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小萍
嘉賓名片
省人大代表、陽新縣縣長 明進華
列席會議的紅安縣縣長 劉堂軍
省人大代表、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垸村第一書記 徐志新
1月23日,湖北日報全媒體訪談間,省人大代表明進華(左二)、列席會議的紅安縣縣長劉堂軍(左三)、省人大代表徐志新(右一)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訪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奪取了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性成就。5.8萬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荊楚兒女徹底告別絕對貧困。”
《政府工作報告》如此總結我省脫貧攻堅成績。
成績如何取得?百姓怎樣受惠?成果如何鞏固拓展?1月23日,明進華、劉堂軍、徐志新三位代表走進駐地湖北日報全媒體訪談間,講述老區脫貧故事,分享心得體會。
“他站起來富起來,還帶領大家致富”
殘疾小伙當上了“邦富”廠長
秀美陽新,紅色土地。
2014年以來,陽新縣累計投入37.5億元用于脫貧攻堅,11.4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成功摘掉戴了30年的國家貧困縣帽子。
脫貧成績的背后,涌現出許多感人故事。令明進華印象最深的,是浮屠鎮張畈村80后小伙張炳煒。
“他15歲因病癱瘓,不能下床,沒錢治療,曾經極度悲觀,私自讓人把戶口都注銷了。一臥就是21年。”明進華說,在包保干部三番五次上門后,張炳煒逐漸樹立了對生活的信心,主動配合醫院治療,成功站了起來。
站起來后,在包保干部的一再鼓勵幫助下,張炳煒當上了拖把廠的廠長,并給工廠取了新名字——邦富清潔用品廠。
目前廠里招聘了20多位脫貧戶就業,其中有10位殘疾人,已接到黃石4所高校和相關單位、企業5萬多個拖把的訂單,一年能賺10萬多元。
張炳煒還享受了主動上門辦理證照、貼息貸款等政策。如今,住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50平方米的敞亮房屋里,張炳煒把戶口又重新登上了。
面對未來,他信心十足,“我站起來了!我富起來了!我要做大做強邦富清潔用品廠,幫助其他脫貧戶也富起來!”
“對貧困戶而言,信心比金子還珍貴。”明進華說,張炳煒的人生經歷充分說明,政策兜底解決貧困戶后顧之憂是一個方面,但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創造條件,建立“造血功能”,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子更為重要。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
貧困戶養鵪鶉成了“脫貧明星”
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紅安紅土地,紅苕紅天下。
2018年8月,紅安成為全省第一批脫貧摘帽縣。2020年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最近一次黨政扶貧考核全省排名第六,黃岡市排名第一。
講述老區人民的脫貧故事,劉堂軍的關鍵詞是“奮斗”。
45歲的王暉紅,是七里坪鎮大山里的村民。2009年,因治病欠下債務,他一度想輕生。
2015年,王暉紅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搬遷,他搬進安置點新家,教育扶貧讓孩子上學不發愁,健康扶貧讓他治病不背債。但是,光靠扶貧政策過日子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在駐村干部的幫助下,王暉紅養豬、養羊、養雞、養蜂,規模越來越大。
2016年起,他自學養鵪鶉,栽了無數次跟頭后,成為遠近聞名的養鵪鶉專家。他走進直播間,鵪鶉蛋、土雞蛋產品迅速“走紅”,產品供不應求。當年,全家養殖收入超過10萬元。
2020年4月,疫情一解封,他就賣了5頭肥豬,純收入2萬多元,大災之年迎來了開門紅。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掏出2000元為村里購買防疫物資。
“起早摸黑,人確實很辛苦,但是,你會有一種成就感、幸福感,你會吃得很香、睡得很甜。”多次上門后,王暉紅掏心窩的一番話,讓劉堂軍感慨不已。
“從生活絕望,到身體越來越好,渾身是勁,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劉堂軍說,王暉紅的故事充分說明,扶貧要扶志,脫貧靠產業,幸福靠奮斗。
“厭人垸”變成“燕兒谷”
小村莊引來清華北大畢業生
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
提到家鄉,徐志新豪情滿滿。
板栗、甜柿、天麻、茯苓……在訪談間,他將羅田的脫貧產品,一一向網友推介。
2011年,在北京當律師的他,帶著半生積蓄,回到家鄉燕窩垸村,擔任第一書記,探索村企聯建,實施產業扶貧,建設美麗鄉村。
經過近10年的奮斗,曾經的“厭人垸”,變成承載夢想的“燕兒谷”。村里變美、農民變富,徐志新一頭黑發也變白了。
奮斗路上,也有苦悶的時候,但他一想到在患胃癌的村民張建初家中聽到的一段對話,又動力十足。
“小朋友,你感覺家里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原來一年只能見到一次爸爸媽媽,現在每天都可以見到爸爸媽媽。”
“9歲小姑娘的回答,打動了在場所有人。”徐志新說,近10年村里有300多個村民選擇“燕兒歸巢”,在家門口就業,包括張建初和他的妻子。燕兒谷團隊本科以上學歷18人,碩士以上5人,包括北大、清華、武大等名校畢業生。
山是那山,水是那水,回鄉能人助力脫貧攻堅,使山鄉舊貌換新顏。徐志新說,燕窩垸村的實踐證明,人才是第一資源,是鄉村振興的第一法寶。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武漢市澤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呂瑩——讓家事調解更有溫度
《遍地英雄下夕煙——致敬脫貧攻堅的人們》劇照胡堯視頻截圖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凝聚扶貧力量,宣傳基層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
咸寧網訊?通訊員熊琦報道:近日,脫貧攻堅造就美麗咸寧暨第三屆咸寧故事大賽百姓宣講活動半決賽在嘉魚金色年華養生谷開講。...
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現行標準下,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絕對貧困將全面消除。三是...
10月9日清晨的赤壁余家橋鄉洞口村,放眼望去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枝頭,清風拂過,稻香迎面撲來,一臺臺收割機在稻浪...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題:告別絕對貧困創造偉大奇跡——“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歷程回眸新華社記者侯雪靜這是人類減貧奇跡—...
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的《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方案》,產生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建議名單,其中包...
這些地方曾經是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戰略的引領下,經過不懈地努力和奮斗,如今,產業興旺,生態改善,村里通了柏油路,接入...
新華社甘肅積石山\青海循化9月13日電?題:甘青交界處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脫貧故事新華社記者甘肅和青海交界處,有一系...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全國52個掛牌督戰貧困縣脫貧攻堅紀實開欄的話: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目前尚未摘帽的52個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