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文娛動態 >> 正文

老驥伏櫪志千里 ——湖北省優秀文藝志愿者劉啟善的故事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1-04-07 15:30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孫艷 龍騰


?

咸寧高新區有個橫溝橋,是“中華詩詞之鄉”和“中國楹聯文化鎮”。

“這個榮譽沉甸甸,老劉是功不可沒!”橫溝橋人為啥這么說?不妨跟著記者一起去探個明白。

結緣文藝的“老校長”

“你找誰?”“老鄉好,我找你們的劉校長。”4月2日,細雨蒙蒙,記者來到高新區橫溝橋鎮文化站。不用說全名,單說一句劉校長,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誰——熱心文藝事業的劉啟善老人家。

橫溝橋鎮文化站古色古香,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顯得格外清靜。拐角二樓上來,是一間寬敞明亮的大房間,這里是當地眾多文藝愛好者的交流學習場所。平常,劉啟善會在這里專心致志寫書法、畫畫,或者整理當地文學愛好者的作品合集,這是他退休后的生活常態。

“以前是我給學生獎勵‘小紅花’,沒想到自己一把年紀, 也能得個‘小紅花’。”面對記者,劉啟善笑盈盈,一派樸實和善。

劉啟善1949年出生于武漢,1964年中學畢業,他響應國家的號召,下鄉洪湖農村,后經參加考試考入荊州師范學院, 23歲畢業后成了一位人民教師,當了三十一年中學校長,一直任教初中畢業班課程, 由于喜歡文藝,在閑暇之余, 他索性連學生的音樂、畫畫課外輔導也包攬了。

在三尺講臺上,劉啟善用不懈的奮斗書寫了壯麗的人生,用務實的汗水換來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被湖北省授予特級教師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9年還沒退休,已經有很多外省的私立學校有意高薪聘請他。

“老校長, 你可不能走呀,鎮政府需要你們懂文化藝術的人!”這時,時任橫溝橋鎮黨委書記的劉瓊知道后,親自跑到學校去勸說。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比不得家鄉的山水親。”劉啟善深知,作為一個老黨員,組織培養他,橫溝這塊土地養育他,經過多方面選擇后, 劉啟善下決心走上了沒有報酬的文化藝術志愿者之路,一干就干到了現在。

癡迷書畫的“文化戶”

2006年,咸安區詩書畫研究會橫溝分會成立,劉啟善出任常務副會長。2009年5月退休后,他更是將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詩書畫研究上。幾年來,詩書畫研究會橫溝分會先后策劃舉辦了三屆農民詩歌大賽,發展詩詞書畫愛好者300余人,引起省市級部門領導和媒體的關注。

2011年,劉啟善迷上了畫蝦。提起畫蝦,最有名氣的莫過于大師齊白石,他畫的蝦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獨樹一幟。劉啟善研習畫蝦的歷程,離不開齊白石大師的影響。

起先,劉啟善畫的多半是“病蝦”——因未掌握用墨的技巧,他筆下的蝦子有些部位“鼓包”,或者不成形,缺乏靈性和感染力。在困難面前,劉啟善沒有怯步。他一遍又一遍地欣賞齊白石的作品,試圖找出其中精妙,一邊觀察活蝦,對照學習。由于癡迷畫蝦,他一度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幾年的刻苦研習,2017年,劉啟善的作品《九龍送吉祥》參加第九屆中國重陽書畫展評選,喜獲銀獎。

由于常年勞累,作息不規律,劉啟善落下了嚴重的胃病。精力有限,家務事難免無暇顧及,也招來了老伴的埋怨,但劉啟善不以為意。他總說,作為一名退休老教師,我覺得我還可以發揮所長,為橫溝橋鎮的文化建設出一點力。“我始終相信,參與文化事業的人多了,社會定能多一些正能量。”劉啟善說。

退而不休的“拓荒牛”

橫溝文化站工作人員回憶,《橫溝新曲》創辦初期,經費有限,活動開展有困難。劉啟善顧不上自己身體勞累,積極奔走,籌措資金,編寫刊物。“炎炎夏日,我看到劉老寫稿時,還帶著蒲扇和解暑藥,很受感動。”

劉啟善作為一個志愿者的身份,進入文化文藝的陣營,在橫溝橋鎮文化站、詩聯書畫分會、農民詩社任常務副會長。會員起初只有10多人,條件差,無場所。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幫助大家建隊伍、定制度、找場所、請老師,這樣逐步發展,和其他成員下去走訪,做宣傳動員工作。幾年功夫,文藝組織發展到三百多人,會員現在遍及全鎮十三個村和兩個社區。

劉啟善的生活非常忙碌,他既是咸安區詩書畫研究會橫溝分會的常務副會長,又是《橫溝新曲》的主編。

“基層文藝工作者很辛苦的,都是無償活動。劉校長不為名利,真是很難得!”說起劉啟善,周邊人紛紛豎起了大拇指。橫溝中學,橫溝中心小學及文化活動中心,都留下了劉啟善義務授課的足跡。除此之外,他還自貼費用,購買剪刀、畫筆、剪紙等教學工具,不遺余力地為基層文藝事業發展貢獻余熱。

莫道夕陽晚,暮年志更堅。如今,年逾七旬的劉啟善,仍然用執著和追求,繼續譜寫他那無怨無悔的人生。用泉水般沁人心脾的奉獻精神,無怨無悔地演繹著為民辦實事的精彩篇章,傳播著“不忘初心、永無止境”的正能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嘉魚傳承紅色基因
下一篇: 書海中快樂的藍精靈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