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了不起的文明現場》由三聯書店出版。該書從中國近代以來的重大考古發現中遴選出十個獨具代表性的考古遺址,同時邀請了十位長年負責這些遺址一線勘探的考古學者,深入淺出地為公眾揭開考古探掘的面紗,向讀者講述中國十個重大考古發現的發掘經歷、前沿進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
一百多年來,我們所能見到的中華文明景觀,得益于考古學的襄助,已殊為精彩,蔚為大觀。憑借觸手可及的實證材料,考古發掘極大地豐富和擴充了我們對于文字史書的認識,讓我們看到一個與古籍文獻所載的中國相似又不同的中華文明景觀。
舉世矚目的殷墟發掘,使中國古史成為凝聚中華民族情感和記憶的有形載體;四川廣漢三星堆祭祀坑的發現,使《華陽國志》等之前以為的神異傳說變為部分可采信的史料;秦始皇陵、海昏侯墓的發現,使我們得以更客觀公允地看待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人物以及他們的精神世界……
《了不起的文明現場》“還原”了十大考古遺址現場,從新石器晚期一直延續到宋元時期,同時也將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歷程蘊涵在內。在這“十大現場”中,我們既能看到最早的江南水鄉——良渚古城,也能感受到西域的沙漠風光——小河墓地;既有位處河南中原的二里頭文化,也有西南蜀國神秘的三星堆文化;既能看到中國考古的起點——殷墟,又能了解中國先進的水下考古——南海I號……十處遺址涵蓋了中華文明從雛形至盛期的不同歷史階段,從中原至邊疆、海洋的不同地理空間,雖非面面俱到,但能夠大致勾勒出中國歷史的脈絡和輪廓。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明雖然是一脈相承的,但其內部的豐富與多樣,是其他文明難以匹敵的。
考古學家以他們數十年的勘探和發掘工作告訴我們:中國的文明經歷了從多元到一體的過程,這個一體并不是強權造成,而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果。在沒有飛機、火車這些交通工具之前,文明之間的互動、交流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頻繁和深入。
長江下游地區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古國,其玉琮從最北面的陜北榆林到最南面的廣東都有出土;奇特瑰麗的三星堆古蜀文明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中原地區商代的青銅文化關系密切,并且有著明確的傳播路徑。從新疆小河墓地、漢唐長安城、南海Ⅰ號以及敦煌莫高窟,則可以看到古代中國通過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與域外文明的交往。多人種、多民族、多宗教、多種文化的商貿往來和東西文化交流,記錄了人類不斷遷移、接納、融合的過程,豐富了中華文明的樣貌和基因。
考古學,是一門通過田野考古研究歷史的科學,推動考古學進入中國的先驅傅斯年先生形容為“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從近代外國探險家搜掠文物,到我們組建起自己的考古隊伍,再到目前世界領先的海洋考古和整體打撈,中國的考古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經歷了長期曲折的發展。
《了不起的文明現場》的作者都是一線考古學者,他們或身為遺址考古發掘領隊,或是學科帶頭人,眾多“國家寶藏”在他們手中驚現于世:“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從上世紀60年代來到敦煌“實習”,見證了半個世紀敦煌的考古歷程;許宏是二里頭考古隊第三任隊長,與二里頭相伴近20年,帶領考古隊一鏟鏟挖出“最早的中國”;劉斌是良渚古城的發現者、發掘主持人,崔勇則是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隊員、南海I號考古發掘領隊……這10位學者將考古報告中的地圖、位置示意圖、平剖面圖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結合起來,盡力再現發掘現場的原始情景,并提供背景知識、發現過程、延伸閱讀、博物館展品等信息,揭開考古挖掘的層層面紗。
中原河洛、陜西關中、四川蜀地、江西侯國、甘肅戈壁、新疆沙漠、南海航船……透過考古發掘的故事,我們得以重新審視神州大地上的歷歷往事,探尋中華文明的來影去蹤,找到歷史文明與我們的密切聯結。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與開放性特質——基于中外文明比較的視野作者:楊共樂(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歷史學...
數字媒體互動裝置“時空中轉站”古琴交互體驗“高山流水”主辦方供圖站在大屏幕前左右移動,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9日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啟動儀式上,九座歷史文化遺存的負責人登臺——...
以中華大地上的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和類別豐富的27件國寶文物回答了兩個重要的命題: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么?今天的...
在熱播的原創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一支來自西北的民謠樂隊野孩子樂隊走入了大眾視野。提起中國民謠,野孩子樂隊...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水源地、生態寶庫和黃金水道。為了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
”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如此評價《如果國寶會說話》,文化紀錄片創作者正在通過視點“調焦”,拉近傳統文化與青...
《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孫皓暉著,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9月出版。但是孫皓暉并不滿足于《大秦帝國》的暢銷,他說:《大秦帝國...
7月1日, 2019年度市直機關“紅旗黨支部”評選結果揭曉,咸寧市教科院黨支部榜上有名。據了解,教科院全體黨員90多人次參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