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城大道一側、縣經濟開發區與城區交匯處,三棟白墻藍窗的11層大樓依次排列,樓頂上“通城人才家園”六個大字十分醒目。
走進人才家園,人才超市、自助餐廳、咖啡吧、路演廳、眾創空間等配套設施齊全,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在不同功能的房間里,或咨詢入駐,或商務洽談,或閱讀休閑,讓這座山城平添幾分現代都市氣息。
人才是強市之本、創新之源、發展之基。去年3月,通城縣創新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和人才回歸工程,投資1億多元建成人才家園,努力營造筑巢引鳳、拴心留人的人才發展環境。一年后,人才家園運營得如何?全媒體記者進行探訪。
安居家園:高端人才“拎包即住”
21日晚,家住人才家園3棟四樓的楊磊夫婦,來到家園服務中心,開啟“夜生活”模式。楊磊到二樓健身房健身,愛人則帶著小孩在三樓的讀書社看書,“這些公共設施都免費開放呢。” 愜意之情寫在這對90后夫婦的臉上。
楊磊是湖北平安電工材料有限公司的產品經理。四年前,三峽大學化學專業碩士畢業后,他從宜昌來到山區通城,成為平安電工的技術骨干。他在車間普及基礎技術,讓員工不僅懂得絕緣材料“是什么”,還懂得“為什么”絕緣;在科研所改變生產工藝,降本增效,每年為企業創造數百萬元效益,他個人月工資也由7000元增至2萬元,成為公司股權激勵對象。
樂業又安居。初到通城時,公司為楊磊租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隨著結婚、生子,他與愛人感到越來越“蝸居”。去年,縣人才家園開園,三幢公寓相繼建成,作為縣電子信息產業龍頭企業的平安電工,為公司20多名技術骨干申報人才公寓,楊磊分到一套兩居室的房子。
“電視機、空調、熱水器、衣柜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拎包即住。”楊磊對這套 70多平米的電梯房感到滿意,準備從老家把母親接來一起住,幫他們帶小孩。
像楊磊一樣,去年3月開園以來,人才家園已有163人入住,包括企業高管、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招碩引博人員等。
“人才家園是縣委縣政府傾力打造的多功能、系統性的人才服務平臺。”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昌說,項目總投資1億元左右,占地面積8960平方米,建筑面積29115平方米,共有3棟11層主體建筑,包括“一公寓四中心”,即人才公寓、人才服務中心、人才創智中心、人才培訓中心、人才休閑中心,旨在為通城高質量發展“精準引才、系統育才、科學用才、用心留才”。
精神家園:聚才育才“人才驛站”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讓青年們學而思,思而信,信而行。”“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古今中外,博覽專攻”……
3月16日,通城縣青年讀書社成立暨“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第一期讀書會活動在人才家園舉行,來自全縣各行各業包括人才家園社區的青年代表聚集一堂,分享讀書心得,碰撞思想火花。
活動主持人、團縣委書記陶岳鋒表示,讀書社活動將常態化開展,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參加,使之成為引領凝聚青年的方式、聯系服務青年的平臺、組織動員青年的載體。
企業代表、平安電工技術研發中心總監李俊深情地說,讀書活動讓大家心靈上、情景上交流碰撞,受益匪淺,人才家園成為青年人才的情感家園、心靈家園。
讀書社是人才家園眾多文化活動之一。去年以來,人才家園為企業和就業人才舉辦業務培訓、科技交流、文化沙龍等活動36余場。一方面,與省內外高校達成合作,對接高校資源服務本土企業,解決共性技術難題的,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另一方面,通過相親聯誼、創業路演、“第二人事部”等活動,增強在雋人才對縣情社情的了解,以及留雋就業創業的信心。
湖北科技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鐘儒剛、創新創業學院專職副院長梅賢臣等一行12位專家,來人才家園交流就業創業及校企合作工作,鼓勵青年學子“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
人才家園與武漢科技大學李維剛教授達成合作意向,由武漢科技大學到人才家園掛牌通城縣專利申報點,經常性開展技術培訓、創業沙龍、聯誼會等活動,為各類人才提供提供就業創業指導。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溫馨的環境,完善的設施,貼心的服務,讓人才家園成為該縣吸引人才的“強磁場”。上月,通城建筑陶瓷產業的龍頭企業亞細亞陶瓷傳來喜訊,集團聘請的兩位技術研發中心副總裁——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的溫曉煒博士和馬云龍博士,在了解到企業發展前景和人才家園環境后,由公司兼職顧問轉為專職高管,欣然簽約成為人才家園的新住戶。
創業家園:孵化平臺“雙創”沃土
人才服務中心三樓是眾創空間,900多平方米的孵化平臺,密集懸掛著15家文創企業的標識。
在湖北雋文巨信文化傳媒公司,10多名員工圍坐辦公桌前,有的剪輯視頻、有的編輯文案,有的寫策劃方案,忙得不亦樂乎。
湖北雋文巨信文化傳媒公司今年3月份入駐,投資200萬元,主要經營文化創意創作產業,以前在外辦公,后因公司發展需要,經過多次考量最后選擇在人才家園“安了家”。
“趕上了縣里好政策啊,三年免租切實為文創企業減輕了負擔。加之人才家園辦公環境氛圍好,硬件設施配套齊全,志同道合者聚集,給我們帶來集群效應。”公司法人肖文顯談起自己順利落戶人才家園的經過,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從肖文顯口中獲知,該公司策劃籌拍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黃菊媽》,現已申報到國家電影局,還為鄉鎮(村)提供編纂地方志服務,創作編寫出版了三個系列體現“通城精神”的報告文學叢書。下一步,公司將籌建一個新的平臺“湘鄂贛巨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為通城及周邊地區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市場前景可觀。
中南民族大學退休教授袁泉把《書窗》雜志編輯部搬到眾創空間,瑤文化學會把文化發掘和傳播基地也遷到眾創空間,“通城網”、“城市通”等網絡企業也紛紛入駐。人才家園的眾創空間可入駐20家企業,目前入駐率達到75%。
為吸引更多年輕化、高學歷、專業型人才落戶通城、扎根通城,人才家園還把觸角伸到公寓之外的全縣各類人才,為他們提供證照代辦、政策申報、融資貸款等“一站式”服務。去年以來,通過媒體宣傳服務項目,為創業者辦理營業執照218家,金融融資和創業貸款12戶。浙江籍企業家司馬亮來通城縣大坪鄉孵化園辦廠,需要辦理營業執照。人才家園通過電話、微信聯系,用時3天辦理好“湖北錦華電子有限公司”。身處浙江的司馬亮感激不已:“人才家園真貼心,感謝通城政府!”
人才蔚,事業興。隨人才家園的建成開園、擴容升級,雋水銀山之間,重才引才、聚才育才、用才成才的氛圍日益濃厚,創新創業活力正在競相迸發。
來源:學習強國-咸寧日報
作者:柯建斌 陳新 付婧燁 潘琦
編輯:王炎艷
監制:陳小彬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編輯:xzx
上一篇:
學習強國丨赤壁:“大手筆”投資健康 居民幸福感“穩賺”
下一篇:
學習強國丨崇陽:新品種“進山” 土特產“出山”
例如,對應對重大公共風險的家底、家當缺乏準確和全面的把握,對迅速展開科技攻關的核心人才、支撐人才、相關人才掌握不夠,...
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重點產業企業如何強化人才支撐,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企業內部機制和地方政策導致留住人才困...
該局大力實施“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返鄉創業示范基地3個,新增返鄉創業415人,發放創業貸款4976萬元,創業補貼42.4...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全局的重要位置,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
”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
主要是功能受制約,建議我市加快推進外向型經濟發展,設立開放口岸,設立保稅區,補齊服務功能短板,積極融入國際大循環。
4日下午,科技、少數民族、宗教聯組的委員們圍繞市委書記孟祥偉在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等展...
孟祥偉在市委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2月...
今年,我市“人才強市”戰略加速實施,重磅推出“南鄂英才計劃”“創新創業先鋒行動計劃”等20多項人才新政,對高層次人才在...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通訊員徐鵬報道:昨日上午, 2019年度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召開。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