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崇陽一中高三畢業生沈承東、程焯分別以698分、680分錄取清華大學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崇陽因此而沸騰。天城大街小巷,人們稱贊聲不絕于耳,崇陽一中成為網絡熱搜。
今年高考,崇陽一中2人考取清華大學,一本上線458人(文化396人,體藝62人),實現“一箭雙星”夢想,打破了32年來與清華北大失之交臂的沉寂,創造一中高考成績新紀錄。
8月19日,記者慕名回到母校崇陽一中,采訪該校校長吳志光。
吳志光告訴記者,崇陽一中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與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大力投資教育以及縣教育主管部門全力支持和竭誠服務是分不開的。同時,也是崇陽一中領導班子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偶然中的必然。
本手鑄箭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按照“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原則,崇陽縣制定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擴大基礎教育投資規模,實施科學發展教育新舉措。舉全縣之力打好教育基礎,夯實智慧教育平臺,補齊教育短板,全力造好崇陽一中這枚促進崇陽教育騰飛的“運載火箭”。
扮美學府圓夢地 崇陽一中創辦于1940年,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學校占地面積400余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可容納6000名學生就讀。校園四季如春,芬芳四溢;綠樹掩映,百鳥齊鳴;亭榭樓閣,書聲瑯瑯,盡顯自然與人文體藝之美,是莘莘學子強身健體、陶冶情操、求知圓夢勝地。
學校以“為成功打基礎,與學生共同發展”為辦學宗旨,堅持““四個全面”一起抓”的教學理念和“三個側重”階段教育模式,嚴格管理、依法治校,實現學校科學、和諧、跨越發展。近年來,崇陽縣委縣政府投入3000多萬元,加強校園綠化、亮化、美化和人文藝術化改造,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如今,學校發展步入快車道,教育質量大幅提升,多次得到縣委、縣政府嘉獎。今年高考,沈承東、程焯分別以698分、680分錄取清華大學,一本升學人數由2012年的133人增加到2022年的458人,超3倍。學校從低谷爬升走向復興,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艱難,而喜悅的歷程,從一所搬遷時遍地黃土的新校發展成為綠樹掩映下的公園式學校,實現校園美麗嬗變。
學校曾榮獲“全國文明校園”,國家“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教育部國防教育示范中學”、“生涯教育示范校”、省級“文明單位”、“詩詞楹聯基地學校創建單位”;市級“學雷鋒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建強團隊育英才 建好兩支隊伍,建設一支具有高度領導力、執行力和凝聚力的干部隊伍;建設一支專業知識、教學水平高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學校公開選拔能力強、業務精,敢管事、樂奉獻的年輕干部進入校班子,提升班凝聚力、執行力和戰斗力,真正發揮領導班子火車頭作用。同時,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三重一大”事項報告制度,明確黨委班子、處室主任日常監督責任清單;堅持民主集中制,及時公開干部選拔任用、職稱評聘等信息,營造公平公正政治生態環境。
建設師德高尚、勤勉敬業、功底扎實的一流教師隊伍。完善師德師風考核制度,重視培養教師專業成長,定期舉辦教學技能、班主任技能大賽,開展班主任“師徒結對”和科任教師“藍青結對”活動,不斷提升師資水平。目前,學校有特級教師5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正高級職稱老師2名,國家級骨干教師2名,研究生學歷的教師56名,高級教師94名,省、市級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78名。近年來,多人次在國家、省、市優質課競賽中獲獎,青年教師程鵬飛在全國地理優質課競賽中獲特等獎,袁國忠在“2021年全國中國圖版新高中地理優質課評選”獲特等獎;汪拱晨獲《湖北好課堂》省教科院一等獎;青年教師雷岳奎在湖北省課內比教學暨全國歷史優質課選拔賽中獲一等獎,青年教師劉振華在省美術優質課競賽中獲一等獎,有百余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有學生200多人次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比賽中摘金奪銀,多次囊括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市高中生籃球聯賽、市高中生足球聯賽第一名;2020年在全省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中榮獲第四名。
織密管理求實效
全面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校堅持以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教代會的決策職能。構建各職能處室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管理機制。
黨務、校務、財務公開透明。財產管理做到進出臺賬齊全、損壞照價賠償。財經管理做到手續齊全、票據規范。教師選聘,采取學校選聘年級主任——學校、年級選聘班主任——黨委、校務會人員、班主任共同選聘學科老師——班主任選聘科任教師層層選聘辦法。真正做到任人唯賢,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強化教學管理,落實教師量化考核措施,增強教師積極性和責任心。同時,實行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無縫對接,形成全校一盤棋的智能管理平臺,真正實現各項管理的互聯互通,做到管理無盲區、無死角。
妙手造星
少年強,則國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打造一中教學教改“芯片”,徹底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教育取向問題。為國家培養基礎性科技人才,為我國打破西方技術訛詐、芯片技術封鎖添磚加瓦。
樹讀書報國之志
學校堅持走內涵、特色、多元化可持續發展路子,以“明德、向學、健體、尚美”為校訓,以素質教育為導向,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全面升學關系。大力弘揚“誠仁勤和”的一中精神,以“更快更高更強更好,求是求細求實求精”16字精神,作為新時代師生們的人生追求和學習信條。
夯實“紅色”教育宣傳陣地,開展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讓紅色思想融入廣大師生的精神世界。同時,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學習道德楷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誠信做人等主題教育活動,評選“最美教師”、“新時代好少年” 、“誠信學生”,樹立典型,提升師生道德素養。
縣委書記鄭俊華為一中師生講《奮進新時代新征程 展現新作為新風貌》思政課,要求全體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要有新作為;開展日、周、年等“十二個一”系列活動,抓勵志成功教育,邀請杰出校友羅利軍、葉耀坤、嚴建兵等回母校作報告,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激發同學們立志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熱情。
解教學生活之難
優化教學資源配置,讓學校財力、物力、人力流向教學一線。全力排除教學困難,讓老師輕裝上陣教書,讓學生輕松快樂學習。
力求教師工資全額到位,各項津貼補貼足額發放。除了落實國家獎助學金和“勵耕計劃”,校友和社會愛心機構在校設立了“金盾獎學金”、“金義獎學金”、“星光獎教金”、“崇高科工獎教金”等獎學獎教金。學校籌資4000多萬元,改善辦學條件,改造了教學樓、實驗室、宿舍樓、風雨操場等教學實施。讓學生學習環境更舒適,生活環境更方便。學校食堂對困難家庭學生開設免費米飯和菜湯。
創建“學校、家庭、老師和學生”教學共同體,開設健全學生發展指導中心,解決學生難題;各學科成立教學科研組,進行集體備課,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讓好生更優,讓差生變好,最終達到共同進步。
育愛國報國之才
立德樹人,實施“高一主抓習慣養成教育,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高二主抓個性發展教育,側重自學方法的指導;高三主抓前途理想教育,側重復習方法的指導”的“三個側重”階段教育模式。踐行 “以學定教,讓學生改變老師”、“體藝情勞是主課”的新課程理念;踐行 “交流討論形成共識、互幫互建贏得信任”的“集體備課”集智理念。
堅持全面關愛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生一起抓;全面配置師資力量,三個年級一起抓;全面開設課程,課堂內外一起抓;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知識能力、核心價值觀一起抓的““四個全面”一起抓”的教育教學理念,既重視共性的培養,也注重個性的形成。開展健康教育、自主學習、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培養遵紀守法好公民;鼓勵學生填報軍事院校,貢獻國防事業。
黃崢航同學被評為2021年咸寧市新時代好少年,黃崢航、吳曄參加省文明辦舉辦的“童心向黨.黨的故事我來講”,獲最佳風采獎。
圣手發射
高考如同衛星發射,目的就是為清華北大選拔尖子生。從小學到高三的12年的教育就像鑄箭、造星期,高三才是準備發射期。鑄箭造星固然重要,但發射準備工作稍有遺漏,就會讓發射前功盡棄。崇陽一中曾多次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留下遺憾。吃一塹,長一智。學校黨委決定備考應考精細化,經過10多年探索研究,終于找到成功密鑰。
從教研教改發力
以教育創新為突破口,打造崇陽一中教研教改“芯片”,突出教學效果,提升教育質量,助力學生成才。
做好“四轉變四樹立”,一是轉變傳統學科為主的課程觀念,樹立以學習領域、科目和模塊設置的課程觀念;二是轉變重視知識傳授、拘泥課堂的教學觀,樹立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的教學觀;三是轉變分數第一的質量觀,樹立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質量觀;四是轉變量化評價為主的形式,樹立逐漸走向質化評價形式。
以課程改革為切入點,開足開齊必修課、選修課和綜合社會實踐課程,把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創造發展與個性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與合作能力。先后開設軍事國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勵志成長教育等校本課程,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提高融合社會、融合自然能力。
以課堂改革為陣地,堅持“先學后教,讓學生改變老師”的課堂教學理念。通過教師制定導學案設置問題,在學生討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解決問題,從而達到高質高效。
從強化專注發力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崇陽一中從強化學習專注力入手,充分發揮“磁鐵效應”,讓知識獲取欲牢牢吸引學生。三年級主任汪俊松告訴記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挖掘學生興趣愛好,是培養學生專注力必由之路。
學校從培養興趣入手,提升學生專注力。汪俊松老師提醒,提升專注力應注意問題:注意勞逸結合,課間適當活動,放松大腦;確保睡眠質量,不要“開夜車”,午睡30分鐘左右,確保下午精力充沛;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可增強注意力。
要正確認識學生偶爾注意力不集中,出現分心現象,找到分心根源,并及時開展思想教育。汪老師說,成績好的學生也有分心之時。高三上學期,當發現沈承東現情感問題而影響學習時,汪老師并沒有批評斥責他,而與他交心談心,及時把他從困擾中拉出來。教師的諄諄教誨使沈承東醒悟,并決心擺脫情感困擾,發奮學習,誓考清華,終于如愿以償。
從輕松應考發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考試中取得成功,離不開平時辛勤努力。然而,有些平時很努力,能力實際上很強的學生在考試中卻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其中有的學生是因為怯場,考試焦慮影響了他們正常水平發揮。
學校從研究應考方法入手,教給學生高考技巧與策略,讓學生在考試中少走彎路,考出真實水平。提醒考生,考試期間一定要保持原有的生活狀態,如飲食、睡眠等都要保持平常的規律,反之則給考試帶來的消極影響,甚至影響考試發揮。
強調考前備好考具,考試不要遲到;仔細審題 、規范作答、謹慎更改 ;保持心態平和,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目標太高,保持平常心去考試,有可能超水平發揮。答題要遵循先易后難原則,難題留到最后做;答完卷后仔細檢查,查漏補缺,驗算勘誤,盡量不提前交卷。
大集盈紫氣,一中沐黨恩!一中人將繼續高舉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為家鄉百姓服務的大旗,勵精圖治,克難奮進。在教學中常施本手,巧施妙手,力避俗手,不乏圣手。踐行脫胎換骨發展策略,真正將崇陽一中辦成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信任的高品質學校。(記者 汪俊東 通訊員 陳啟兵)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沙場點兵正青春 強身健體鑄軍魂——咸寧市第四初級中學開展軍訓“充電”
下一篇: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開展綠色環保主題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