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健康碼”成了出行“神器”
掃一掃便知身份信息和健康狀況
大幅提高了核驗工作的效率和精準度
但在普及應用中
也遭遇了一些“堵點”
“一城一碼”“各管一段”等現象
給跨區域流動的人們帶來新的困擾
為“健康碼”清障提速
要堅持全國“一盤棋”
開展跨省、跨區域互聯、互通、互認
同時想得長遠一些
在后疫情時期
讓“健康碼”換個姿態活下去
新華社:健康證明,不能“一碼歸一碼”,不能僵化處置,不能人為增加不必要的“關卡”與限制。應當看到,各地當前對于風險等級評估,基本上都是依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的風險劃定標準,有著標準的一致性;“健康碼”的發放、健康證明的出具,也多有著相同或相近的標準。實現健康證明的互聯、互通、互認,有著客觀的可行性、必要性與重要性。
人民日報:利用信息化手段精準防控疫情蔓延,考驗著城市數字化管理能力。其中,既有成果顯著的應用經驗,也有值得記取的不足。比如媒體報道的“10份證明文件抵不過1個健康碼”的個體遭遇,暴露出認碼不認證的“一刀切”思維,以及數據同步延遲背后的系統銜接問題。又如,健康碼投入使用,但一城一碼,也給城市之間人員流動帶來互通互認的難題。在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地區間產生大量人員流動的情況下,解決好這些問題,需要在政策動態調整中統籌考量。
光明日報客戶端:在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已經發生較大轉變的情況下,相對于群眾日益迫切的互認需求,“健康碼”表現出很大的不適應,需要更好突破創新,適應人員流動需求、盡快實現全國互認。要強化全國整體統籌,至少可以先實現低風險地區之間或相同響應級別下的互認;要完善制度建設,注重隱私保護,對于抗疫過程中各類“健康碼”所搜集、產生的眾多個人數據要在“疫后”進行妥善處置,防止發生不當泄漏,損害群眾切身利益;要重視沒有“觸網”特定人群,設計并實施好面向特定人群的“健康碼”替代方案。
北京日報:有碼不認、有碼難行,給為“提速”而生的“健康碼”帶來了很多無謂損耗。當務之急,除了在技術上做文章,相關部門更要從制度上疏通堵點。具體到現實場景中,則更需要講究方法、體現溫度。目前,疫情外部輸入風險增大,各地口岸管理的嚴格程度不一,有些非重點地區的無癥狀感染者很可能成為“漏網之魚”。這個意義上看,是否統一全國各地的入境管理政策等,確保“健康碼”名副其實,為互通互認打下扎實基礎,也應成為相關部門思考的重點。
北京青年報:“健康碼”主要是應疫情防控而產生的,推進“一碼通行”也主要解決的是當下問題。但隨著形勢的進一步好轉,在后疫情時期,“健康碼”該何去何從?“健康碼”既要“跨區”也要“跨界”,“漫游”也要“長游”。所謂“跨區”,就是跨越區域,實現充分的全國“漫游”;所謂“跨界”,就是跨越界別,推動轉型,實施升級,使其換個姿態長久地活下去,為社會治理創新和智慧城市建設作出貢獻。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環鄂離省通道全面暢通 多地與湖北省互認健康碼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鄭璐 實習生劉玉 通訊員汪陽)“雖然啟動會只有短短兩個小時,但我們從中收獲了有益于一生的健康知識,對...
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控指揮部發布通知,明確對持有健康綠碼人員(包括廣西健康碼和湖北健康碼)的湖北省赴桂人員,亮碼即...
3月24日,是恩施小伙何光從湖北回到杭州的第3天。他說,時隔兩個月重返工作地,他聽到的最溫暖的話是:“我們認可湖北健康碼...
根據國家低風險地區之間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采取隔離措施要求。3月24日,在上海工作的湖...
核心提要:大健康產業被譽為21世紀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產業”和“朝陽產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科技含量高、市場需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