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琰
近日,備受矚目的“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亮相故宮博物院,再一次將蘇軾推到聚光燈下。
“我們為什么愛蘇軾”,是中國文化史上的永恒命題,激發著千差萬別、綿延不絕的回答。筆者的回答,要從一件展品《獻蠔貼》說起。這件書法作品的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生蠔的兩種烹調法,即酒煮和火烤,至今仍是我們享用海鮮的常見方式;二是蘇軾的調侃與幽默。很多人愛蘇軾,可能出發點都是這兩個方面:新鮮的知識,活潑的樂趣。
這篇小文寫于海南。另一篇同樣作于海南的小文,展示了蘇軾另一個方面的魅力,即豁達的智慧。在《試筆自書》中,他從《莊子》的相對主義思維方式中汲取了靈感,將自己困守孤島的人生處境,與人類共有的處境相混淆、相等同,從而達到自我寬慰的效果。
很多人對蘇軾的感悟,可能就此止步。如果我們從蘇軾那里學來的,僅僅是零碎的知識、偶然的樂趣以及“精神勝利”的技法,那么蘇軾與魯迅筆下的阿Q,似乎就沒有了本質區別:阿Q懂得關于長凳、蔥葉、革命黨的知識,擁有讓人捧腹的性格與語言,并且是“精神勝利法”的大宗師。將蘇軾類比于阿Q,并非對蘇軾不敬,而是意在呈現諸多文化巨匠接受史上的普遍誤區,即碎片化、表象化、功利化的理解。我們只看到他們身上的若干毫無關聯的亮點,講述著半真半假的軼事,表達著真情實感的體驗、啟迪、刺激、收獲。事實上,只有體系性的認識,才有資格成為“真知”。
蘇軾過于全能,在詩、詞、文、學術、書法、繪畫、音樂、美食、養生、參禪等諸多領域,都有第一流的建樹。每個人都能從自己的愛好出發去認識、闡釋蘇軾。這種“愛”,很真誠又很局限,很熱烈又很膚淺。每一個曾經或正在用此種方式“愛”蘇軾的人,都應該繼續思索:為什么在宋代會出現如此全面的人物?蘇軾怎樣成長為如此全面的人物?換句話說,只有試圖深刻而全盤地理解宋代文化,努力還原蘇軾人生的種種細節,才有可能將對于蘇軾的“愛”轉化成理智的“欣賞”。“愛”很簡單,“欣賞”很難。
筆者對蘇軾的“愛”,同樣始于零碎與膚淺;對蘇軾的“欣賞”,至今仍然極不成熟。但蘇軾對于人生與文學的兩種徹悟,始終讓筆者記掛在心,縈繞不去。第一種徹悟是,他用“水”去理解世界與文學的本質。在《東坡易傳》中,他把“水”提升為重要哲學范疇。在《自評文》中,他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在官場上、在生活中、在藝術世界里,他總是表現得如水般變化多端。
過程哲學有一個基本理念:“成為現實的就是成為一個過程。任何不是一個過程的事物都是對過程的一種抽象,而不是一種正式的現實性。”蘇軾對“真相”或“真理”的理解,無妨作如是觀。比如《泗州僧伽塔》記載了一段心路歷程:“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風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今我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他從祈禱中獲利,但立刻反思了祈禱的荒謬性,進而否定了祈禱這個想法的必要性,于是享受了意志的絕對自由。蘇軾在層層反思中演練了智慧,也創新了藝術。
蘇軾的第二種徹悟是,他始終站在“人”的角度思考社會,尊重人性的弱點,順應人性的趨勢,倡導培養人性的善質。王安石認為,應該創造一套完美的制度,讓所有人都能選擇正確、行為妥當。而蘇軾認為,應該培養一批具有較高道德品質和知識修養的人,讓恰當的人去選擇恰當的制度;制度本身并無絕對的優劣好壞,關鍵看是什么樣的人在運用它。
正是因為蘇軾始終堅信“人”的因素比“法”的因素更重要,所以當新法推行的時候,他看到了新法的不妥;當舊法復辟的時候,他又看到舊法的不足;他始終站在“人”的立場上,對具體的法度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于是新黨、舊黨都反感他,遂使他后半輩子一直顛沛流離。從表面上看,他的變化多端害了他。但有趣的是,他不同于那些順風使舵的小人,而是始終逆風而動。他的變化多端,本質上是堅定不移;他的立場無常,本質上是初心不改。寫于貶謫黃州期間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便體現了蘇軾堅不可摧的意志。一個最擅長反思、變化、創新的人,卻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表現得如此固執、保守,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蘇軾讓這樣的奇跡不斷發生,于是他把人生過成了一段無與倫比的傳奇。
(作者謝琰 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央視《國家寶藏》節目將于第四季度回歸
下一篇:
修補時光 讓古畫重現風采
柯建斌林語堂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據...
一千多年前的蘇軾,所具有的超凡氣魄和恢宏博大的想象力,時至今日,依然讓人仰止,讓人驚嘆。蘇軾主動請求出京,在杭州、密...
故宮舉辦蘇軾主題書畫特展與蘇軾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局部)故宮博物院供圖參觀者拍攝文物。展...
雖然韓愈在潮州只待了短短八個月的時間,但他留給這座城市的印記卻是極其深刻的,以至于一走進潮州,就讓人感覺到深深的“韓...
不管形式如何變化,端午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可謂愈加重要,除了吃粽子和看龍舟,越來越多人也開始接觸、學習端午節的其他習俗...
院長王旭東刊文回顧并展望故宮博物院95周年——“香港故宮”預計2022年6月開幕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據故宮博物院官網消息,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為滿足更多觀眾的文化需求,故宮博物院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自7月2...
這是《故宮博物院。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金水橋、中和殿、乾清宮、千秋亭,小型張圖案為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2020年是紫禁城...
, 《故宮博物院.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金水橋、中和殿、乾清宮、千秋亭,小型張圖案為故宮博物院平面示意圖。故宮博物院表示,...
縱四點四米,橫二點八米。不同以往的是,此次通過“無損傷況勘察技術”“顏料檢測分析”等現代科技檢測手段進行病害分析,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