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一年一度,新春來臨。過去一年,我市上下砥礪奮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再譜新篇。新年新作為,香城氣象新。今起,我們推出“新春走基層”欄目,將本報各路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采寫的鮮活報道,呈現給各位讀者,敬請關注。
“如今,基地發展勢頭好,生豬數量逐步增多,一家人收入有了保障,日子也越過越順,還去上訪干嘛?!?4日,通山縣大畈鎮大坑村養殖場內,負責人阮榮貴高興地說。
背依青山、翠竹掩映,養殖場地理位置環境很好。出門遠眺,只見一排排青磚藍瓦的居民樓鱗次櫛比,與若隱若現的遠山相映成景。
“以前上訪,都是有原因的,我們夫妻倆身體不好,當時家里又沒有收入保障,連房子都沒得住,所以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重視?!被貞浲?,阮榮貴有些尷尬地介紹道。
外表憨厚、見人一口笑,51歲的阮榮貴怎么看都不像一名老上訪戶。然而,由于生活中的種種原因,阮榮貴從2008年起,便開始了“上訪之路”,期間,他每年都會前往北京多次。
“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辨傸h委書記程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過上門走訪交流,目睹了阮榮貴一家的實際困難,程剛覺得:依托產業助其致富才是“治本”的方法。
2016年初,為了幫助阮榮貴建生豬養殖場,程剛積極聯系貸款并進行個人擔保,解決了資金不足的難題,此外,還經常邀請技術人員上門服務,為阮榮貴排憂解難。
在當地干部悉心支持和疏導下,阮榮貴調整心態,重新規劃人生。他租下一片荒坡地,建起了占地面積800平方米的養殖場,并引進仔母豬十頭、仔公豬10頭、種豬1頭,掀開了勤勞致富的新篇章。
從“上訪戶”到“養殖戶”,阮榮貴的轉變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當中,既有政府部門的支持,也有阮榮貴自身的努力。
“等我的養殖場有一定規模后,我也會主動對接扶貧政策,帶領其他貧困戶一起致富?!比顦s貴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咸寧日報記者 程慧 特約記者 李江湖 通訊員 徐世明)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茶香情濃話招商
下一篇:
崇陽縣冷水港小區搬遷戶迎來新年首份“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