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文景 王莉敏 特約記者 胡向暉 通訊員 姜偉明 汪光敏
2月25日,崇陽縣經濟開發區,湖北晶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內,一個個乳白色的小“石頭”經加工后,“黑不溜秋”地走下生產線。
這些“黑不溜秋的石頭”是釩氮合金,有“工業味精”之稱,去年市場緊俏時一噸高達82萬元。
50年只做一件平“釩”事。晶洋公司是崇陽縣首家釩氮合金生產企業,如今已擁有3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是釩業領軍企業。
去年,崇陽釩業靈活應對市場,投入兩億元對釩氮生產線進行全面改造升級,年實際產值60億元,全縣釩業產能提升到了百億。眼下,中國釩產業漸成“西攀鋼、北承鋼、南崇陽”的三足鼎立之勢,崛起“中國釩業第三極”。
當前,在崇陽縣經濟開發區,不僅釩深加工企業一片生機勃勃,衛材紡織、印刷包裝、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等產業車間內也是一片火熱。
分管工業的縣委常委石峰介紹,“閉門煉”帶來了“開門紅”,崇陽工業實現了“稅收質量、入規企業數量、開發區建設科學化、招商引資和技改增效等五個“前所未有”之變。崇陽“綠色發展”更有“成色”,“高質量發展”更有效益,實現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兼得。
數據顯示:去年,崇陽縣新增規模企業17家,規上企業達到了93家。全縣工業總產值79.55億元,其中高新企業產值達到52%。連續兩年,崇陽縣稅收實現翻番,稅收過千萬企業也從2017年的2家成長到了10家。
放水養大魚。去年,縣政府拿出了8000萬元作為產業發展獎勵基金、拿出了1000萬元作為技改獎補資金,倒逼企業邁向“高大上”。
落地最快、規模最大的眾盼包裝,總投資5億元,將把機器人引進車間,實現智能化生產,打造湘鄂贛地區首家大規模包裝企業。
“當月簽約,當月開工?!惫さ厣?,建設如火如荼,項目負責人代俊輝介紹,春節期間,工地只休息了三天。就想搶在今年6月完工。“設備早就訂好了,只等廠房了?!?/p>
如今,開發區不僅規劃了發展新空間,還全面盤活閑置土地和資產,讓以往的“項目等地”,變成了“簽約落地”。一季度,該縣集中開工項目25個,同時啟動了32個工業技改項目,總投資37.6億元。
(責任編輯:鎮強)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赤壁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打造高新產業發展高地
19日,寒氣襲人,崇陽縣青山鎮冷水港小區卻暖意融融,76戶搬遷戶迎來新年首份“大禮包”——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演出正在進行...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王凡、通訊員陶然、黃振宇報道:7日,在宗陽印刷公司內,10天前耗資20萬元引進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王凡、通訊員陶然、黃振宇報道:7日,在宗陽印刷公司內,10天前耗資20萬元引進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
38℃,39℃,40℃……7月下旬以來,咸寧進入“燒烤”模式,不斷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10千伏七星線橋邊臺區嚴重超...
17日,指著農村項目分布圖,崇陽縣農辦負責人汪為民介紹,千方百計跑“部”進京、跑省廳,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目的是為農村基...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王凡、通訊員王新華報道:“如今這里綠草如茵、植物相映成趣,但在兩年前,這里還是地勢低洼的棚...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王凡、通訊員王晶、黃林峰報道:16日,在崇陽縣坤旺農業科技園,林木基地、花卉基地、水果基地林...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王凡、通訊員汪光敏、胡志良報道:昨日,記者獲悉,在工業制約因素增多、不確定性增大的背景下,一季...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王凡、通訊員黃振宇報道:16日,在崇陽經濟開發區美爾衛生施工現場,大型挖機、鏟車來回穿梭。承建方搶...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王凡、通訊員黃振宇報道:16日,在崇陽經濟開發區美爾衛生施工現場,大型挖機、鏟車來回穿梭。承建方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