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風雨與春秋,無私奉獻,孜孜不倦。從初登講臺到迅速成長為熟練教師,從任課老師到班主任,歲月改變了張艷新年輕的容顏,沉淀了其教書育人的價值,崗位的變化讓她有了更多的歷練機會,也讓她感到肩上的責任更加重大。
教學相長促提升
1996年,大學剛畢業的張艷新來到崇陽縣肖嶺鄉一所鄉村初中任教。踏上講臺的第一天,看著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她發現教師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責任。
隨著時代發展,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張艷新積極利用各類資源,將繁雜的知識通過教學演示、互動、講解,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難點,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是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源頭活水,只有具備了豐厚的積淀,才能催動成長的步伐。無論是專業學識還是教學實踐,都必須不斷充實與更新,在日常生活中,張艷新堅持把學習放在首位,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不論工作多忙,每周張艷新都會抽出一定的課余時間讀書學習,每年訂購一些自己所任教學科的月刊或期刊,充實專業知識,提升理論水平。
有教學必反思。張艷新說,作為一名青年教師要學會常反思。每一堂課后,她都會給自己打幾個問號:這堂課亮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學生到底聽懂掌握沒有?今后怎么改進?“這樣的反思也為我們今后的經驗總結、撰寫課題案例提供了鮮活素材。”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張艷新始終以“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己任,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除了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張艷新還十分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始終把學生的“學”放在教學的核心位置上。
例如,在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實施上,張艷新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追求“差異化發展”。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她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求知欲望。而在課堂上,張艷新會引導學生參與問題分析,引導和訓練學生學習,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真情相待傳愛心
從教近三十年,張艷新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個孩子都要平等對待,每一朵花兒都值得用心澆灌,只要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用涓涓愛心辛勤呵護,總會結出艷麗的花朵。
張艷新當班主任時,班里有個孩子叫小衛(化名),孩子的情況比較特殊,幾歲時母親病逝,父親常年在外為生活奔波。
一個孩子這么不容易,還在努力樂觀生活,張艷新不由得對孩子產生了一種憐憫之心和敬佩之情,她開始留心觀察孩子的舉動,也經常找他聊天,想在孩子身上找到教育的突破口。
但小衛跟老師似乎總是有很遠的距離,不愿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談話也十分拘束。
通過家訪,張艷新終于找到了突破口。過兩天就是小衛的生日,張艷新提前準備好了蛋糕、糖果。
到生日那一天早自習,張艷新提前把蛋糕、糖果放到講桌上,然后讓同學們一起給小衛過生日。小衛先是感到驚奇,隨后流淚了。
這次活動之后,小衛同老師還有其他同學的距離慢慢近了,有些話愿意同老師說了,心門也慢慢打開。
漸漸,小衛的學習情況明顯好轉,早自習讀書聲音比誰都大,上課手也舉高了。令張艷新高興的不只是成績,而是一個孩子從內到外的轉變,展現出了潛在的力量,變得堅強、勇敢、自信和快樂。
讓張艷新難忘的是,在她生日的時候,小衛居然用自己節約下來的生活費為老師買來一本書,還讓奶奶做了幾個好吃的面包帶來。“孩子,老師不需要禮物,只要你越來越進步,我就很高興了。”張艷新被感動得流淚,又為孩子的轉變感到開心。
“其實教育的方法可以千變萬化,但堅信孩子行的信念永遠不能改變。”張艷新深知,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會賞識學生的老師最幸福,被老師欣賞的學生最快樂。讓孩子在“我能行”中覺醒、成長。需要師者對學生永遠說:孩子,你能行!
無悔奉獻育桃李
“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有責任感,教育不僅是職業,更是一項事業”。這是張艷新堅持的教育理念。
教學工作事項繁雜,因為工作性質,張艷新經常“5+2”、白加黑、連軸轉,還要兼顧家庭,她無怨無悔地扛起了重擔。經常是寒暑假期未過,張艷新又毅然返回教學崗位。同事們笑著調侃:“都說放假好,你卻爭著上班。”
“多盯著學生一點,他們就進步一點。”張艷新終是放不下對學生的責任和牽掛。一個水杯、一個小話筒,她在學生面前每一節課都元氣滿滿。長期的伏案工作,導致肩膀腰椎時有酸痛,她都習以為常。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打磨一塊璞玉需要足夠的毅力和耐心。擔子在肩、責任在心。每一個夜晚,忙完一天的工作,張艷新就開始了第二天的課堂設計,從課前預習到課后復習,每一個環節都精心準備;每當某個學生產生學習懈怠情緒時,她總是及時分析總結,找出癥結,將原因記下,及時向家長反饋,共同幫助學生整改提升。
滿滿的教學日志,記下了張艷新一路踐行師道的熱忱與堅持,也記下了無數個感動的瞬間。她所帶的班級,每次考試,總體成績總是遙遙領先,進步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歲月更迭,張艷新始終以清晨的第一縷微光照亮教室,用深夜的星光編織家校心橋。那些撥通的叫早電話、定制的成長方案、記錄的閃光瞬間,都在訴說著一個教育者的初心。她是瑣碎日常里的詩意耕耘者,更是教育麥田的幸福守望者。
“看到學生愿意努力,我就很有成就感,覺得比什么都開心!”張艷新希望自己這塊鋪路石,承載學生通向遠方的夢想。她愿做學生腳下的泥土,讓每個學生都能植根大地、仰望星空!
記者 陳希子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化雨育桃李 深耕綻芳華 ——記赤壁市第一中學教師謝冬娥
下一篇:
粉筆染霜華 匠心育桃李 —— 記嘉魚縣實驗小學教師陳紅莉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2月25日,市委書記周鋒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調研...
教育教學實踐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最好路徑。學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學中疑難問題開展集體教研活動,要求教師將本人在教學中遇到的...
”近日,家長方女士咨詢,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呢?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在日常...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在日常行為中為孩子樹立遵守規則的好榜樣。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復盤讓我的每個“今天”都有清晰的軌跡,是我為自己寫就的人生檔案,所以寫復盤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昨天還是好朋友,今天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同學之間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該怎么應對?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嘉。
戰爭場景大氣磅礴,極具觀賞性,人情人性描摹生動真摯,體現了抵抗侵略與戰爭反思相統一的價值觀。主題立意:飽含英雄主義與戰...
通過這些策略,成長型家長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應對挑戰,并在家庭中營造積極、支持的氛圍。
汪洋,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中學政治教研員,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咸寧市人民政府第四屆、第五屆督學,人民教...
(作者:郭彧,湖北科技學院人文與傳媒學院院長、湖北省向陽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