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
山間的花香野果、 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 別 時 父 母 的 牽 腸 掛 肚 ……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有不同,但每個人記憶里的鄉村故事一定 會藏著濃濃的鄉愁。
近幾年,春節期間 農村群眾自辦、自編、自 導 、自 演 的 聯 歡 晚 會 ——鄉村春晚,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在鄂南大 地遍地開花。鄉村春晚 不僅成為廣大鄉村重要 的公共文化活動,而且也日益成為值得關注的 文化現象。
鑄造群眾精神家園
在嘉魚縣新街鎮經營富德生活樂園的王國雄或許想不到,村里幾臺土里 土氣的文藝節目為他的農家樂帶來了大批客源,那些慕名前來看“村晚”的城 里人讓他這幾個月都沒閑過。
正忙著排練節目的嘉魚農民藝術 家們或許也想不到,自編自演的嘉魚鄉村春晚會搬上央視大舞臺。
一心提升“嘉魚村晚”影響力的該 縣文化部門或許想不到,鄉村文化的魅力會如此沉香迷醉,大放異彩。
事實上,這些“想不到”,背后都蘊含必然。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 辱。對每個嘉魚人來說,“鄉村春晚”不僅 有物質富裕的獲得感,更有精神富有的 充實感。在嘉魚,“鄉村春晚”已開成一片 姹紫嫣紅,自2017年底著重推廣萌生于民間、根植于鄉村、來源于群眾的草根特 性的“鄉村春晚”模式起,該縣文化職能部 門通過由點拓面,深化引領,精心構建現 代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鄉村春晚品牌,重鑄鄉村群眾精神家園。
截止2018 年春節,嘉魚縣共有50 個行政村自辦春晚,100 多名農民導 演、5000名春晚“民星”、6萬多位觀眾、 1 萬多名外地游客在鄉村春晚的草根 舞臺上,展現了自己的文化夢、春晚夢。
600多個農民自創節目、50多臺特 色春晚激活了鄉村旅游,形成“春晚紅 利”達數百萬元。
如今,放眼嘉魚大地,“鄉村春晚” 這種農村文化發展新載體正滋潤著鄉村,孕育出一片綠意蔥蘢的天地。
激發鄉村文化能量
春節,對于在外經商多年的潘家灣 鎮四邑村村民熊蘭來說,是一個“節”, 更是一個“結”,濃得化不開的家鄉情結。2018 年 1 月 26 日晚上,四邑村鄉 村晚會在村鄉賢文化廣場準時開演。
住在縣城的李開樹,將自家開的一 家商店、一家酒店都關門歇業。他和家人一起,驅車30 多公里前往現場觀看 這場村民大秀。
嘉魚嗚嘟、牌洲說唱、采蓮船…… 每個節目都讓李開樹臉上露出久違的 別樣溫情。
為了這臺“村晚”,當天早上 8 點 多,村民們就開始忙碌起來,彩排、化 妝、整理道具……
“舉辦那場大型的‘村晚’,全村都 出動了,我十幾天都沒怎么著家。”回憶起全村人自導自演的那場晚會,高鐵嶺 鎮新莊村的文藝骨干兼晚會導演尹英 西滿臉洋溢著自豪和喜悅。“村民的熱 情真的很高,他們自發報上來的節目就 有三十幾個,光篩選節目我們就花了一 個多星期,大家的積極性高得很!”
49 歲的尹繼生在深圳居住多年, 為了參加村里的晚會,他特意搭班車回 村,為在場的大家唱了一首《望鄉》。他 說:“出去了這么多年,這首歌的歌詞自 己記得牢牢的。”
“嘉魚鄉村春晚特點就是自愿、自 發、自主,通過村民自編自唱、自演自 賞,激發鄉土文化能量,滿足群眾多 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農民‘種 文化’活動向全面縱深發展。”該縣文 體新局局長丁淑嬌介紹,鄉村春晚讓 每個村民既是演員,又是觀眾,也是 導演,體現了農村文化活動群眾的廣泛參與權、選擇權和主動權。
一些節目通過展現農民生產勞作 的特色,體現讓群眾能參與,看得懂,體 驗深的草根屬性。這樣的活動聚人氣、 接地氣,以娛樂的方式傳播正能量,少 了黃賭毒,少了打架斗毆,對陶冶情操, 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推進村民參與管 理村莊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有著非同 凡響的意義。
2019 年元旦春節期間,鄉村自辦 春晚又將拉開帷幕。通過創建推動, 全縣8個鄉鎮均為鄉村春晚示范點,自 辦春晚行政村覆蓋率將達 60%,鄉村 春晚文化志愿隊伍有 50 多支,培育春 晚導演、春晚主持、春晚“民星”、春晚 燈光音響師等特色文化人才上千名, 鄉村春晚文化精品體驗線路8條,在自辦鄉村春晚的行政村基本實現了有一 支人才隊伍、有一個保留精品節目、有 一個民俗文化節慶、有一臺特色春晚 等“四有”建設標準。嘉魚鄉村春晚已 從最早的一枝獨秀模式,催生當前遍 地開花的成果。
推進鄉村文旅融合
貼春聯、做魚丸、吃吊鍋……每逢春節,簰洲灣鎮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體驗獨具特色的民俗過大年。
為了讓游客玩得開心、吃得舒心、 住得順心,各商家和農家樂同樣用盡心 思。“春節期間,我家基本天天都被訂滿 了,已經接待了上千位來自武漢、洪湖 等地的游客。”一位農家樂老板說,她的忙碌會從臘月持續到正月。
白天,游客圍住大鐵鍋,爭相參與做魚丸魚糕,品嘗自己親手制作香甜可口的魚丸;晚上,游客紛紛涌入文化廣 場欣賞“村晚”。有的游客還上臺參與 表演,融入鄉村春晚舞臺,表演“我要上 村晚”串燒節目。
過年期間,嘉魚100多家農家樂均 住進了城里來的游客。“在農村過大年, 有滋有味更有趣,明年我們還要來。”不少客人甚至現場向各家農家樂業主預 訂起了第二年過年的房間。
2018 年春節期間,嘉魚縣50多臺 鄉村春晚在各個村里的文化廣場上 演。年初一至初五期間,各村的文化廣 場里就涌入了來自武漢、咸寧、洪湖等 地的游客。游客與村民一起欣賞“村晚”,體會年味,品嘗富有鄉土特色的美味佳肴和觀看精彩的“村晚”節目,有的 更參與其中。
據統計,自舉辦鄉村春晚以來,春 節期間該縣農家樂接待游客 5 萬余人次,同比增長110%,實現經營收入800 多萬元,同比增長120%,其中近70%的 游客選擇在農家樂留宿。鄉村春晚目前正成為嘉魚地方全域旅游的生態引擎, 迸發蓬勃生機,成為驅動鄉村發展的 “文化密碼”和“打開模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全面展示中醫文化 通山建立中藥博物館
下一篇:
嘉魚文化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推進,巨量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正被釋放出來,將成為未來我國金融產業發展的一片藍海。金融與鄉村振興的...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劉歡報道:4月15日,我市舉辦“靈秀湖北.四季村晚”培訓活動,推進我市“村晚”舉辦活動。市文旅局...
咸寧網訊通訊員汪麗娜報道:通山農商行堅守服務“三農”初心,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藍圖,穩扎農村、緊靠農民、搶抓機遇、不...
何軍雄鄉村春日,春風輕坲山坡上的柳枝吐露著新芽杏花怒放,成群的蜜蜂到訪纏住鄉村美麗的腰身不放春日里,羊群漫步山林和山...
12日至13日,通山代表團圍繞政府工作報告談感受、談打算、謀發展。要強化產業對接,加強產業發展后續培育,推動扶貧產業與鄉...
“通過市委市政府連續幾年的努力,目前我市的鄉村振興成效明顯。其次要積極爭取上級的資金和項目支持,通過國家對三農、對鄉...
“今年,我們將繼續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該縣因勢利導,科學謀劃,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首要任務,促進美麗鄉村與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著力打造一批...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莉、孔維雅報道:10月17日至18日,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全國鄉村振興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推進大會在我...
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能否完成對于時代本質的深刻表達,是我們面臨的新考驗在漫長的農業時代,鄉村一直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