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游客在游覽瓶窯老街的非遺館群。當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老街內的非遺館群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非遺館群包含良渚玉雕館、余杭紙傘館、瓶窯陶藝館、風箏燈彩館、蠶桑文化館等5個非遺館,瓶窯老街內還有法根糕點、朱一堂、中泰竹笛、徑山茶、萬隆醬鴨等各類特色“非遺”產品。 瓶窯老街經過小城鎮綜合整治后,充分保留還原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風貌,是杭州市余杭區重要的傳統非遺街區之一。非遺館群是瓶窯老街非遺街區和文創區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讓本土非遺文化與文化產業相融合,讓非遺技藝得到更好的保護、利用和傳承,也讓傳統的非遺技藝能夠被更多人知曉和關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空中俯瞰瓶窯老街內的非遺館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游客在瓶窯老街的“瓶窯陶藝館”內體驗陶藝制作。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游客在瓶窯老街內參觀“風箏燈彩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游客在瓶窯老街內參觀“風箏燈彩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游客在瓶窯老街的“蠶桑文化館”內感受傳統蠶桑文化。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游客在瓶窯老街的“蠶桑文化館”內感受傳統蠶桑文化。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游客在瓶窯老街內參觀“良渚玉雕館”。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6月6日,瓶窯老街的“余杭紙傘館”內,一名工作人員在制作傳統油紙傘。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小山村建起“最小美術館”
下一篇:
四川139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開網店
王艷(溫泉)去年的一天,我無意中聽朋友津津樂道地談起他的家鄉——馬橋鎮鰲山村的沈廖街,頗感興趣。沈廖街最有看點的地方是...
金小衛(崇陽)古鎮白霓橋,我對她有著特殊的感情。這里歷史上是一片水田,因鎮北十里的大白劉家京官劉白川捐銀3000兩,在鎮南...
在這片平疇沃野中的鄉邑,正是崇陽縣白霓古鎮。老板娘在廚房油鍋前把關,炸出一箱箱的金黃小麻花。“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輕蘸...
本報記者汪曉東崔璨姚雪青王偉健閃閃發亮的吳王夫差劍、玲瓏剔透的秘色瓷碗……夜晚的蘇州博物館內,游客們遠離白天的喧囂,...
騰訊、中興、大疆等上百家高科技企業匯聚成“創新大道”,串聯起粵海街道、大學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等城市“創新名片”…...
他們,微光成炬照征程新華社記者姜琳平日里,他們是學生、村民、快遞員、水電工、小店主……是街頭巷陌,與你我擦肩而過的普通...
這是高新區圖書館(9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2020年9月8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圖書館正式開館。高新區圖書館坐落在魚尾洲公園...
題:綠染云嶺小康路——生態文明建設的云南實踐新華社記者伍曉陽、字強七彩云南,綠為底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云南堅持...
題:那山,那人,那苗寨——十八洞村三代人的奮斗史新華社記者丁錫國、袁汝婷、張玉潔十八洞村的故事,離不開大山。困于大山,...
新華社蘭州9月14日電? ?題:脫貧的顏色新華社記者決戰脫貧攻堅進入收官,新華社記者再次來到“三區三州”的甘肅省臨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