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明珠鑲嵌淦河邊,鬧市長街一字連……” 1月1日,恰逢元旦佳節,在咸安南大街社區,詩詞愛好者和書法愛好者們自發組織起來, 搭建臨時活動場所,現場寫詩詞歌賦及春聯。
活動當天有些寒冷,依然有不少居民群眾結伴前來。“不同于孩子在語文課堂、書本上學的,這樣的現場活動形式更多樣,希望多參加這類活動提升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我們家長也是跟著學習,提高欣賞品位。”社區居民馮蘭點贊說道。
書法愛好者們揮毫潑墨,各種字體的詩詞作品、“?!弊周S然紙上,一幅幅“春回大地,福滿人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充滿喜慶和正能量的吉祥祝福展現在大家面前,引來很多居民圍觀。
活動現場喜氣洋洋、熱鬧歡暢,寫好的詩詞和大家分享,春聯免費送給居民,給他們送去了新年的祝愿。紅紅的春聯,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傳遞著節日的喜慶,居民拿到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活動分為兩個主題,一個主題是詩詞誦讀,另外一個主題是書法活動?;顒娱_始,首先由退休語文教師涂宏志講解古典詩詞鑒賞,繪聲繪色、抑揚頓挫地講解,引得在場的觀眾陣陣掌聲,也使得大家對中國古典詩詞從創作背景到鑒賞技巧有了深刻的認知,明白學習詩詞不是簡單的詞語堆砌,而是通過詞語所表達的意象之美體會詩歌的內涵,品味詩歌的意境。同時,活動還邀請書法愛好者和居民群眾一起書寫一些書法作品,一幅幅書法躍然紙上,妙趣橫生、筆法有力。
記者漫步南大街社區,映入眼簾的不是雜亂無章的流動攤販,而是充滿文化底蘊的詩詞文化墻、文明新風壁畫,這些是該社區弘揚傳統文化的縮影。
“這面文化墻有故事,是湖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的師生們幫忙創作的,可漂亮!”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據了解,近年來,南大街社區立足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分層次、分群體搭建傳統文化教育平臺,深入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利用居民學校、社區講堂等形式,深入宣傳優秀傳統文化。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崇陽紅色宣講員獲表彰
下一篇:
翰墨氣韻見精神——專訪書法家覃修毅
據了解,通山縣書法家協會于2019年正式成立,目前共有會員近百人,協會佳作頻出,旨在廣泛團結和組織該縣的書法家和書法工作...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伴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人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啟了忙年模式,喜氣洋洋迎接新春。迎接牛...
當天,書法愛好者們共同創作300幅春聯,這些春聯將在春節前送到全縣退役軍人及家屬手中。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1月25日,由中國反邪教網、中國楹聯學會和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榜書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正氣杯”春(對)聯...
”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活動豐富了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寓教于樂中動態傳承非遺文化,也有助于培養居民對中華傳統...
通訊員黃齊智在天剛蒙蒙亮的通城縣城大街小巷,總能見一個穿著稅服,拿著掃帚火鉗的老頭,專挑被人遺忘的小巷,專打掃衛生最...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通訊員游歡這兩年《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的火爆,讓傳統文...
七夕節這天,光明網聯袂酷狗音樂上線網絡中國節系列七夕節特別策劃——“一夕千念情長相伴”主題歌單。利用數字音樂挖掘傳統...
被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數百個國家,故事、原創、科技水準均獲得較大提升傳統文化動畫題材耀眼奪目作者:胡祥近日,國家廣播電...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緒煥報道:日前,通山縣孝和傳統文化學校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典禮上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