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文化?簡言之五個字:人+創造=成果,即人類通過勞動創造的社會性成果就是“文化”。創造意味著創新,任何文化成果都離不開創造之創新性。口罩就是這樣一種“文化”。
伴隨黑死病暴發,當時的醫生發明了一種鳥嘴形狀的面罩,并放進香料和草藥。這是抵御瘟疫通過空氣傳播的有效方式
口罩作為發明物,最早出現于哪個國家或地區,又是由誰來發明的,頗具爭議。
在歐洲,“類口罩物”伴隨黑死病的暴發而誕生。當時的醫生認為,這些瘟疫主要來自空氣中的瘴氣。為了防止瘴氣進入人們的身體,他們在為患者診斷期間,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傳染,就發明了一種鳥嘴形狀的面罩,并且在面罩里放進香料和草藥。這是抵御瘟疫通過空氣傳播的一個有效方式。
縱觀歐洲的中古時期,整個醫療行業是由巫師掌控的。隨著醫生開始為人治病,一些有勢力的巫師就對醫生進行騷擾、迫害,包括追打。這種情況在14世紀中葉黑死病大暴發之際尤甚。據說,醫生們為了躲避各種迫害,就用紗布遮住自己的面目,避免被輕易地認出來。
實際上,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類似口罩的抵御措施已經出現。不僅歐洲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有相關記述,羅馬人對此更是進一步予以發揚光大。羅馬帝國初期的科學家老普林尼,曾經利用松散的動物膀胱皮膚過濾灰塵,可以說是凈化不潔空氣的另一種發明。
古波斯人也有佩戴“類口罩物”的傳統。不過,它的誕生據說源于宗教因素。隋唐時期傳入中國、隨后文獻上稱之為“拜火教”的教義強調,世俗之人呼出來的氣息是不潔之物,為此在實施具體的信仰儀式期間,需用特定的布料將面頰包裹起來,尤其是口鼻。
考古發掘展示出來的浮雕中,可以看到祭祀儀式上巫師們就佩戴了這種口罩物。然而,研究者推測,真正的原因是拜火儀式期間,濃重刺鼻的煙火迫使人們不得不戴著它遮住口鼻。
在日本,忍者佩戴面罩,被認為主要是為了方便行動,并讓人“不識廬山真面目”,以進一步增加神秘色彩。這與日本的文化和歷史有著直接的關系——島國民族精神的特性使得“忍者”這一職業長期存在。
忍者必須奉行嚴格的戒律,如除非公務,決不濫用忍術,為逃命而須舍棄自尊,不惜性命也要守口如瓶,決不泄露身份。最根本的原則是,看似“隱忍”的背后卻時刻暗藏殺機。
歷史上,忍者接受忍術的專門訓誡和練習,隨后從事間諜和暗殺活動。這種具有島國特色的游俠風格,可能是派生于戰國時代墨家學派的軍師團體。不過,忍者沒有真正繼承和發揚那么深刻的思想和學說,而大體可歸為武士道精神。
依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從衛生防護和防止污染等角度來看,中國也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使用簡易口罩。上古時期,為防止刺鼻的粉塵、惡臭的空氣以及口氣,就開始用絲巾制成簡易口罩來遮蓋口鼻。這一方面的文獻包括《禮疏》《孟子》等。
《禮記》云:“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孔穎達的注疏中,第一個解釋是“掩口,恐氣觸人”。對當時的人來說,用手或袖捂鼻子是不衛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所以就嘗試用絹布來蒙住口鼻。
馬可·波羅的游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被廣為引用:“在元朝宮殿里,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這里的戴口罩,是為了避免口氣重的太監污染皇帝的食物。據說,這種口罩是用蠶絲和黃金線織成的。
1897年,一位外科醫生在紗布內安裝細鐵絲支架,使紗布與口鼻間留有間隙,從而克服了此前口罩呼吸不暢等缺點
“類口罩物”伴隨人類3000年的文明發展史,自身也經歷了物質材料的改善、進化。
近代的口罩發明要從19世紀末算起。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發現,病菌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人們在打噴嚏、咳嗽及講話時帶出來的唾液,會導致傷口惡化。于是,他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戴上一種用紗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舉果然有效,病人傷口感染率大為減少。從此,各國醫生紛紛效仿。這就是現代口罩的開端,我們暫且稱其為口罩1.0版本。
由于對面部、口鼻貼裹過緊,久而久之,佩戴者極不舒服。兩年后,這一狀況得到了改進。1897年,在不列顛,一位外科醫生將在醫學界流行使用的口罩進行升級——他在紗布內安裝細鐵絲支架,使紗布與口鼻間留有間隙,從而克服了呼吸不暢、容易被唾液弄濕的缺點。
1899年,法國一位醫生做了一種6層紗布的口罩,縫在手術衣的衣領上,用的時候就將衣領翻上。后來,口罩改成可以自由系結,用一個環形帶子掛在耳朵上。現代口罩或者說“3.0版本”,就這么誕生了。
口罩最初的使用僅限于醫生和護士,若非一場遍及全球的大瘟疫,也許它還要推遲一些時日,才能自醫院走向廣場、馬路和家家戶戶。
1918年3月11日,美國堪薩斯州的一個士兵感覺身體極度不適,經過醫生檢查后,被診斷為普通感冒。不過,到了中午的時候,又有100多名士兵出現了類似癥狀;數日后,患者數量超過500,至此才確定為新型流行性感冒。
始自美國軍營的世紀大流感,迅速傳播到歐美各地,隨后席卷全球。有研究顯示,它感染了全球超過20%的人口,在抗生素還沒有誕生的年代造成了數千萬人的死亡,死亡人數遠超因兩次世界大戰直接致死的人數。
由于當時西班牙感染的人口比例極高——全國達到800萬人,因此它又被稱為“西班牙流感”。為了遏制這一近乎瘋狂的傳染,佩戴口罩勢在必行。歐美國家開始強制國民佩戴口罩,紅十字會和其他機構的醫護人員更是要以身作則:當時的黑白照片見證了瘟疫大流行時期全民戴口罩對抗流感的場景。
1910年,中國東北地區發生瘟疫。伍連德博士專門發明一種用雙層紗布縫制而成的口罩,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和傳染率
中國開始大規模佩戴口罩也始于100多年前,起因是東北地區發生的重大疫情。其中,有一個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就是伍連德。
伍連德出生于馬來西亞檳榔嶼,祖籍廣東廣州府新寧縣(今臺山市)。他自幼聰明好學,17歲就獲得英國女王獎學金,赴劍橋大學的意曼紐學院就讀細菌學,后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伍氏作為中國衛生防疫、檢疫事業的創始人,是中國現代醫學、微生物學、流行病學、醫學教育和醫學史等多個學科領域的先驅,也是中華醫學會首任會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協和醫院的主要籌辦者。
1910年,東北地區發生瘟疫。限于當時的環境和條件,疫情迅速擴展。那次傳染性極強的肺鼠疫,也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染的。這個時候,時任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的伍連德,冒著生命危險來到重災區——哈爾濱,而且解剖了中國醫學史上第一具傳染病者的尸體。這一大膽之行也是世界醫學史上首次對鼠疫尸體樣本進行解剖。
歷史有著驚人相似的一幕,距2020年整整110年之前,同樣正值春節期間,全國民眾走家串戶、團圓聚集者甚眾,面對這一重大節慶點,這位偉大先行者當機立斷,借助于清政府的詔令,采取了一系列防控和遏制措施。
首先,阻斷重要傳染源之一的交通。此等手段今天依然在規模性、階段性地使用。
其次,設立隔離區域。隔離實踐古已有之,但伍連德的隔離方法積極吸取了歐洲國家近代以來的先進實踐經驗,針對性的隔離措施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再次,政府在關內大規模征召醫生,組織運輸隊伍,動員各行各業服務人員,一同救助東北地區的疫情,集中力量進行防疫。這一集中力量的舉措在當時實屬可貴。
最后,佩戴口罩。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伍連德專門發明了一種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的口罩——“伍氏口罩”。它用雙層紗布縫制而成,可以有效防止飛沫的傳染。
伍氏口罩制造簡單,材料易獲得,成本低廉,只需當時的國幣兩分半,而且使用方便,疫區民眾紛紛使用,從而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和傳染率。“伍氏口罩”因此受到國際醫學界的好評,也在那個國破家亡的年代成為中國人的難得發明。
4個月之后,這次發生在東北地區的疫情得以終止。伍連德憑借其為中國防疫事業作出的不可磨滅貢獻,在1935年被提名為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候選人。有人說,這是華人上個世紀上半葉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一次。
上世紀中葉之后,口罩一次次在全世界發揮重要作用。從簡便實用的角度來看,迄今我們所使用的各式各樣口罩,如N95、N90、一次性等口罩,都可以說是“伍氏口罩” 的衍生品。
由于科技的進步和材料的改進,口罩的文化史也在不斷進化之中。著名的案例就是上世紀中葉暴發的“倫敦大霧”,隨后幾十年還有洛杉磯、舊金山的類似“霧災”。
1952年12月,倫敦嚴重污染,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環繞籠罩,加之無風,濃霧持續5天,嚴重空氣污染及其集聚的有害氣體致使1.2萬人死于非命——這是現代文明社會因濃霧致死的一場大災難。
問題不止于此,這次大霧還造成了10萬多個呼吸道疾病病例。自那以后的幾十年,被視為“霧都”的倫敦如同靜止的巨型毒氣罐,居民成為裝在毒氣罐、住在毒氣室的“無頭蒼蠅”。于是,口罩就像雨天行人必備的傘具一樣,成為避免大氣污染的必用之物。
21世紀以來,民眾使用口罩的意識逐步增強。冬天的時候,口罩可以用來防寒;春天的時候,可以用來防塵防沙;去醫院期間,可以用來防止疾病傳染。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如何給寶寶正確洗手?
下一篇:
如何預防中暑?
清明節假期將至,為降低新冠肺炎、流感、諾如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的發生風險,武漢市疾控中心發出“勤防護、少出行、少聚...
“請允許我占用30秒時間,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公司升級版醫用外科口罩。他手中拿著的口罩,一種是紙盒子包裝的傳統醫用外科口...
以下選用和佩戴口罩的常見誤區供大家“引以為戒”,因為只有正確選用和佩戴口罩才能真正發揮其防護作用。常見誤區二:“顛三倒...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戴口罩帶來防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煩惱”,比如時間戴久了,竟然悶出了痘痘。醫生解釋,佩戴口罩時...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戴口罩帶來防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煩惱”,比如時間戴久了,竟然悶出了痘痘。醫生解釋,佩戴口罩時...
手工制作的棉口罩也可有效阻擋日常說話產生的飛沫噴出,但頭巾和圍脖并不能很好地阻擋飛沫。
開得比往年遲疑并不自信完整的夏天已經到來還是看向窗外吧看向那些戴著口罩向距離逆行的身影看向那些錯落在塵埃里的人間夏日...
■王競庚子開年恰逢萬家團圓的春節猝不及防的荊楚大地被新冠肺炎疫情攪得封城休市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一波又一波的防控...
萬嫻(溫泉)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口罩成了最搶手的年貨,也成了大家出門必備的穿搭單品。就這么一會沒戴口罩...
4月15日,通城縣農商銀行的第2筆500萬元貸款,到達湖北艾舒寶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的賬戶。”該公司董事長黎慧說,將升級改造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