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到學校來采訪孫家萬老師,他不僅跟學校搞來60多萬元的教學設備,而且還榮獲多項榮譽……”日前,嘉魚縣官橋鎮舒橋中學教師雷家順如是對筆者說。
今年46歲的孫家萬,去年8月調入官橋鎮舒橋中學,在得知學校曾經屬于省插花貧困學校,教材裝備不夠先進和完善的情況后,動用人脈關系,不到一年時間,就聯絡募捐到價值60多萬元的教材設備與防疫物資,與此同時,他還從每月4000多元的工資中,抽出千余元投入教育公益助學活動。
“我是農民的兒子,深知貧困鄉村孩子的艱辛,盡管家境不寬裕,但盡我所能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公益之路雖艱辛,但我仍迎難前行。”采訪時,孫家萬是這樣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
1996年畢業的孫家萬,分配到嘉魚縣渡普鎮東湖小學當教師。在崗位上,他一方面鉆研教學本領,提升專業水平,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較短時間的苦學勤鉆,獲得可喜業績。不僅被授予嘉魚縣名師,嘉魚縣十大杰出青年,咸寧市骨干教師稱號,而且還捧回“全國優秀語文教研能手”和“中國最美教師”證書;一方面針對農村留守兒童較多情況,他用心用情教書育人,傳授知識,給予關愛,這一段的經歷為他日后萌發從事教育公益事業的念頭。
2009年暑期,孫家萬受恩師之邀,來到四川省雅安市一所山區學校參加關愛鄉村兒童公益活動,看到當地兒童艱苦就讀條件后,他毅然決定加入中國民間公益助學組織——擔當者行動,致力于貧困地區的教育公益事業,幫助大山的孩子走出去。于是他這樣一做就是13年,總行程15萬公里,足跡遍布全國31個省市,他個人先后捐資10多萬元。并與擔當者行動組織一起,通過發動社會募捐等方式,為全國鄉村學校建立4萬多個圖書角,以及12個少兒閱讀活動中心,惠及260萬鄉村孩子。此外,他還為貧困鄉村募集價值9000多萬元的學習物資,使10多所鄉村學校得以修建,讓3000多名學生重返校園,106人考取大學。
孫家萬投身教育公益事業,離不開妻子張淑蓮的大力支持,當孫家萬外出奔波時,妻子張淑蓮就獨自承擔照顧雙方老人及一雙女兒;懂事的大女兒,在父母親的潛移默化下,也充滿了愛心,從讀小學到大學,不僅先后委托父親代捐圖書1000多冊,還時常把省吃儉用的錢為災區獻愛心。
孫家萬一家人的樂施行善、助人為樂敬業奉獻之舉,得到有關部門的關注和肯定,5月15日和19日,他被全國婦聯組織表彰授予“全國最美家庭”和咸寧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命名授予“咸寧好人”稱號。此前,孫家萬還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家庭和咸寧市最美家庭等稱號。
“孫老師不僅樂施行善、敬業奉獻,而且為人低調、克己待人、團結同事,你看看這鍋內的餃子和那鍋桂花魚,還有那兩盤菜都是孫老師從家中弄好帶來給同事們吃的。”臨別時,該校教師雷冢順說道。
通訊員 呂新林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教地理 要讓孩子看到更遠方
下一篇: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老師方瑤 甘灑汗水育桃李
該校校長徐卓表示,后續將結合少年兒童的學習成長需求,設計組織開展種類多樣、形式新穎的實踐活動,讓“鄉村少年宮”成為高...
咸寧市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黃建軍介紹,該校學校黨員骨干教師的引領和幅射作用,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教學交流,為鄉村學校提供...
咸寧網訊(通訊員闞偉饒長根)11月5日,咸安區組織調研,走進偏遠小規模學校調研指導教育教學、疫情防控、學校安全、校園建設...
6月3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上,我市通報了2019年度人才工作創新項目評選結果,市教育局申報的項目——名師工...
近日,從省文明辦傳來喜訊,在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項目征集活動中,汀泗橋鎮小《戲曲進校園》案例榮獲省級一等獎(全省僅有...
梅田小學是村級完全小學,下設六個教學點,全校有17個班級, 670余名學生, 5年前該校房屋破舊,教學設備差,學生擁擠,嚴重...
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全國婦聯表彰第十三屆全國五好家庭、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揭曉全國最美家庭。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崇陽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走進肖嶺中學,開展流動少年宮鄉村技藝行活動,為鄉村孩子帶去快樂的同時...
崇陽縣集團化辦學既成功化解了城區大班額,又帶動一大批農村薄弱學校快速發展,推動2000多名學生向農村回流,支持了“鄉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