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區很多學校、幼兒園對孩子進行了疫苗接種。微信朋友圈里不少老師、家長曬出孩子抽血的各種表情。有家長說,孩子打針居然需要4個大人“助陣”,即便如此,孩子后來還哭了好久。
市心理咨詢師張小可認為,孩子怕打針可能跟孩子的安全感或者體驗有限有關,家長可以做點功課,幫助孩子慢慢減輕對打針的恐懼。
為什么孩子這么怕打針?
張小可說,因為打針會痛。打針會痛,對孩子來說是不好的記憶。孩子對恐懼是有記憶的,而恐懼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能幫助我們避開危險,保持生命的延續。一般來說,孩子長大后對小時候的經歷記憶不太多,但一些涉及危險的記憶除外。“這是大腦的生存機制在發揮作用,危險的記憶被保存下來,下次遇到類似場景時就會引發恐懼情緒,幫助孩子遠離危險。”張小可說。
媽媽們或許還記得,最初帶寶寶去打疫苗時,寶寶都不哭,還會愣愣地看著醫護人員笑,只是針頭扎進肉里感覺到了刺痛后才會大哭。正是這種刺痛感給大腦發送了危險信號,并產生了深刻的記憶,使得寶寶再打針時,看到“白大褂”和尖尖的針筒,那種刺痛感帶來的恐懼就會跑出來,會大哭,有的還會伸手去攔針頭或拍打醫生。
如何幫助孩子對抗恐懼?張小可表示,孩子漸漸長大,對打針的恐懼應該會慢慢消除。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做一些建設性工作,幫助孩子克服打針的恐懼。
首先,打針會疼是客觀的存在,打針前,家長要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心理建設,可以告知孩子,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疼。其次,孩子對抗恐懼,要付出極大的勇氣和努力,孩子如果表現比上次更勇敢,家長看到孩子的不容易和可貴,及時肯定孩子的進步,這樣孩子會變得更勇敢、更有力量。最后,還可以從改變孩子的認知上做一些努力,比如告訴孩子怕疼是正常的,告訴孩子打針的目的是什么,給孩子安全、正面、積極的心理引導。(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學科競賽要參加么?
下一篇:
如何健全青少年人格?
不刺不痛不青春柯建斌青春不覺老朱顏,強半銷磨簿領間。返回的途中,她發現了我腿上的紅斑和臂上的劃痕,我才恍然大悟,不知...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報道:近日,家住溫泉城區岔路口附近的王女士詢問,自己所住的小區流浪貓狗特別多,想知道如果被貓狗不慎抓撓...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徐漢雄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后,下沉干部撤離,武昌茶港社區的水一小宿舍沒有物業公司管理。在疫情防控進...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走進校園,旨在加大對學生群體防溺水相關知識宣講力度,深入開展預防學生溺水...
本書在充分肯定黨建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苦難中創造輝煌的核心武器和決勝法寶的基礎上,系統回顧了黨建在黨的發展歷程中的重要...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甘青2月6日,是周華生在楊下雙木佳苑小區大門堅守的第11天。64歲的周華生是市林業局的一名退休干部,看到...
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如果你想暫時自己存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回應孩子,你可以跟孩子說...
原標題:央視播出第21個記者節特別節目,多名記者用情講述采訪故事——報道匯聚力量鏡頭見證巨變多位記者的現場講述,將觀眾帶...
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家長或看護人,決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或開放的水源邊。兒童溺水防護8要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