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宋宇晟)“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記者獲悉,這八個曾令無數人動容的漢字,即將在8月中旬亮相拍場。
幾天前,中國嘉德宣布2020年北京春季拍賣會即將啟幕。雖然現在早已不是“春季”,與往年國內各大拍賣行的春拍相比也晚了差不多兩個月,但依舊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中國嘉德副總裁、中國書畫總負責人郭彤介紹,“今年我們春拍4500余件拍品中的第一號拍品,是日本畫家東山魁夷先生在上世紀70年代書寫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記者在拍賣行官網上注意到,這件書法作品將以無底價起拍。顯然,相比于具體的價格,拍賣行更看重它的象征意義。
中國嘉德官網截圖
千年前的“共結來緣”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歷史,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此詩共四句,全詩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唐代鑒真和尚,就是被這首詩打動后,才決定東渡日本的。
唐開元二十一年,日本僧人榮叡、普照隨遣唐使來中國,邀請鑒真到日本傳戒。
日本《唐大和上東征傳》中記載,鑒真聽說日本國長屋王崇敬佛法,其施贈的袈裟上還繡著四句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他據此判斷,日本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
而后,鑒真詢問弟子中是否有人愿意前往日本傳法,結果是“時眾默然,一無對者”。有弟子更是直言,渡海的風險太高。
但鑒真給出的回答是:“諸人不去,我即去耳。”
此后,鑒真與一眾弟子,在經歷了六次東渡后,終于在天寶十二年抵達日本,前后歷時十二年。
次年,鑒真到達日本首都平城京(今奈良),而后又在此建立唐招提寺作為傳戒的中心。
在到達日本十年之后,鑒真和尚圓寂,年七十六歲。
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中國嘉德2020年春拍預展現場的東山魁夷書法“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50年前的“山川異域”
鑒真雖然去世了,但他所主導建成的唐招提寺此后成為日本佛教律宗的總本寺院。如今,這座具有中國盛唐風格的建筑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影響綿延不絕。
上世紀70年代,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受邀為唐招提寺御影堂繪制隔扇畫。
從1971年起,東山魁夷為創作這些富有歷史意義的隔扇畫,研究鑒真的生平與唐招提寺歷史,遍訪日本的名山海景,于1975年5月完成了《山云》和《濤聲》。
資料圖:東山魁夷 瑞光設計稿,2019年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王子濤 攝
他三次游歷中國的自然名勝,吸取中日古代繪畫藝術的精髓,將其胸中的情與景完美地交融在畫作中,于1980年2月完成了《揚州熏風》《桂林月宵》和《黃山曉云》,最后完成在坐龕內部繪制成《瑞光》。
中國嘉德中國近現代書畫及當代書畫總經理戴維覺得,東山魁夷寫下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書法“一定和他接觸到唐招提寺是有關系的”。
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東山魁夷的作品《春曉》作為禮品由田中贈送給毛澤東主席。該作品現藏于國家博物館。
6個月前的“風月同天”
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詩真正走紅網絡,則是6個多月之前。
今年1月下旬,全國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勢異常嚴峻。中國采取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一招,堅決果斷關閉離漢離鄂通道,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全面打響。
全國集中資源和力量馳援湖北省和武漢市。與此同時,在日本各界捐往武漢的各種防護物資中,來自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的紙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上面就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八個字。
2月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此表示感謝。
她說,“我想很多中國網民和我一樣都注意到了日本人民這些溫暖人心的舉動。在當前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我們對其他國家人民給予中國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銘記在心。”
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中國嘉德2020年春拍預展現場的東山魁夷書法“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攝
今年8月,中國嘉德副總裁、中國書畫總負責人郭彤談及東山魁夷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時說:“我想這不僅代表中日人民之間的友誼,也是人類共通的情感。越是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能夠通過藝術感受到到心靈相通。”(完)
參考資料:《唐大和上東征傳》《鑒真的東渡與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律宗名剎——唐招提寺》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哪吒降妖記》大結局即將到來,蔣依依吳佳怡患難見真情
下一篇:
印行超6億冊,70歲的《新華字典》如何成為傳奇?
16世紀以來,驅動歐洲地圖工業發展的是航海發現時代的殖民與貿易需求,這一時代的地圖奉精確性為圭臬:一張地圖越是自詡為對空...
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周春芽的《春天來了》17日晚拍出8625萬元(人民幣,下同),大幅刷新其作品拍賣紀錄。作為該場封面作品的《春天...
摘自《五萬年中國簡史》,姚大力、錢文忠、于賡哲等著,文匯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位于關中的華山被列入“中國”之內,可見司...
《老一輩革命家的初心》(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版),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主題,講述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參與改變...
坐著高鐵看中國,車窗外江山如畫,車廂里雙節勝年。近日, 《紐約時報》就刊文稱, “當人們擠進火車,擁擠在古老的廟宇中以...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
《力量》這部紀實文學作品,是一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錄,由陳聰、屈婷傾力撰寫,旨在通過全景式描繪全民抗疫,深入呈現...
8月17日,在2020上海書展上,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攜新作《中國戰疫!張維為在新作中總結出了決定中國戰疫穩步走...
谷崎潤一郎是日本著名唯美主義文學家,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細雪》《秦淮之夜》《春琴抄》(見圖,資料圖片)等。...
——攜手全球抗疫彰顯中國擔當②人民日報評論員“在共同的敵人面前,沖鋒陷陣的人值得尊重”。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