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魚縣官橋鎮朱砂村豐盛莊,是個自然灣。一棟平房前立有旗桿,鮮艷的國旗迎風飄揚。
房子的主人叫任新作,今年59歲,既是村灣黨支部書記,也是村民理事會會長。
任新作說,“有了這個陣地,灣里大小事都能就近解決。”
這是嘉魚推行“345”治理模式的一個縮影。
村灣是農村最重要的治理單元。近年來,嘉魚推行“345”黨建引領村灣治理模式,推進村級治理和發展重心向村灣下沉,有效助推鄉村振興。
是什么?
“345”黨建引領村灣治理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實行 “三方聯動”機制,實現 “四強四好”目標,實施“五項制度”。
建立村灣黨支部。對聚居村民人數100人以上、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村灣,全覆蓋成立了300個功能型村灣黨支部,織密“村+灣+戶”黨建網絡。
建立村民理事會。在村灣黨支部指導下,每個村灣成立村民理事會。理事會下設紅白理事、道德評議、財務監督等自治小組,形成“黨支部+村民理事會+自治小組”格局。
建立志愿服務隊。在村灣黨支部帶領下,發動村灣黨員、后備干部和熱心群眾積極參與組建村灣志愿服務隊。
——實現 “四強四好”目標,即對標鄉村振興總要求,堅持群眾需求導向,發揮黨員、活動、產業、保障等各要素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強隊伍,黨員作用發揮好。推行“共產黨員戶”掛牌亮身份,建立黨員履職評價機制,打造一支無職有位、有位更有為的黨員隊伍。
強活動,聯動治理成效好。積極創新活動載體,引導村民參與自治
強發展,共同富裕實現好。建立“經濟組織+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濟組織,實現互利共贏、產業興旺、生活富裕。
強保障,基層堡壘夯實好。因灣制宜,建設村灣黨支部、村民理事會活動陣地,配套完善公開欄、小廣場等基礎設施,夯實村灣治理基礎保障。
——實施“五項制度”,即健全村灣治理長效機制,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
健全村民說事制度。堅持村灣黨支部牽頭組織,經常性開展村民說事活動,商討村灣發展,回應群眾關切。
健全村灣民約制度。依托村民說事活動,每個村灣結合實際修訂村灣民約,將移風易俗、家庭家教家風、愛護公共設施等納入村灣民約。
健全定崗聯戶制度。設立政策法規宣傳員、環境衛生管理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群眾事務代辦員等崗位,村灣所有黨員主動認領,結對幫扶生活困難家庭、重點矛盾家庭,實現聯系幫扶全覆蓋。
健全志愿服務制度。推行村民點單、組織派單、黨員群眾接單,常態化開展村灣志愿服務。
健全定期評比制度。堅持每年開展平安家庭示范戶、十星級文明戶、好黨員、好鄉賢、最美公婆等先進評選,營造向上向好良好氛圍。
為什么?
在新街鎮港東村羅家洲自然灣,一棟二層小樓的大門上掛著兩塊牌子,一塊是“港東村羅家洲村灣黨支部”,另一塊寫著“港東村羅家洲村灣理事會”。
港東村黨支部書記熊丹陽介紹,現在的港東村由曾經4個行政村合并而來,人口達2557人,地域跨度也很大,“村‘兩委’就那么些人,要管理整個村,人手實在不太夠。”
工作力量的緊缺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曾經的羅家洲因為疏于管理,灣子里的道路既未硬化,又臟亂不堪。“一下雨,這里就跟泥塘一樣。”熊丹陽笑著指向灣子中央修葺精致的荷花塘說,“這以前就是一個真正的臭泥塘。”
惡劣的居住環境和各種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一度讓這里的干群關系十分緊張。“村里干部過來,一杯水都討不到。”熊丹陽說。
類似羅家洲這樣的問題不在少數。任新作說,前些年,朱砂村豐盛莊灣里房前屋后雜草叢生,到處都是白色垃圾,“逢年過節,在外面創業和務工的村民回來,看到破敗蕭條的景象,既痛心,又有怨氣。”
如何讓黨的力量延伸到底?成了嘉魚縣上下思索并亟須解決的難題。
2021年上半年,在潘家灣、官橋、新街等條件成熟的鄉鎮,嘉魚開始試點以黨建引領村灣治理的探索,并總結出“345”的治理新模式。
對聚居村民達到100人、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村灣,設立功能型村灣黨支部,主導村灣治理各項工作,接受村黨組織領導。村灣黨支部書記及支部成員由群眾公認度高、政策理論水平高、工作熱情高的村灣黨員擔任。
同時,村灣黨支部指導并成立村灣理事會及“五小”服務隊。理事會會長由村灣黨支部書記兼任,成員由在家“五老”人員、“兩代表一委員”、新鄉賢組成,理事會負責協助做好村灣公共秩序管理、村風民俗引導、村莊發展等工作。“五小”服務隊由村灣黨員、熱心公益事業村民及后備干部參與,為村灣“治小亂、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
三方聯動之下,村灣黨員為村灣自治發揮出巨大能量,黨組織的力量得到了有效延伸。
在村灣黨支部的帶領下,羅家洲制定了自己的灣規灣紀。服務隊成員每天輪流打掃村灣街道,道路硬化、池塘整治都得到了落實。
如今的羅家洲,干凈平整的水泥路連接各家各戶,村民在圍繞荷花塘建起的涼亭里休憩。看到村干部來了,村民都會熱情招呼。
怎么辦?
村灣黨支部、村民理事會、志愿服務隊三方聯動,黨組織的力量得到有效延伸。
走進潘家灣鎮潘家灣村上屋劉,屋舍整齊,道路整潔,初心亭別致典雅,藕塘里垂柳點綴。
“一年多前,這里是臭水溝和垃圾堆,現在成了小游園,每天茶余飯后,大家都會來走一走。”上屋劉村灣黨支部書記張厚道說,變化主要得益于建立黨支部,村灣治理有了“主心骨”。
家門口懸掛著“共產黨員戶”的魯普選說:如今村灣大小事務都通過召開村民會議、“村灣夜話”以及“線上說事’來商議解決,村灣里的事大家一起商量著辦,“環境好了,矛盾少了,關系好了,心情更舒暢!”
潘家灣鎮四邑村黨委聚焦“四強四好”目標,充分挖掘該村交通便利、種植業發展好、自然風光好等資源、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引進聯樂集團、浙江華薈綠化園林有限公司等企業,打造花卉基地、果蔬基地、苗木基地、竹柳基地和樂邑坊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探索“資源租賃型、股份合作型、勞務輸出型”的“三型”經營發展模式,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
村黨委書記周炳蘭說:“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聯樂集團實行股份合作,建設集休閑娛樂、餐飲接待、水上垂釣、農家采摘、觀光于一體的樂邑坊田園綜合體,通過用好生態優勢資源,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使村民‘腰包’鼓起來,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1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萬元。”
村干部王蘭球當起了蔬菜經紀人,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實行“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以技術、資金、土地入股的形式,帶領30余名村民,種植蔬菜200余畝,年銷售各類蔬菜3000噸,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在官橋鎮朱砂村大屋梁,村灣黨支部設在一棟能容納10桌宴席的禮堂里。其中幾個房間,是黨支部辦公場所。
去年11月底,官橋鎮組織朱砂村干部、大屋梁村灣黨支部成員以及20多位村民代表圍坐一起,在大屋梁開展“村灣夜話”活動,為村灣治理建言獻策。
干部群眾坦誠溝通,代表們舉手通過《大屋梁村灣民約》《文明節儉操辦紅白喜事倡議書》和《大屋梁村灣清潔衛生評比制度》。舉手表決后,各戶代表鄭重簽字。
“村民自己討論出的村灣民約,他們不僅會嚴格遵守,還會監督他人。” 大屋梁黨支部書記梁前龍說。
在鄉村振興的號角征召下,嘉魚縣300個村灣建立了黨支部,正在全面推行“345”黨建引領村灣治理模式,加快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把紅色力量延伸到底。
來源:學習強國-咸寧日報
作者:朱哲 殷偉 駱曉麗
編輯:王炎艷
監制:陳小彬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編輯:xzx
上一篇:
學習強國丨黨建賦能,咸安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下一篇:
學習強國丨赤壁:“大手筆”投資健康 居民幸福感“穩賺”
為主動適應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市城管執法局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有效促進了城管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9日,農歷元宵佳節。在嘉魚縣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丁小強聽取“1+5”產業集群項目進展情況介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8日下午,市委書記丁小強應邀到省委黨校,向春季主體班學員作題為《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筑牢...
中共崇陽縣委核心閱讀崇陽縣地處幕阜山片區,轄12個鄉鎮, 199個村(社區),基層黨組織735個,黨員16089人。佛嶺村中藥材基...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瓊)為更好地開展2019-2020跨年度競賽工作,為2020年全行經營管理開好局起好步注入活力。本次調研對崇陽縣...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黃沚瞻、通訊員程釗報道:4月22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主持召開全縣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工作大會,深...
10月20日,咸寧農商行組織全市黨務工作者到嘉魚農商行潘灣支行參觀學習并召開黨建工作交流會。嘉魚農商行潘灣支行是省聯社基層...
本書在充分肯定黨建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苦難中創造輝煌的核心武器和決勝法寶的基礎上,系統回顧了黨建在黨的發展歷程中的重要...
據湖北日報訊6月9日,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榮燦赴咸寧市嘉魚縣檢查防汛工作,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
咸寧網訊記者李嘉報道:6月18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小兵赴咸寧高新區調研重點項目建設,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