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袁慎彬深入信息化創新班聽評課
袁慎彬,華中師范大學法學學士、教育管理碩士,中學高級教師,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特聘教授。歷任鄂南高中團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兼任市溫泉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主任(局長)、黨組書記,市政府副秘書長。2018年8月任市教育局黨組成員、鄂南高中校長、黨委書記。市第五次黨代會代表,市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立法顧問,市政府第三屆、第四屆咨詢委員,市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省中小學校長協會常務理事,省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光明日報》教育家雜志社評刊員。先后被評為“咸寧市首屆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優秀政治教師”“湖北省模范團干部”“咸寧市學習型領導干部”。
湖北省鄂南高級中學(簡稱鄂南高中),成立于1984年,是咸寧市政府舉辦的全市唯一的一所省級重點高中和省級示范高中。建校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2020年霸屏的華為“天才少年”張霽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其中萬余名學生考入各類重點大學,1000余名學子留學海外,197名畢業生考入清華、北大深造。
記者:您在2018年8月底上任不久,提出鄂南高中優秀學子的標準——“堅持運動、求知若渴、超越個體、學會審美”,這是基于什么樣的教育理念提出來的?
袁慎彬:市委市政府在新時代對鄂南高中的發展定位與工作要求——“鄂南高中要擦亮品牌,集中全市最優秀的教師和學子,建成全市普通高中中辦學條件最優、師生素質最優、教育教學管理和質量最優的高中,更好服務咸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綠色崛起,提升咸寧在全省的競爭軟實力和基礎教育領域的位次”。基于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鄂南高中的期待,我校順應教育教學改革潮流,按照素質教育要求,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廣大學生健康發展、全面發展、適性發展、特色發展、生動活潑發展,使之成為更好的自己。積極探索“綠色教育、綠色分數”發展之路,不唯分數論英雄,不揠苗助長、不疲勞戰術,不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片面發展為代價,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我非常認同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唐江澎校長提出的教育要“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
同時,鄂南高中還承擔著為全市優秀學子提供優質的普通高中教育,代表我市在全省基礎教育領域爭先進位的重大職責,特別是在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方面責任更大,以不辜負市委市政府和各方的重托與期待,這是我校必須堅守的初心和應該牢記的使命,也是我校一切工作的邏輯起點和目標追求。
記者:據學生、家長和社會上的反映,近年來鄂南高中在教育教學及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下深水、動真格,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您能具體說一說嗎?
袁慎彬:面對新高考改革等方面的形勢與要求,我校圍繞“12345”工作思路即“一個愿景、兩個抓手、三支隊伍、四個方略、五育融合”,科學構建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新格局。
近年來,學校提出了“建荊楚一流名校,辦學子向往的優質特色高中”的發展愿景,突出奮力改善辦學條件、全力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兩大抓手,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管理干部隊伍、教科研隊伍、教師隊伍三支隊伍,實行“依法治校、學術治校、民主治校、科學治校”的治校方略,堅持“以德樹人、以智啟人、以體育人、以美化人、以勞塑人”的五育融合模式,踐行新時代素質教育,積極探索“綠色教育”模式。
記者:圍繞“12345”工作思路,學校是如何具體落實的?
袁慎彬: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我校辦學條件得到了大的改善,完成了教育信息化建設,建成了省內一流的數字化實驗室和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校園監控系統及安全設施全覆蓋,適應新高考改革教育教學需求的綜合樓及功能教室可望在今年九月一日前投入使用,校園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文化建設有序推進,學生公寓、食堂、運動場及體育設施煥然一新。通過建立健全學校制度,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優化學校內部治理結構,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黨委政治核心、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家長委員會,依法辦學,民主治校,加快學校從“管理”向“治理”轉變,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通過全員競崗、崗位練兵、專業培訓,聚焦“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五愛”(愛生活、愛學習、愛教育、愛學生、愛學校)“五型”(學習型、實踐型、創新型、專家型、智慧型)要求,奮力建好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管理干部隊伍、教科研隊伍和教師隊伍。
記者:在您提出的四個治校方略中有一個是“學術治校”,“學術治校”如何理解?又該怎樣推行?
袁慎彬:作為一所高中,提出“學術治校”的確實不多,但我認為很有必要。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做學問的地方。具體而言,“學術治校”是指在學校治理中除了充分發揮黨組織和行政管理的應有功能外,還要倡導學術力量、學術組織、學術活動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素質提高、學校科學治理等領域和工作中的獨特功能與作用。其關鍵是通過成立由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和教科研能力強、成果優的教師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的學術權威性和獨立性,弘揚學術民主, 鼓勵學術創新,依托學術委員會在教師的專業發展、職稱評定、崗位競聘、榮譽授予、收入分配、綜合評價和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等方面發揮專業的、科學的作用,使之成為學校重大決策的評議方、教師發展的審定者、校本研究的孵化器、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切實提升教師專業化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水平,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目前,我校有任課教師242人,其中在職特級教師4人,正高職教師4人,高級教師114人,碩士研究生學歷93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人,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市級名師工作室2個,校級班主任及名師工作室12個。
記者:據媒體報道,去年底,鄂南高中在省中運會上取得了優異成績,不知學校在“德智體美勞”這五育中是如何促進融合的?
袁慎彬:我們通過“五個堅持”來推動“五育并舉”和“五育融合”。一是堅持以德樹人,將德育融入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大力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好生涯規劃、研學實踐等校本德育實踐活動。成立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完善學校、家庭協同育人格局。多名學子榮獲 “全國五四紅旗團員”、湖北省“新時代好少年”等榮譽稱號。
二是堅持以智啟人,一方面積極探索“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開設了69門校本特色課程,并在課程后續開發、資源拓展、選課走班管理、課程實施和評價方面精益求精,切實提高課程實施實效,提升育人質量。另一方面堅持“基礎+特長,讓潛質成為優質,讓特長成為特色”的思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推動教育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成立尖子生培養和高校招生工作、外國語教學與國內外名校升學途徑、生涯規劃教育等研究小組,分層分類、私人訂制學生培養方案,培養學生高效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促進學生成人成才,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切合時代需求的強國人才。近年來教育教學質量和高考成績穩步提升,在2020年,5名綜合成績拔尖的學子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錄取人數位列全省各高中第16名),近300名綜合素質優秀的學子被雙一流高校錄取,600余名優秀學子被一本重點院校錄取;學科競賽領跑咸寧,多名學子獲得學科競賽省一等獎、二等獎,在我市獲獎人數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二。
三是堅持以體育人,落實“健康第一”工作要求,倡導體育為第一學科,在重視體育教學的基礎上開展“大課間陽光跑操”,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體育競賽和運動會,增進學生體質健康,定期發布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提升,充分發揮體育輔德、啟智益美等綜合教育功能。圍繞“教會、勤練、常賽”,推進以體育人工作邁上新臺階。我校先后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項目學校、湖北省首批體育特色項目學校、咸寧市體育特色項目學校等。
四是堅持以美化人,以美育怡情、溫潤和諧為目標構建美育課程體系。發揮學校文化浸潤的作用,進行班名、班訓、班徽的設計與宣傳。組織中國地圖拼圖比賽、語文書寫比賽、英語配音比賽、語文課本劇、歷史辯論會、新年元旦晚會等品牌活動,融入中華詩詞、經典話劇、經典歌舞、優秀傳統戲曲等美育教育內容。不斷完善學校文化體系,通過布置師生書畫作品、攝影作品,設置校訓石、文化石等,讓學校富有書院底蘊,讓學校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成為陶冶學生情操、沐浴學生心靈的生動素材,努力培養純潔溫潤、情趣高雅的陽光學子。
五是堅持以勞塑人,開設勞動技術必修課,開展校內大掃除,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志愿服務“萬人潔城”、校園植樹、垃圾分類等活動,教育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分層分類有序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堅持開展“學工學農”,培養學生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強化勞動觀念,弘揚勞動精神;建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充分發揮實踐基地的育人作用,使勞動教育常態化有效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記者:新時代,鄂南高中將如何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
袁慎彬:新時代,鄂南高中將切實承擔起作為市政府舉辦的我市唯一一所省級重點高中、省級示范高中的重大政治職責和工作職責,堅定高遠的目標定位,認真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的“綠色教育”理念,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圣使命,奮力改善辦學條件,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生活及工作環境;加強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和文化建設,積極探索現代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綠色教育”方式方法,深化課程和課堂改革,促進教育教學及管理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努力探索聯合高校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體化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新路徑,既“育分”更“育人”,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真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我們咸寧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為咸寧的高質量發展做出鄂高貢獻。
鏈接:
鄂南高中先后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地理教學先進集體”“全國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學校營養工作先進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 “湖北省文明單位” “湖北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五四紅旗團委” “湖北省安全文明先進單位”“湖北省園林式學校”“湖北省校園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體育先進單位”“湖北省規范化考點”“湖北省綠化合格學校”“湖北省城市園林式單位”“咸寧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咸寧市最佳文明單位”“咸寧市思想政治工作十面紅旗”“咸寧市教學先進單位”“咸寧市平安校園”。先后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授予“優質生源基地”,被北京大學授予“博雅人才共育基地”,被武漢大學授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湯標名師工作室: 觸及學生心靈推行開放式地理教學
下一篇:
深度融合 讓思政之鹽融入課程大餐
咸寧網訊?通訊員鐘合報道:日前,湖北省博物館協會開展了2021年湖北省文博系統優秀研學路線及課程推介活動,咸寧市博物館在此...
專訪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赫煥麗潛心教學教研,做教育工匠踐行者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恩和2020年,由湖北省婦...
享受省政府專項津貼的專家、兼任教育部首屆高職高專農林牧漁類專業教指委委員、全國生物技術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藥品生物技術...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劉歡、余娜報道:4月15日,在市圖書館5樓報告廳,我市召開群眾文化和非遺工作會議。打磨舞臺藝術、...
線上線下統籌開展傾心惠民精準服務多彩“文化套餐”伴荊楚百姓過大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農新瑜實習生彭潔茹跌宕起伏的劇情,濃...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二百八十八號)《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集中修改部分省本級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2021年財政支出政策(節選)制圖/劉陽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陳倩通訊員向雪峰昨日,湖北省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預算草案...
長江網1月24日訊1月24日,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洪山禮堂開幕,省人大代表步入會場。(記者苗劍 攝影報道)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馨、張輝)湖北即將進入2021年省兩會時間,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1月22日下午,湖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
咸寧網訊?通訊員李偲報道:近日,由長江教育研究院聯合《新班主任》編輯部、《湖北教育》編輯部、愛立方培訓學校共同主辦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