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 浦(中國傳媒大學工會服務中心主任)
日前,廣東衛視推出了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文化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二季,節目依舊歌以詠志,在經典旋律的傳唱中觸發更多人心底的回憶、致敬時代,更加注重將“傳承”的概念賦予“經典”之中。在一曲曲歌聲里,時間匆匆、流淌而過,美好回憶與文化傳承卻歷久彌新,給予人們奮斗和前行的力量。
歌聲中承載著記憶、包含著故事,因此當熟悉旋律響起的時候,總會引發觀眾的共情與感動。例如,第一期唱響的是膾炙人口的影視主題曲,節目將觀眾迅速帶入熟悉的經典影視情節當中,回到與老電影、老劇集相伴的久遠歲月中;在“九四新生代”的主題下,舞臺的所有呈現仿佛讓時光倒流,重回二十多年前的華語樂壇,感受“嶺南”的光輝印記……節目以歌聲、舞美、燈光、觀眾互動等元素,共同勾勒出一種“浸潤感”,音符間充滿了溫度和力量,觀眾融入其中,靜心回憶個人成長、慨嘆時代的變遷、找尋前行的意義。因此,音樂綜藝應該挖掘更加“本真”的元素,點燃觀眾的情緒不需要刻意的鋪墊和引導,真情實感的歌聲可以自然而然地打動觀眾,節目在追尋藝術價值的同時也具有了現實意義。
在此背景下,舞臺讓歌曲的情感內核呼之欲出。例如,馬佳重新編曲并演繹紅色經典歌曲《紅梅贊》,鼓勵觀眾學唱時代金曲,助力紅色精神代代相傳;呂繼宏帶來了一首體現海軍豐富情感的歌曲《軍港之夜》,嘹亮的男高音傳遞出軍人的拳拳愛國之心;白雪演繹完歌曲《奉獻》之后,節目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的軍醫杜瑋來到現場,他在火神山醫院奮戰70個日日夜夜、義無反顧推開生死之門的援鄂經歷,讓觀眾深切感受到這位抗疫軍人銘記于心的使命和不怕犧牲的果敢。因此,節目用旋律描繪當下的生活,讓個人的青春奮斗與家國的發展脈絡在歌聲中交織。節目不斷整合著歌曲與歌手的力量,這不僅僅是“老歌”的簡單列錦,更是將創新理念融入其中,以更有新意、更加年輕化的翻唱凸顯“傳承”的力量,賦予經典全新的流行力:比如,韓磊獻唱的《走四方》結合了馬頭琴與電吉他的不同特色,讓傳統蒙古風與流行搖滾進行碰撞,帶來全新的震撼視聽體驗。同時,節目讓華語樂壇的“前浪”與“后浪”同臺演繹,前輩歌手與實力派年輕歌手的相遇讓“傳承”更有意義,也打通了觀眾的年齡圈層,更為“經典大聯唱”打下基礎,不斷踐行著全民風靡的傳播效果。
《流淌的歌聲》第二季要傳承的不僅是歌聲,還有烙印在歌聲背后的中華文化元素。如在“國風飛揚”的主題下,《將進酒》《定風波》等古詩詞的美感被歌聲演繹得淋漓盡致,《煙花易冷》《大魚》等國風歌曲再度唱響,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節目中被置于重要的位置。層出不窮的音樂綜藝節目都在摸索著讓音樂流行的“秘訣”,如拓寬歌曲種類、精湛演唱技巧、強化舞臺特效等。而《流淌的歌聲》則從形式的外表之下直擊內容的核心,以傳統文化增加流行音樂的品質感與厚重感,這些被賦予了更多東方文化元素的歌曲或許不夠酷炫和熱鬧,但同樣可以受到各個年齡段觀眾的追捧與傳唱。此外,面對不斷更迭換代的華語音樂大背景,節目卻沉下心深耕、梳理華語音樂過往的發展脈絡,找到了嶺南力量和華語樂壇的輝煌時刻并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嶺南樂壇文化是內地流行音樂的源頭,節目以此切入,巧妙地呼喚著流行音樂的初心,不斷回望來時路,才能更加堅定音樂未來的發展方向。
經典歌曲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黯淡,反而具有穿越時光的力量,它凝聚著時代記憶,歷經歲月沉淀而愈加璀璨。《流淌的歌聲》第二季讓觀眾以更慢的節奏和更從容的心態回味老歌,給經典作品、溫暖旋律更多的空間和更大的舞臺,讓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和網友都能在其中收獲情感共鳴,發掘金曲背后的時代記憶和文化烙印。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5日 15版)
編輯:但堂丹
《衣尚中國》視覺總監申宇杰介紹說:‘在整體節目的視覺設計上,我們首先希望每一期節目都能體現一個與當期主題相關的傳統美學...
上周末,兩檔全新綜藝節目——東方衛視《神奇公司在哪里》、優酷視頻《奮斗吧主播》同時開播。”對于這樣的節目模式探索背后...
《故事里的中國》摘得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最佳電視綜藝節目大獎”央視綜藝節目在創新中實現提質升級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自...
8月29日, 《中國地名大會》新書首發活動在京舉辦,該書由中華書局出版, 《中國地名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中國首檔...
近年來,綜藝節目熱度不減。文化、音樂、演技、辯論、旅游、競技、美食……一檔檔綜藝節目帶著觀眾領略各地風土人情,體味文...
陳昌鳳,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黃家圣,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摘要:本文以文化類電視節目《中國詩詞...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16歲上清華, 24歲當火箭工程師, 29歲已累計參加79次航天發射任務……90后青年于新辰有著令人驚艷的履歷...
10月2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國家寶藏》攜手央廣文藝之聲FM106.6和云聽APP,在音頻領域打造的《國家寶藏·挖...
原本《心動的信號》捕捉普通人戀愛萌生細節的模式在一眾相親節目中清新脫俗,然而節目組連續三季沉迷打造“白富美”“高富帥...
紫禁城建成600年之際,闊別觀眾一年多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