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赤壁,未聞驚濤拍岸,但見生機盎然。
在赤壁高新區萬津實業建筑工地上,700余名施工人員熱火朝天兩班倒,力爭7月如期交付。
蒲紡工業園區澤瀚實業生產車間里,工人在加班加點完成企業客戶紛至沓來的訂單需求。
省重點項目開工4個、咸寧市重點項目開工19個、統計庫在建項目100個、一季度新開工項目15個,全市規上工業企業222家,已全部復工。省“三庫”中建設庫億元項目41個,全部開工建設……
一度按下“暫停鍵”的赤壁,元氣滿滿再出發。
抓重點,服務甘當“店小二”
3月11日,湖北省內企業有序復工首日,赤壁高新區產業園內,沉寂許久的萬津實業工地上,機器轟鳴聲響起。
赤壁高新區負責人介紹,萬津實業總投資35億元,預計年產值約25億元,帶動2500人就業。
“目前我們到崗員工777人,能全面滿足施工需要”,4月9日,在施工現場,中建三局項目經理魯愛國告訴記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工地從1月21日起放假停工,目前在保質保量的同時加快施工進度,初步預計7月初交付投產。
員工核酸檢測?集中安排。建筑原料緊缺?打通生產全鏈條,加快關聯企業審核復工。防疫物資不夠?口罩、酒精……各種物資立即協調到位。魯愛國說,就連工地食堂采購蔬菜,都有政府工作人員對接處理,“確實感受到了政府部門‘店小二’式的全方位服務。”
蒲紡工業園區湖北澤瀚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佩戴口罩的多名員工在生產線上趕制汽車零部件等產品。“所有員工進入廠區都要測溫、消毒,公司還配備了各類防護物資,確保員工健康安全”,公司副總胡六一說。
面對庫存原料緊缺、原有采購渠道受影響,赤壁高新區專班對接、專題研究,為澤瀚實業打通了采購渠道,確保生產線正常運轉。胡六一說,目前企業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訂單形勢較好,有望“把損失奪回來”。
正是有了這樣的信心,剛開工投建的澤瀚實業赤壁高新區廠區建筑工地也是一片繁忙。胡六一告訴記者,一期投資1億元建設7棟廠房和研發中心,在汽車塑膠件、精密卡口件等領域進一步做強優勢。
赤壁市科信局局長王佳興說,全市復工復產企業水、電、氣全部落實到位,企業進出渠道基本打通,用電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5%以上,日用電量超過1000千瓦時的企業有106家。
破難點,給企業吃“定心丸”
復工復產,面臨的實際問題一連串。
問題一,員工怎么到崗?
以維達力為例。作為赤壁市重點企業,維達力復工復產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員工居住地較為分散,返崗面臨出行問題。
赤壁市安排公交集團組建維達力企業服務專線車隊,配備5臺車用于職工上下班擺渡,又抽調10臺車專門接送分散偏遠職工,最遠距離來回近200公里,確保每名員工都及時返崗。
截止3月30日,規上企業在冊員工到崗率超100%,維達力到崗4500余人,較去年增加300余人。
問題二,如何安心工作?
截止4月9日,赤壁市衛健部門為企業復工復產免費核酸檢測8533人。赤壁市人社局負責人介紹,凡與本地規上工業企業簽訂就業協議的務工人員,2月14日起至實際到崗之日止,按不低于社會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月生活費1000元。同時對規上工業企業,給予年度內每個新增崗位1000元補貼。
問題三,如何保障運轉?
赤壁市科信局局長王佳興介紹,為幫助企業資金周轉,赤壁市10余家銀行創新信貸產品、開通綠色通道,至今已發放各類貸款13.45億元,為復工復產的市場主體提供高質高效的金融支持。
3月30日,赤壁恒瑞非織造材料有限公司順利辦理股權質押登記,出質股權數額1400萬元,獲得工商銀行600萬元融資,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
王佳興告訴記者,恒瑞公司以生產非織造材料、生活衛生用品為主,疫情期間市場需求大增,急需資金擴大生產規模。了解企業需求后,赤壁市相關部門通過提前預約方式,僅用不到一小時就為企業解決了資金運轉難題。
人到了,心安了,資金有了,企業吃下了“定心丸”,目前赤壁市222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滿負荷生產已超過八成。
搶機遇,全盤下好“先手棋”
面臨危機,如何從危中尋機?
赤壁給出的答案是靠前謀劃,聚焦重大項目,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項目落地。
赤壁市委、市政府結合赤壁市產業發展現狀,積極探索疫情下的招商引資新方式,落實不見面招商的“云上招商”模式,改“線下約”為“網上見”,抓好“一轉一”產業升級(一家低端企業轉型為一家高端企業)、“一加一”擴大生產(一家企業通過擴大生產規模翻倍)和“一引一”以商招商。
總投資16億元的佳方科技智能門窗項目于2019年落戶赤壁高新區,是赤壁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市重點推進十大環保生態項目之一。受疫情影響,項目建設開工到3月20日才得以進行。
項目經理張彪告訴記者,一期投資6億元,預計年底可以建成投產,赤壁市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各級各部門高效的辦事效能讓企業充滿信心,將全力以赴推進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趕回來。
赤壁九天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宋三青沒想到,和外貿衣服打了20多年交道的企業,疫情期間會“改行”做起了口罩。
赤壁市生產防護物資企業較少,產能有限。接到轉型生產口罩的任務后,宋三青立即行動起來,利用20多年積累的人脈渠道關系,克服種種困難調集了設備和原料。因口罩生產車間要求較高,維達力公司及時伸出援手,騰出了符合標準的車間。
所有審批辦證流程縮短,4條生產線組裝完畢。目前,九天制衣口罩生產可完成日產25萬片,赤壁市先期將統一收儲1000萬片作為備用防護物資。
4月2日,“最美逆行赤壁”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共簽約項目20個,協議總投資額25.39億元,主要涉及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醫衛用品等領域。4月16日,總投資6.8億元的天馳國際汽車城項目簽約落戶赤壁,擬建設國際名車銷售區、汽車4S銷售區、新能源汽車品牌銷售區、二手車展示銷售區、汽車后市場專區、金融保險服務區、員工宿舍等區域。
簽約會上,赤壁市委書記盛文軍表示,赤壁將一如既往堅持項目優先戰略,落實惠企政策,實施一企一策,不遺余力支持項目建設。(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祝寶成 程昌宗 特約記者 童金健)
編輯:hefan
上一篇:
【高質量發展在咸寧·崇陽篇】吹盡狂沙始到金
下一篇:
【高質量發展在咸寧 復工復產調研行·通山篇】春山日暖百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