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終于塵埃落定,備受關注的高考作文再次引起人們的熱議,全國1卷的高考作文是以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為材料,要求學生在班級讀書會上寫一篇發言稿。
湖北采用全國1卷,高考作文保持了近年高考作文情景化任務驅動的題型,題目具有開放性,立意具有多樣性,對于那些閱讀面廣,注重讀書思考的學生來說,很容易下筆并且能在創新中出彩;相反,對于那些沒有閱讀興趣和習慣,只顧埋頭于“刷題”“訓練”的學生來說,就可能只能淺“寫”輒止了,其中的高下立判分明。
縱觀今年全國卷5道作文題,除了全國新高考1卷是要求寫一篇文章外,其它4卷分別是要求寫一篇發言稿、寫一篇演講稿、寫一封信、寫一篇主持詞,更加突出考生的情感參與性和語文的實踐實用性。
今年是湖北省參加傳統高考的最后一年,也是在“三新一舊”背景下的一次特殊高考。2021年,咸寧市的高中以怎樣的姿態迎接湖北省新高考的元年考試?今年全國卷高考作文題就是最大的提示、最好的提醒,新高考改革、新課程方案、新課程標準就是我們既定的方向。我認為,建立在育人方式改革全面素質教育基礎上的高考成績,是高中教育的著力點,也是咸寧市高中教育未來的發力點。
一是在改革創新上發力。2014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我國新一輪考試改革正式啟動,2018年9月湖北省進入新高考。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2020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高考改革和高中課程改革是新時代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內容,各高中學校必須在改革創新上持續發力,深入地推進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完善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建構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體系,實現學校多樣化有特色發展。如果我們還是固守著過去的“不變”,以應時代教育發展的“萬變”,穿著“新高考”的鞋子,走著“老高考”的步子,選科上弄幾個“套餐”丟給學生,愛選不選,教學上依舊按照慣性思維“濤聲依舊”,管理上變換一下門庭“換湯不換藥”,如此這般,一張舊船票肯定是登不上新時代教育發展的客船了。
二是在教師培新上發力。新高考、新課程方案、新課程標準對教學實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育人能力提出較高標準。這就要求老師在教育理念和人才評價觀念上做出重大轉變,在專業素養、專業能力上有重大提升,全面優化自身的能力結構,實現角色轉型。面對“三新”,每個高中教師都應該勇于思考、勇于實踐、勇于改變,只有教師自己先一步適應“新”變化,才能指導學生有效地迎接新高考。如果缺乏具有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能力的師資隊伍作為教學支撐,即使擁有完善的機制和優質的生源,學校也難以把握好新高考帶來的機遇,實現各校升學率的實質性提升。所以,各高中學校當務之急是加強教師培新與管理,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作為推進課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切入點,在教師在職培養培訓上著力和發力,成立教師學習研究共同體,認真研讀時代發展趨勢和國家教育文件,認真研讀高中課程方案和高中課程標準,認真解讀新教材,研究新教法,尤其是更新觀念,按核心素養的理念實施教學。幾年前,北京十一學校某年級的語文課就是這樣的:(1)核心任務——選史記當中的俠客人物,裝扮一位老師;(2)目標要求。在兩周的時間里,孩子們自主規劃學習時間和進程,老師適當地介入,最后孩子們說服了老師,在最后的狂歡節,整個年級的老師都被孩子裝扮上他們的心儀的人物,走上T臺,按照孩子設定的出場順序走出來。今年全國新高考二卷作文要求以“帶你走近”為題寫一篇主持詞,高中新教材《語文》必修上第10單元“家鄉文化生活”就安排了單元學習任務,我不排除老師們在課堂上講講理論,學生也能寫出一篇好文章,但是如果教師按“家鄉文化生活”的教學要求,以咸寧地方課程“咸寧文化”為教學資料,像北京十一學校老師那樣,組織學生實地考察,查閱地方文獻,撰寫調查報告,進行交流分享,學生遇到這樣的題目,是不是比“紙上談家鄉文化”來得更有真實感和體驗感,讓真正的學習發生。
三是在關鍵環節上發力。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依賴于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二者共同推動學校育人方式轉變,而學校育人方式轉變立足于三個關鍵環節。首先是課程體系建設。“選課走班”,走班只是學校教學組織發生了變化,由過去單一的行政班變成行政班與教學班并存。課程才是關鍵,如果學校不能提供豐富、多樣,可選擇的課程,學生自主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學校要提高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水平,做好課程整合與建設的頂層設計,制訂“基礎課程、拓展課程、探究課程”的課程框架與實施方案。其次是課堂教學轉型。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傳統學習方式向新型學習方式轉變。“走班制”教學新樣態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關系,教師不再只是單純地關注自己的教,更多的是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創新個性化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堂也不再是單純的教與學,還有合作與共同創造。再次是管理機制創新。“走班制”教學新樣態要求學校變革管理組織架構,由過去的管理、教育為主轉為以指導、發展為主,構建學生成長支持體系、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和學校發展支持體系,堅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和學術治校,實現多元合作治理,逐步建立現代學校治理體系。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站在新時代教育的起點,我們的教育一定要堅持全球觀、全局觀和未來觀,為培養具有“中國心、世界眼、現代腦”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奮斗!
(作者 汪永富 系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編輯:胡慧娟
3月28日至4月1日,市教育局組織全市七所重點高中校長赴山東學習新高考應對策略和辦學經驗。咸寧市實施推進新高考,最大的瓶頸...
”“實行自愿報名,統一考試”“招生工作推遲到第四季度進行,新生將于明年二月底以前入學”……1977年10月21日的《光明日報...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胡雯君報道:“聽武漢專家這么一講,我們對2021年高考我省命題的方向和思路明確多了……”近日,參加...
咸寧網訊通訊員石欣、王青報道:為助力我市高三學子高效、精準備考,引導一線教師深入鉆研高考真題,近日,由市教科院主辦的咸...
7月5日,在全國高考前夕,深圳衛視《熱點云登錄》召集學霸過來人和高考專家們共話高考,助力2020高考考生金榜題名,也給廣大...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勃報道:7月6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縣委副書記、縣長鄭俊華檢查崇陽縣2020年高考準備工作。...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高考來了,你為高考考生都做了哪些貢獻?近日,通山新聯會發布2020年助力高考倡議書,呼吁城區居民“...
7月8日,延期一個月的高考正式落下帷幕。據了解,不少家長都是同樣的看法,認為孩子前一段時間的學習太緊張了,考完后應該讓...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昨日,市委代理書記李建明在高考安全工作會上要求,抓細節、抓落實,確保高考安全、有序、公...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昨日,市委代理書記李建明在高考安全工作會上要求,抓細節、抓落實,確保高考安全、有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