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其中,培養一大批高素質農民是關鍵。鄉村振興的提出,是為了滿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是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全方位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讓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有保障且可持續。
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人。全面推動農村振興,將“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作為基本立場、基本原則和基本觀念。培養“理解農業、有文化素養、技術精湛、擅長管理、善于運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是建設現代化農業人才的緊迫需要,是解決“三農”問題、提高農業農村勞動生產率、推動農村振興的重要措施。
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與職業農民的培養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主體。通過專業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可以提高農業效率,推動農業現代化,從而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職業農民的發展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帶動鄉村就業,有利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再次,職業農民通過參與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可以提升農村的社會文化素質,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有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最后,職業農民的發展也可以推動農村的科技進步,通過引入和利用新的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推動鄉村振興??偟膩碚f,職業農民的培養和發展,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高職院校農業專業畢業生是人們寄予很高期望的未來職業農民群體。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農村發展機會的不斷增加,使大中專學歷高層次人才向農村擴散成為可能,特別是我國實行大學生村官制度以及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成功的典型案例,使得許多有志向、有創業意識的大學生會選擇到農村就業。在這個過程中,高校應該利用人才培養優勢,服務于地方,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一、加強法律和政策支持?
目前,我國的職業農民教育作為一種公共服務,其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與基礎教育相比仍需要完善。因此,要大力推進農民教育的發展,政府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履行其應有的職責。這主要體現在農民教育的立法和制度設計上。通過對國外職業農民教育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發達國家的農民教育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重視,而立法是其重要的保障手段。近年來,盡管我國政府也非常重視農民教育,但職業農民教育的制度仍然不夠完善,與農民教育相關的法律和法規還不成熟,農民教育需要得到充足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法律和政策的支持。
在培養過程中,我們需要讓國家和政府的相關農民培養政策適用于所有有志于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學生。需要制定農民教育的法律和法規,加強農民教育的法治建設,完善各級各部門農民教育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使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能夠順利地進行,讓他們能夠帶著知識、技術和管理能力回到鄉村。
二、專業設置要改革創新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業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種田養殖,而是涉及到了生物技術、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農業經濟管理等多個領域。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根據農業的發展趨勢和社會的需求,對農業專業進行細化,設置更多的方向和課程,以培養更專業、更具備實踐能力的農業人才。
首先,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學歷、家庭狀況、培養的需求來設定專業以及培訓的方式,同時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創新,突出需求導向,實行全日制培養過程中后續跟蹤服務,推進送教下鄉進行實踐教學;
其次,創新培養模式,根據農業生產時間和牲畜的培育季節安排課程,注重技能操作;在培養內容上進行創新,對于教材進行建設規劃管理;在培養手段上進行創新,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培訓學生就農村問題運用現代化手段;對于專業學科更加具體化,比如種植類,畜禽養殖類,水產養殖類,農業工程類,經濟管理類等。
三、培養方式要與時俱進
高職院校與農業學院、農科院、農技推廣中心、農業培訓公司和農民合作社等多元化、多樣化、多級別的靈活有效結構和機制,形成了完善的職業農民培訓體系。學??梢耘c農業相關企業共同開設專業,雙方共同確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學校為企業提供教學場地,企業則提供部分實習指導教師,使得學生畢業后能直接成為熟練的企業員工,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與崗位需求的無縫銜接。
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要與時俱進,要把職業院校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專業與創業、就業緊密聯系,可以根據各地農村的實際情況細分培養職業農民的專業,做到校村聯合培養,滿足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業農村人才的需求,農閑進行理論教學,農忙開展生產實習。通過咸職的專業優勢,在縣、鄉、村、戶形成輻射網絡,構建宣傳、培訓、生產示范等的服務網絡體系。
四、擴大教育培養的對象
鄉村振興,農民是關鍵,必須打破人才瓶頸制約,要把教育培養放在首要位置,造就更多的鄉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高職院校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是最大資源,需要吸收更多的學生高中畢業后愿意選擇與新型職業農民相關的專業,堅定以農富民的信心和決心。在培養過程中,農民對培養的認識不夠,處于一種被動狀態。
職業學校在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時需要貼近實際,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級指導和分層次培養,并完善相關的培訓政策。在實施全日制職業教育學生的國家助學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其他想參與的培養對象提供享受國家助學和免學費政策,制定激勵政策,培養農民精英。未來,大學畢業生將成為我國新型職業農民中的精英階層,這些職業農民具有扎實的農業理論基礎和一定的農業經營管理經驗,對新技術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對市場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因此,參加過職業農民培訓的大學畢業生,如果能在農村創業就業,將對我國現代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已通過大學生村官、科技特派員等政策培養了一部分職業農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到基層尤其是到農村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仍然很少,我國急需進一步完善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對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可以給予補貼、優先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
同時,我國需要逐步建立起嚴格的新型職業農民準入制度,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制度保障和優惠政策,更好的去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培養。同時還可以打造“職業素質培養+職業技能培訓”相結合,實行分類型、分專業支持鼓勵職業院校開辦涉農專業,大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使高中畢業后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基礎進行專業農業方面知識的學習,畢業之后從事農業方面的職業。
五、堅持教育與培訓并重
在教育制度改革和公共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中,高等職業學院應對農民的人才培養有明確的目標,構建一個完整的系統,并加強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和業務指導,增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強調公益性事業單位的特性,保持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機構在公益性事業中的地位不變。這需要高等職業學院加大投入,穩定教學團隊,突出教學特色,發揮教學優勢。高等職業學院可以在農村尋找技藝高超的人才來擔任培訓教師,特別是實踐教學的教師。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更適合進行分類、分層次的教學,因材施教。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必須充分考慮其復雜性,將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對不同群體進行分類培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痹谛聲r代新征程的今天,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著力加強人才培養必不可少。我們需要努力打通和拓寬各級各類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空間和發展通道,全面滿足“三農”發展對不同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是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保障。高職院校有責任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建立專業化、多元化的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平臺,推進鄉村振興,發揮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作用。
(劉蕓?作者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發展戶外運動產業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下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在鞏固文化主體性中推進理論創新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睂幹矩S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咸安建區20周年,也是咸安發展進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敏15日,我市收視收聽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丁小強指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李瑞豐、張文會13日,全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赤壁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