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崇陽銅鼓,我早就“久仰大名”,但一直無緣得見。近期,借助線上3D展覽鏡頭,我終于看到實物,感慨不已。
聆聽專業人員的講解,銅鼓穿越歷史風云,靜默無言,令人遐想。在我對音樂膚淺的認識中,鼓只是營造節奏感的主力伴奏樂器,但眼前的銅鼓,綻放了最雄厚的生命力。不知它演奏的場合是在廣闊的田野,還是在莊嚴肅穆的天子廟堂?“咚咚咚”……場面空前浩大。想象著演奏家們像是征戰軍隊指揮官一般,擊鼓聲聲傳來,而表演者們也像是秩序井然的士兵們一般,踩著鼓點,跟著節奏,面帶滿足和開懷。
崇陽出土的這面商代銅鼓,是我國僅存的商代獸面紋青銅鼓,有相關報道稱之為“商代饕餮紋青銅鼓”。銅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組成,仿木質皮鼓的形制,為我國至今發現時代最早的青銅鼓之一,這鼓的時代約為商代晚期,距今約三千多年。
此銅鼓1977年6月14日出土于崇陽縣白霓鎮,是由農民在洪水沖刷過后的岸邊發現。輕敲鼓面,它仍能發出清脆的聲響,這只銅鼓曾到美國、日本、英國等地展出,現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據了解,迄今為止,已發現的商代銅鼓僅兩面,崇陽商代銅鼓就是其中一面, 是國內保存的一件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銅鼓,是研究我國古代青銅藝術和奴隸社會禮樂制度珍貴的實物資料。它堪稱絕世之珍品,可謂青銅的瑰寶矣,另外一面“雙鳥鼉鼓”已流失至日本,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館。
銅鼓造型奇偉,紋飾繁縟古雅。鼓整體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組成,仿木質皮鼓的形制,鼓冠做成馬鞍形,中間有一圓孔可供懸掛時穿繩索用;鼓身為現代腰鼓形,橫置,有橢圓形鼓面,能左右敲擊;鼓座是正立方體形,中空,并且與鼓腹相通。銅鼓鼓面無紋飾。其它部位均飾有云雷紋為主組成的饕餮紋,鼓身兩端還飾有三圈乳釘紋。銅鼓通高75.5厘米,重47.5公斤(85市斤)。
斜泊渡口,??恐缫驯贿z忘的船舶,靜靜訴說著那些過往云煙。注視著銅鼓,我仿佛看到千年前的一群勞動人民,伴隨著銅鼓聲,表演了原生態的舞蹈。他們形體雖不像專業舞者那么輕柔,舞步也并不靈活,但身姿矯健,灑脫奔放,那鼓聲激昂的場景,真情演繹了古人節日歡慶的喜悅心情。
編輯:但堂丹
徐浪陳蘭整理銅鼓包也叫銅鼓峰,是九宮山的主峰,距云中湖4.7公里,海拔1567米,峰柱渾圓,峰頂平展,酷似一尊銅鼓,因此得名...
冬日相邀探梓鄉,風情清霽盡芬芳。歲豐人壽陶然樂,美景躍屏一鍵藏。
孔帆升(通山)夏日的九宮山上,午后涼風習習,行人寥寥。湖面細碎的波紋,密密匝匝,湖邊碧綠的山野寧靜無躁,從對面筆架山上...
馬世永(武漢)近期到九宮山避暑,被九宮山如畫美景所吸引,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九宮山的風與朋友相約,到九宮山的銅鼓包去看...
卡通形象:熊貓“小仙肉”商代銅鼓表情包設計者魏楊說到文物,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冰冷的玻璃展柜里,那些充滿歷史感的物品。...
馬世永(武漢)近期到九宮山避暑,被九宮山如畫美景所吸引,勾起我對往事的回憶。九宮山的路記得1997年冬季,一個大雪紛飛的日...
1928年1月,長江局派郭亮為湘鄂贛邊特委書記,并調20多名干部到岳陽建立特委機關,開展湘鄂贛邊界地區的工作,確定岳陽、臨湘...
圖說:清晨,內沖村小孩排著隊等校車接他們去上學?導讀:以往,只有在電影看到的,在歐美、日韓等國的鄉村里才有的一幕,如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海冰通訊員蔡子麗吳威登高、踏秋、祈壽、賞菊……10月25日是重陽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武漢博物館館藏文...
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出土的精美青銅器經過考古工作者的細心修復,已經多次外出展覽,大眾對它們精美的紋飾、舒朗的格局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