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8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并全文公布。
“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是第一次上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物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十四五”期間,要全面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全面深化對中華文明的認知,全面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全面推進文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實現從文物資源大國向文物保護利用強國的歷史性跨越。規劃設置了6類21個指標,明確了10方面重點任務,設置了10個專欄48項重點工程項目。規劃明確五方面重點。
一是堅持保護第一,健全系統高效的實體資源和數字資源管理體制,積極推進文物安全嚴防嚴管嚴打嚴治。
二是堅持“五業并進”,加強古遺址古墓葬考古研究和保護,在城鄉發展中加大文物古跡保護力度,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革命文物,進一步激發博物館改革發展活力,優化社會文物管理服務。
三是堅持科技人才雙輪驅動,全面提升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切實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全面加強文物學科專業和培養體系建設,加強文物機構隊伍建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四是堅持國內國際雙向發力,創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托文物資源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五是堅持多方協同凝聚合力,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文物工作格局。
(總臺央視記者 田云華)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從游戲IP到“動畫劇集” 《雙城之戰》的突破“野心”
下一篇:
山東濟南發現29座東漢至清代墓葬
明秦王府墻體坍塌再次敲響“文保”警鐘據新華社報道, 8月8日,陜西省西安市中心新城廣場西南角的明代秦王府城墻部分墻體發生...
該館將對館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舊藏服飾進行三維數據和紋理采集,完成服飾建模和紋飾提取工作,填補國內服飾類文物數字化采集...
“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從70年來促成的300余批次、15萬余件流失文物回歸中,遴選了25個案例、...
卡通形象:熊貓“小仙肉”商代銅鼓表情包設計者魏楊說到文物,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冰冷的玻璃展柜里,那些充滿歷史感的物品。...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王恬報道:9日,記者在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該館推出了“漫說咸博”專欄,第一期《國寶說國寶》正...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彭禹希柴倩?博物館是公共文化資源,但在現實中,這些資源往往集中放置在一市一地,受到時空...
縱四點四米,橫二點八米。不同以往的是,此次通過“無損傷況勘察技術”“顏料檢測分析”等現代科技檢測手段進行病害分析,結合...
院長王旭東刊文回顧并展望故宮博物院95周年——“香港故宮”預計2022年6月開幕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數字媒體互動裝置“時空中轉站”古琴交互體驗“高山流水”主辦方供圖站在大屏幕前左右移動,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衣”...
這個夏天,中國南方的持續強降雨除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外,一些地方的文物古跡也因災受損,備受關注。詹東華攝“要讓古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