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新代表回答記者提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魏錸 攝
19年前,他離開大別山,去北京、深圳做律師。9年前,他回到大別山,在貧困村當第一書記。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灣村第一書記、湖北燕兒谷生態觀光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志新,在“代表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
“離開和回來都是為了改變,”徐志新動情地說,離開是為了改變自己,回來是為了改變家鄉,帶領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
徐志新說,過去,人們把燕窩灣稱為“厭人灣”,如今是“羨人灣”,令人羨慕。2019年,村里農民人均純收入1.5萬余元,是10年前10倍。
“扶貧攻堅最重要的是什么?”現場,有記者問。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促進產業興旺,實現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徐志新說,要更加注重政府扶貧與企業扶貧相結合、政策扶貧與產業扶貧相結合、扶戶與扶村相結合,吸引更多市場主體下鄉,能人回鄉,城市人才入鄉,發展富民鄉村產業,帶動農民創業就業。
徐志新代表回答記者提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魏錸 攝
如何確保脫貧后不返貧?徐志新認為,要激發農民的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注重扶志(智),提振農民的信心與決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徐志新也希望,讓農民兄弟享受更多國家改革發展紅利。
他現場舉一例:羅田是全國板栗第一縣,家家戶戶種植,是他們這代人小時候的學費。20多年來,板栗價格一直是2元一斤,而物流成本增加了幾十倍,一斤板栗快遞到深圳的物流成本是7.7元,為什么?
“山區交通不便利,沒有高鐵和機場,優質的農產品出山難,游客進山難。”徐志新說,如果通了高鐵,上午采摘板栗,晚上就能端上北京、上海、深圳市民的餐桌,就能把更多收入留給廣大農民兄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明進華:打造百里富河美麗畫廊,歡迎來感受美麗陽新
下一篇:
莊丹:湖北自貿區建設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
咸寧網訊(通訊員汪麗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突出做好金融服務脫貧攻堅工作,...
通訊員陳茂揚為響應黨和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助力打好金融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深化落實省扶貧辦及建行總行、省分行關于開展2...
最終確定安全飲水、廁所改建、朱新路改造、扶貧車間擴建改建、菊花基地完善建設、送金融知識下鄉、添置黨員服務中心設備、文...
咸寧網訊通訊員邵楓:湖北省赤壁市余家橋鄉洞口村曾經是個當地有名的貧困村,近幾年來,中國銀行咸寧分行駐村工作隊在當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