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小平 潘維
核心提要:治理都市的過程 同樣是做群眾工作的過程,是在 最基層的社區里做工作的過程。
把小事當大事,視基層組織 重于科層組織,我國就能迅速建 立都市的社會文明秩序。
雙層政權:我國治理體系與治理能 力的政治邏輯 治理是政治,研究治理體系和能力 問題的前提是了解下述政治生活的基 本邏輯。治國之道的精髓在于以小為 大,以下為上,獲取民心。
城市與鄉村的區別就在于公共基 礎設施,主要是道路、給排水、電力線、 燃氣管、機場、港口、火車站、汽車站、地 下鐵路及地上站口、空氣質量、水質量, 特別是交通、治安等社會公共秩序。城 市治理就是對這些基礎設施和公共秩 序進行維護,而且公共基礎設施一般都 是跨部門跨區域的。
北京市實施的“街鄉吹哨、部門報到” 在遇到跨部門、跨區域難題時,由街鄉“吹 哨”統籌、相關部門“報到”,打破條塊關 系,合力解決問題,形成權責清晰、條塊聯 動、集中破解的工作體制機制。在城市道 路、地下管線、消防、防汛等應急處置事項 方面,快速反應、合力處置。2018年北京 經歷了多次強降雨,密云、懷柔、房山等區 汛情比較嚴峻,各區充分發揮“應急哨”的 優勢,統籌消防、公路、通信、電力等單位 和部門力量,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保障了 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黨建引領,鏈接統合雙層政權 解決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僅靠行 政體系來維持很艱難,還需要扁平的自 治組織。領導科層體系和扁平自治組 織,鏈接并統合兩層政權的是執政黨。
政黨在性質上是扁平組織,因為長期執 政才會有強大的科層體系。這就需要 把廣大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組織起來 動員起來,積極參與治理,凝聚人心,獲 得民心。
中國共產黨人深諳中國的“民心政 治”,在農民占 94%的農耕社會里制定 了“支部建在村上,農村包圍城市,最后 奪取政權”的戰略。在長達二十多年的 游擊戰、運動戰中,我軍無論駐扎在哪 里,都要“缸滿院凈,為家家戶戶排憂解 難”。這是當今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 的深厚傳統。而今,中國共產黨有多達 450多萬個支部和約9000萬黨員。黨 員是黨的軀干、主體,黨委是四肢,黨中 央是大腦。僅靠800萬政府官員,黨發 揮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黨領導的人 民社區自治是必要的。
黨建引領,是新時代推動各項事業 發展最重要的長效機制。新形勢下黨 員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主動作為, 是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形成工作合力的 基本工作方法。“群眾在哪里,黨的工作 就要在哪里”;“障礙在哪里,改革創新 就要在哪里”;“困難在哪里,黨員干部 就要在哪里”。人民群眾的小事就是國 家治理的大事。就是要把人民群眾的 日常小事作為大事來處理,為家家戶戶 排憂解難,讓人民感受到共產黨就在你 身邊。 (本報綜合)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為通山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通山縣探索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路徑思考
下一篇:
自主創新可持續發展要突破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