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心靈驛站 >> 正文

中國人文精神的憂與樂

來源:咸寧日報 時間:2020-07-20 16:27

馮建國

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精神的基礎與核心,對于中國人文精神的考察,不僅包括對于歷史上由中國人所創造的文化精神“是什么”的本質把握,還內在地蘊含對于中國文化精神“應當如何”的價值追尋和實踐規約。龐樸先生以“憂樂圓融”來概括中國的人文精神,是獨到而精當的。他認為憂患意識是對于人自身仁心與善性的自覺與持守,樂感文化則主要是深嵌于中國人心中的集體無意識,是基于憂患意識之上的道德信念,是中國人敬畏天地與道德所沉淀的達觀的精神純形式。憂樂的“圓融”為“一”,正是由作為真與美的“二”所凝結出的、有普遍和諧之美的“三”。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試圖尋找一個簡明的概念,來概括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文化。曾有學者提出,中國文化的深層特質在于“憂患意識”;也有學者提出完全相反的觀點,認為中國文化是“樂感文化”。 “憂樂圓融”一詞,是龐樸先生的創造,是他從哲學的意義上對中國人文精神的歸納總結。所謂“憂”,即憂患意識;所謂“樂”,龐樸先生指達觀的生命態度;所謂“圓”,指包容天下的智慧;所謂“融”,即融會貫通的認知。龐樸先生認為,憂樂這兩種精神,有時分別統領了兩個不同時代的文化風貌,如西漢的雄渾與魏晉的清遠;有時又分別代表著不同人士的神韻情采,如杜甫的沉郁與李白的飄逸。甚至同一個人如陶淵明,在一個時期里會意氣風發,受“憂”的精神鼓舞,“猛志固常在”;而到另一個時期里又超然物外,本“樂”的精神為懷,“悠然見南山”。以上種種憂樂雜陳的狀況,不能歸結為我們的文化傳統不具完整的性格,相反它們恰好表明了中國文化同時兼備這兩種精神。在這方面說得最為深入淺出的,首先要推孔子所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第一句“發憤忘食”是憂;第二句“樂以忘憂”是樂;第三句從忘食忘憂而到達忘我的程度,便又無憂無樂可言,世界同一而無特定情感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憂樂圓融”把道德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取向,常懷“天下之憂”而追求“天下之樂”,這兩種精神理想地結合,便構成了中國人的理想人格。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個人文精神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變異,呈現出不同的時代精神。但在近代以前,變化是不大的。時至今日,它正迎接著新的挑戰。這個人文精神作為文化傳統,鑄就了我們民族的基本性格;并終于匯成了源遠流長、雄峙東方的憂樂圓融的中國人文精神。

這本選集,選取了龐樸先生19篇論文,大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所著。以內容約略分為三輯,第一輯為三生萬物:中國文化的密碼,這組文章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龐樸先生一分為三的哲學觀點。 在一分為二、非此即彼哲學觀一統天下的時代,提出一分為三,表 出來的不僅僅是龐樸先生的哲學創見,更是過人的學術勇氣,做人的膽識和風骨。其中的《“中庸”平議》一篇,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思想解放的開篇之作,對新時期思想文化春天的到來,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

第二輯為天人合一:中國人的生命智慧。這組文章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隱藏著的一些奧秘,突出表現了龐樸先生學術研究的不同尋常。《火歷鉤沉──一個遺失已久的古歷之發現》是天文學與歷史學的交叉研究,龐樸先生將埋沒于歷史塵埃之中的上古火歷重新發掘出來,在學術界可謂石破天驚;《思孟五行考》利用出土文獻,證實了早已失傳的思孟五行為“仁義禮智圣”之說;《初讀郭店楚簡》極為有遠見地指出,出土文獻“不僅要改寫經學史和儒家學說史,而且要動搖中國學術思想的不少有關定論”。龐樸先生對“文化大革命”及其后出土文獻的研究有著重大的歷史貢獻,他對當今國內外都頗有影響的新學科簡帛學的開創,有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之功。

第三輯為繼往開來:中華文明的傳統。這組文章中的《傳統與現代化》《文化是什么》《繼承“五四”超越“五四”》等篇,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反思,對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化熱,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那是一個學術界激情燃燒的歲月,龐樸先生為了中華文化的復興,殫精竭慮,振臂吶喊。他的這些文章,大多是當時在全國各地大學里的講演,對歷經“文革”的那一代熱血青年和學子來說,龐樸先生的講演有著文化啟蒙的作用,激發了一代人振興中華的報國熱情。

2020年寒春,新冠疫情突襲神州大地,這是歷史對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又一次考驗。大災面前,中華民族舉國上下,同仇敵愾,眾志成城,該沖鋒的沖鋒向前,該居家的居家守望,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成功地遏制住災魔。因為疫情,我經歷了一個難忘的且至今還在延續的超級大寒假。居家避疫,利用看校樣的機會,再次將《憂樂圓融──中國的人文精神》認真拜讀,深切感受到龐樸先生用憂樂圓融來歸納中國的人文精神,真好,真是神來之筆。就我們國家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而言,中華民族在大難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克服困難的智慧,面對險情的擔當,處亂不驚的從容,從每個個體,到整個民族,又一次證明了憂樂圓融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魂, 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是我們這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又引以為傲的資本。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莫負時光 ——散文《匆匆》讀后感
下一篇: 回憶童年的“小美好” ——《朝花夕拾》讀后感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