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上海表情》新書首發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高凱)“這種表情,既是現實的,又是文學的,這就是上海表情,一個有愛的城市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燦爛,這本書既是書寫了上海,也書寫了中國?!敝骷液谓鬟@樣形容自己的新作《上海表情》。
何建明 《上海表情》新書首發 。作家出版社供圖
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上海表情》新書首發式當日在北京舉行。
作為一名懷有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總是在第一時間沖入現場采訪。17年前北京非典時期,他首次提出“民族危難之際,作家不能缺席”,主動請纓,奔赴前線采訪,寫出了《北京保衛戰》抗疫現場報告。17年后,在春節困在他鄉的艱難時刻,他也沒放下手中的筆,而是寫下了這部動人心魄的《上海表情》。
“這本書對作者來講,是一本特別的書”,中國作協散文專委會委員黃賓堂指出,《上海表情》的創作時間點和背景都非常特別,作者今年春節期間,一人在賓館,無法到外面采訪,這對報告文學作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作家憑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深厚的功底,創作了這本有難度的書。書中有濃重的個人化感受和體驗,且敘述章節短,節奏短促,畫面感、鏡頭感強,敘述色調上或疼痛、或激憤、或溫暖,一種種鮮活的表情展現出來,各式各樣的表情共同組成了“上海表情”。作者巧妙的反客為主的完成身份轉換,通過敘述祖輩父輩與上海的關系,完成了“阿拉上海人”的轉換,內心與大城市命運與共,文字真切,有力量感,有感染力。
談到《上海表情》這部意外之作,何建明表示,意外和不意外是相對的,即使自己不在上海,也會從北京飛到上海,深入一線采訪。
現場被問到書中最打動自己的內容是什么,何建明說,不是人,也不是事,而是不會說話的樓房、馬路、江邊……冥冥之中,他對上海有了一種新的認識。
“這是一場生死較量……只有聽從一個號召:保護自己和親人,就是保護國家和民族”,何建明說:“滿街沒有人,老百姓只聽到外面的聲音,沒有像我一樣去到外面觀看,這是我獨特的一個視角。這種表情,既是現實的,又是文學的,這就是上海表情,一個有愛的城市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燦爛,這本書既是書寫了上海,也書寫了中國?!?/p>
何建明表示,真實的反映客觀世界,在這個客觀世界行走閃光著思想,迎著時代發展的曙光,這是作家應該完成的使命,也是作家應秉持的文學精神。(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又是一年教師節 看古人如何尊師重教
下一篇:
《我在頤和園等你》圓滿收官年輕化“頤式美學”掀游園風潮
卡通形象:熊貓“小仙肉”商代銅鼓表情包設計者魏楊說到文物,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冰冷的玻璃展柜里,那些充滿歷史感的物品。...
作者:朱昌俊(媒體評論員)近日,有網友爆料,甘肅西和縣法鏡寺石窟內幾尊佛像經過修繕后表情“詼諧幽默”。尚無法確認,這些“...
萬嫻(溫泉)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口罩成了最搶手的年貨,也成了大家出門必備的穿搭單品。就這么一會沒戴口罩...
我用心收集網絡上每一個適合聽障孩子的學習資源,充分調動他們的視覺感官,精心制定適合他們身心特點的“學習菜單”,手語版...
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曹繼軍潮涌?歷史終將走到百年前那個夏日1920年的上海,風云涌動。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十九...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讓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上?!@座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何以...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13日至15日,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考察團在我市考察。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小強與中心主任唐德...
光明日報記者孟歆迪曹繼軍用500座電話亭布置一場遍布上海的黨史展,走在街頭,就如走進了建黨一百年的歷史。距離“紅旗亭”不...
上海,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一幅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靜靜陳列——“作始也簡將畢也鉅”。發出這份“開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