閑暇之余喜歡在數字農家書屋看詩詞,“不僅可以免費學詩詞,激發創作靈感,還可檢測自己寫的詩與別人差在哪里。”
“有了數字農家書屋,我們看書更方便了,既省錢又舒心。”村民們紛紛點贊。
3 貼心服務 實效時尚
為了讓大家知曉數字農家書屋,各村里想盡了辦法,趁村民來辦事時宣傳,顯眼的地方貼上了宣傳單,還通過鄉村夜話等平臺宣傳。
我市堅持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大力夯實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增強公共文化數字內容的供給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2021年12月底912個行政村的數字農家書屋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注冊使用人數已達306347人。
為持續深化數字農家書屋實際效能,積極開展“百姓點單”選書、推薦活動,不斷更新配備電子圖書、視聽讀物,重點針對老人和留守兒童,提供更貼切更實際的服務。并與黨史教育、黨群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農家書屋等各項活動相結合,開展主題性和常態化文化、閱讀活動3500余場次。
線上讀名著,掌上學技術,云端飄書香。如今,數字農家書屋正成為鄉村致富的學堂、鄉村文化的殿堂、鄉村學生的第二課堂。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寧市群藝館—— 文藝之花別樣紅
下一篇:
嘉魚縣積分兌換引領鄉風文明
○胡慶華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在《戰時的書》里,有一段非常形象、精彩的話,是這樣描述文人與書的:“如果說梅和鶴是隱士的妻和...
○劉念我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比不上買書的速度,往往讓一些書籍束之高閣。最近搬家,書籍收拾了滿滿一大箱,驚覺自己買了...
○劉念去年底,我很苦惱,雖然有不少好友,但隨著年齡增長,各忙各的事業,很難相聚,也很難得有時間在QQ、微信上聊天。考慮...
○陳希子一本本飄逸墨香的書籍,陪伴懵懂無知的我成長。記得初次與書相識是在一個盛夏,我那時還小,身高不夠,站在椅子上,...
潮玩、動漫、科幻展混搭書香,在滬新開的“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透著濃濃的B站風。”蝸牛感慨, “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
○焦姣俗話說,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們要懂得享受孤獨。確實,雖然有家人、朋友相伴,但父母會先于我們而走,朋友會天各一方...
○劉念最近,朋友小雅告訴我,她覺得自己的業余生活很無趣,每天一回家就拿著手機不放手,刷著網頁、看電視劇,時間匆匆而逝...
咸寧網訊通訊員胡陽、任陳萍報道:近日,筆者走訪蒲圻四小看到,校園有一個溫馨的小角落,散發著書香氣息,童話故事、名人傳記...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首次辦理借閱的市民朋友請先掃碼登記,并出示健康碼,謝謝。”近日,佳節剛過,記者和其他市民一起...
○焦姣讀書首先要愛讀書,其次是讀好書,最后是深讀書。但有些書我們看過就忘,但有的書卻會讓我們受益終生,一本經典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