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書法家協會的成員們,集體創作20米“勇斗疫魔,大愛無疆”書法長卷,表達對云南及全國醫務人員的感謝和敬意,這一幅飽含深情的書法作品,也展現了我市文藝工作者們的真摯情懷。
合力創作書法長卷
全民戰“疫”期間,涌現了一批令人感動的故事,而彩云之南的援咸醫務工作者們,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在疫情壓城的嚴峻形勢下,云南援咸抗疫醫療隊,逆行出征,日夜奮戰,同咸寧人民緊密相依,用血肉之軀筑起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為我市戰疫取得階段性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疫情期間,市書法家協會成員們大多不怎么出門,大家不能像以前一樣,彼此面對面切磋技藝,但也有了充足的時間,潛心鉆研,潑墨揮毫。尤其每當從各種媒體上不斷看到抗疫一線舍生忘死、英勇向前的解放軍戰士、醫務人員、志愿者等逆行者身影,會員們的心潮每每澎湃著,不由得想以筆作刀槍,抗擊疫魔。
3月下旬,咸寧已是草長鶯飛、滿城春色,而英雄的醫務人員即將離開,回到彩云之南。
在此之前,咸寧市書法家協會的9名書法家代表就決定揮毫潑墨,集體創作20米書法長卷,以表達對祖國的祝愿、對奮斗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各行業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20米,并不只是一個數字。是將大家的單幅作品拼接起來呢,還是在統一的20米長卷上集體創作?大家商量好,統一在20米的篇幅上集體創作,這樣夠醒目,一字排開的話,視覺效果也很好。
確定了創作篇幅、主題還不夠,字也得寫好,不能馬虎。雖然協會成員們已經是“久經沙場”,書法已經練就了一定的功底, 但一想到是要對白衣天使致謝,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從決定創作起,歷時數十天,成員們每天都會通過電視、報紙搜羅素材、找尋靈感,堅持每天練筆,一直到3月下旬完成整幅抗疫長卷。
致敬贈別白衣戰士
3月22日,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轉好,完成救助任務的各地馳援醫療隊將分批離開。根據安排,云南省援助咸寧的醫療隊也即將返回云南。
得知云南醫務者即將離咸,會員們決定,到時候就在人民廣場沿線的歡送現場展示長卷,讓云南醫務人員們看到大家的心意。
當日,天氣有些寒冷,天空還微微飄著細雨。早上6點開始,人民廣場上歡送的人群就漸漸多了起來,大家或者舉著鮮花禮物, 或揮舞著暖心的標語牌、醫務人員的海報夾道歡呼,場面氛圍熱烈而真摯。
“還擔心下雨會打濕長卷,幸好只是一點小雨,看來是‘天公作美’!”市書法協會的會員們,也顧不得長時間站立的疲憊,為了騰出手來展示長卷,索性也不打傘了,只希望搭乘大巴的云南白衣天使們經過時,能看到書法作品,感受到咸寧人民的真摯情誼。
“大愛無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一幅幅書法作品承載著書法家們對一線醫護人員的敬意。“呀,你們是文化單位的嗎?這么長一篇書法作品,真不容易,很有意義。” 得知書法家們通宵達旦潛心構思,集體創作了20米的長卷,旁邊圍觀的市民們也嘖嘖贊嘆。
“這份特殊的禮物代表著我們的心意,希望借此向戰疫一線醫護人員表達敬意。”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盧方祥告訴記者,大家的行動完全是自發義務性的,書法字體不同、內容不同,但都是一個初衷:用手中的毛筆記錄感人瞬間,謳歌先鋒人物。
彩云之南,護咸安寧。
我們致敬英雄,謝謝你們,為咸寧拼過命!
春暖花開時,不舍彩云歸!
凝聚抗“疫”文藝力量
“在歡送云南醫務人員時設立這樣的一個小環節,這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很有意義。”市文聯有關負責人感慨,書法家們以特有的方式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一份力量。
“藝術人感同身受,也絕不會失卻投身精神,我們可以在方寸之間為前方支撐鼓勵。”市文聯副主席丁敬文表示,大家參與抗疫書法創作,不是來“比賽”的,每個人的書法作品不拘一格不論高下,只是期望用藝術文化的力量凝聚精神,以書法人自身的創造投身“抗擊疫情”。倡導書法人用手中的紙墨筆硯,在揮毫之間凝聚精氣神,為前方戰斗的醫務壯士歌詠鼓勁,同心戮力一起創造希望的春天。
市書法協會成員們的精心創作,只是我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疫情防控期間,市文聯編發“眾志成城抗疫情·咸寧文藝界在行動”微信公眾號51期,發布文藝作品146件;市音協創作《請戰書上的紅手印》、《愛如山情似海》等音樂作品12首;市作協編發“眾志成城抗疫情·咸寧作家在行動”微信公眾號專欄65期,通過“鄉土作家”公眾平臺推發本土及外投防控稿件200多篇(首);市美協創作《白衣天使》、《夕陽下的身影》等美術作品80余幅,編發筆墨記“疫”咸寧市抗疫美術作品線上展4期;市民協編發以藝抗“疫”咸寧非遺傳承人在行動活動18期,全面宣傳山歌、剪紙、腳盆鼓等民俗文化……像這樣的動人瞬間,還有很多。
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戰“疫”中,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們勇擔使命,奔赴疫情防控一線。而我市文藝工作者們用創作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對逆行者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