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爆氣球、給大象做足夠多的牙膏、乒乓球做武器……2023年12月26日,溫泉中學第七屆科技節開幕,科學秀展演上,同學們腦洞大開,通過舞臺劇展示深奧的科普知識,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科技節上,科技秀、科技游園、科技作品展等各種科技體驗,讓大家目不暇接。這也是溫泉中學創新科技教學,全學科融入科學教學的成果展示。
■小小體驗種下科學夢
開幕式上不僅“炫”,更有“趣”。七年級的學生們發揮自己的創意,將高大上的科學原理,通過幽默、妙趣橫生的情景劇、小實驗展示出來。廢物利用之反重力支架、雨污分流的自動轉換閥門、水面垃圾收集裝置,這些奇思妙想的創意,加上孩子們環保服裝造型,一上場就牢牢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伴隨著酷炫的大屏、勁爆的音樂,五彩斑斕的實驗,孩子們惟妙惟肖的表演,瞬間將同學們帶到了奇妙的世界。
一年一度的科技節,成了學生們的科技盛會。與此同時,學校以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科學興趣,開展多學科實驗、科學講座、科技創作等,以點帶面,從興趣社團培養部分學生到全面鋪開,多點分層推廣,科學教育正在逐步普及。
去年九月開學之初,學校在各年級布置了“科技小論文”實踐性作業。全校學生積極參與,共評選出近百余篇優秀作品,報送市級科普論文比賽。這些作品既有涉及太空奧秘,也有身邊廢物利用的原理探究。每一件作品都浸潤著創作者的心血,是溫中學子創新精神的體現。
在科技節現場,這些優秀代表作品被老師們精心裝裱,布置了科技論文展示區,同學們駐足閱讀,科學夢正在學生心中萌芽。
■科技游園多樣而精彩
“看,我兌換了一個本子,還有一個訂制的書簽。”12月27日上午,在科技游園現場,715班學生雷云詔完成了三項體驗,集齊三張獎券,正與同學分享自己兌換的“學霸秘籍”。
當天的科技游園環節,共設置了十個展區,十六項科技體驗。學生作品展示、科技館設備體驗區、各學科組體驗,多彩的體驗讓科技游園成了歡樂的海洋。共吸引全校近3000名師生參與體驗。
雷云詔在“環保試衣間”挑選了一條“尼龍裙”,奔走在各個展區體驗,毫無違和感。學生鄭毓煒愛好編程,剛剛結束編程體驗,又跑到科技展品體驗區。“飛鳥入籠”“聲駐波”等體驗項目琳瑯滿目,讓孩子們在操作中感知科技的深邃奧秘。
同學們熱情高漲,每個體驗區排著長長的隊伍。體驗挑戰成功,即可獲得“科技小達人”獎章,集齊相應數量印章即可兌換相應的獎品。同學們不僅玩得開心,并在游戲中了解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科學小知識。
本次科技節游園體驗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激發了他們對科技的興趣,營造了一個“愛科學、學科學”的校園科技氛圍。
■從學到用全科共綻放
在科技游園現場,“科技節創意作品展”備受學生矚目。“這些都是我們學生自己利用廢舊材料或者配套材料,動手制作完成。”科技老師魏琴介紹,小制作都蘊含大道理,讓學生們明白科學就在身邊,鼓勵每一名學生學習科學,用科學。
有的小制作關注生活,814班李鑫豪利用塑料瓶制作了一個家養雞自動投喂裝置;也有學生用廢舊紙盒、一次性紙杯制作了簡易版飲水機。雖然這些制作很簡陋,可能也有很多不完善。但是都是學生學習、思考、動手、反復研究修正的成果。“激發,保護孩子的興趣,是科技節的初衷。”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次嘗試對孩子的激勵或將不可忽視。
同時,今年的科技節涉及了多學科的科學知識,數學組的機器人魔方人機大戰;生物組,嘗試辨認植物的各個部位;歷史組,帶領大家體驗活字印刷;物理組體驗靜電吸附;地理組環游世界球……在學科知識的體驗中感知科學的魅力,孩子們樂此不疲。
副校長雷宗剛表示:“后續,還將對各學科教師進行培訓,提高老師綜合科學教學實踐能力。讓科學教育與課堂教學融合,營造學科學的良好氛圍,促進學校多學科高質量發展。”
記者 熊大平 通訊員 胡晉城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咸寧市第十四小學慶元旦 酷玩嘉年華
下一篇: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英語文化節落幕
男女之間是否存在著純正的朋友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跟王女士大學同學,開學沒多久就認識并相熟了,大...
有些感情是無須言語的,有些故事是須有原型的。在一個培訓班上,認識了一位兄長,我給他取了個綽號“高富帥”。率真,是“真...
“讀書分享活動營造了師生之間熱愛閱讀的氛圍,通過閱讀,同學們能激發出更多的智慧火花,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該校相關負責...
作為一所普通的民辦高中,我校錄取的學生中考成績普遍不高,大部分都在400以下,但我校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堂達標”的...
9月30日下午,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葛冰潔為七年級全體師生舉行了一場“為青春插上隱形的翅膀”的心理健...
嚴格規定:每位參加集會的同學進入會場時,由專人在門口負責測量體溫,參會同學在簽到本上簽字,由籌委員的同學分發參加會議的...
問卷收上來,教授一統計,發現: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A, 10%的同學選B, 80%的同學選C。愿你,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安度余...
每天早上天沒亮就起床,她第一個到教室陪著學生們早讀。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珊珊。
23年的迎來送往中,她默默堅守平凡崗位,用行動和愛心詮釋一個普通老師的敬業與奉獻。
在教《青春的情緒》這一課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體驗中探究,并牢固掌握新知,汪美麗創設了一個情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