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通訊員廖勝楠報道: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外鄉人此間返鄉掃墓、尋根問脈已成心頭縈縈牽念,今年清明恰逢疫情影響,歸鄉之行不暢,更添鄉愁情懷。清明時節,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開展線上鄉音話鄉愁活動,號召學生和家里人一起用鄉音話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家長周女士介紹,學校號召家長在家里教孩子用方言讀《鄉愁》,孩子不會說方言,“教她讀時她笑開了花,我自己就哭了,想起遠方矮矮墳墓里的父母。”
視頻中,401班的曹詩嵐一家用陽新方言聲情并茂的朗讀著《鄉愁》;204班的程宏道爸爸是浠水的,自己打印了一張腳本,程宏道媽媽用手機拍下了浠水方言版的《鄉愁》;302班的梅可堯、梅樂堯父母分別用通城、荊州方言,帶著孩子一起讀《鄉愁》;403班的曾宇龍在父親的教導下,用四川方言朗讀了《鄉愁》……
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譚璐介紹,一支折菊,予故人,一行淚水,憶往昔,一杯清酒,寄相思。清明的意義,是緬懷先人,撫今追昔,清明最大的意義,是珍重,也是珍惜。希望通過這樣的一次有意義的“思鄉”課,讓孩子們收獲語言的快樂,加強對傳統節日的認知。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咸寧市溫泉中學推門聽課氛圍濃
下一篇:
校園書香分外濃 ——來自通山一中的報道
隨后,孫校長帶領老師給該校學生贈送了禮物。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阮澤華、通訊員吳劍6月7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由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文聯、市社科聯聯合組...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向東:今年的十一國慶假日又適逢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正是闔家團圓的好時候,當日中午12:50, “...
《上元燈彩圖》是一幅珍貴的古代市肆風俗畫,由佚名畫師繪制,畫作描繪了明代年間南京地區元宵節時的街市景致,畫中各色燈籠營造...
長江日報6月1日訊?端午將至,長江日報記者從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運營方獲悉,即日起至6月10日, 《知音號》...
“七夕青蛙”和“七夕布谷鳥”是如何與“孤寡孤寡”和“不孤不孤”相聯系的呢?又是如何在互聯網走紅的呢?青蛙的叫聲“gugua”...
徐功頻(崇陽)鄉愁是桃符張貼,龍燈舞動,鑼鼓喧天,喜慶新年吉祥,大方的新娘拋灑喜糖和紅棗。鄉愁是禾苗抽穗,知了吟唱,幼...
袁俊(赤壁)去年年底,大雪過后的第三天,回鄉探親,在潘(家灣)燕(窩)汽渡等候渡船的時候,想起這個伴我成長記住鄉愁的...
■袁麗明(通山)與“泉”相關的名字,總是充滿泉特有的靈性與魅力。還沒去過下泉,便聽過下泉的鄉音,老人、孩子,男人、女人...
■周緒成(咸安)我是在家鄉山村長大奔古稀的人,對鄉村漸行漸遠的鄉土文化有著很深的印象,童年里那美好的往事就像一只風箏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