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筑牢社區這道防線,需要不斷提升應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社區防控的主動意識和責任意識。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展開,下沉人員將陸續回到原有崗位。建立一支常態化的社區防控隊伍,讓防控力量始終保持充沛,讓來之不易的局面得以持續鞏固,顯得重要而迫切。
武漢戰“疫”初期,志愿者招募發出3天,報名人數就超過5萬人。此外,一大批黨員干部就近下沉街道、社區,給居民當“勤務員”。他們不懼風險、奮戰在前,為社區防控和居民生活保障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大量人員下沉社區、服務社區,是非常時期、非常之舉,隨著社會生活逐漸重啟,這樣的應急之舉難以長久延續,社區防控工作需要走向常態化、長效化。
社區仍然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防線,關鍵是要抓好新形勢下防控常態化工作。武漢“解封”不等于解防,小區封閉管理依然。在社區防控上,要保持對疫情的警惕性不降低、防控要求不降低。在大量下沉人員逐步撤離,回到自己原有的工作崗位上之后,要解決基層社區人手不足、力量不夠的問題,需要我們重新思考配置基層防控力量的方式方法,摸索一套現實可行、能管長遠的社區防控工作機制,從應急式的人員組織,轉變成常規化的防控投入,讓基層治理的力量充分體現在常態化的社區防控之中。
常態化的社區防控力量如何,是對基層治理能力的一次檢驗。在前一階段的社區防控中,我們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也有很多全新的探索。將這些經驗沉淀下來,運用于現在的社區防疫工作中,就能接續這股同心抗疫的寶貴力量,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將社區防控進行下去。下沉人員和志愿者們有離開的時候,但是基層黨組織始終在一線堅守,持續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作用。讓轄區黨員的身份亮起來,讓服務群眾的心始終保持熱度,就能讓社區居民感受到溫暖和信心。
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需要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一位70多歲奶奶不僅自己當志愿者,還發動兒子、媳婦當志愿者;一位大學生,網課學習之余,主動承擔小區樓棟消殺工作;一位全職媽媽,義務幫助小區團購商品、發放物品……幾個月來,很多微小但堅韌的力量活躍在社區防控工作中,成為維護城市正常運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顆顆螺絲釘。這是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機。進一步筑牢社區這道防線,需要不斷提升應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社區防控的主動意識和責任意識,組織好、運用好戰“疫”中的群眾力量,構筑起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艾丹)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北日報: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文章
江靜為離休干部送愛心菜“謝謝你,這幅畫,我要永久珍藏?!?月8日,中南建筑設計院社區內,社區書記江靜看著手機里的一幅畫...
社區,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當時的情況是,社區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確診,一名居委會副主任、一名黨委委員為疑似病例,兩名居...
他們,挺身而出守防線新華社記者疫情,來勢洶洶。湖北全省58萬余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村),北京市7.4萬余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
他們,堅守一線戰風雨新華社記者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在湖北武漢,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全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區,社...
因此,一個多月來,社區民警仇毅一直未停下來過……一大早,武漢市古樓社區封控點就忙開了,居民有序排隊,社區工作者依次分...
2020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社區成為疫情聯防聯控第一道防線。在重大疫情面前,黨組織一聲令下,不僅在職黨員立即響應...
咸寧網訊通訊員文波: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包保社區困難群眾的身體健康也牽動人心,為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
2020-03-13 08:233月10日下午,武漢市江岸區二七街上滑社區上滑坡小區的唯一通行卡口,中國聯通武漢公司下沉黨員鐘曉明(左)...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饒敏周萱特約記者胡劍芳溫泉辦事處十六潭社區曾名噪一時——作為咸安區管轄范圍最大、最分散的社區,確診...
會議讓他對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對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也深感敬佩,同時他也在內心暗暗鼓勁:一定要協同社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