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云譯
婚姻該如何經營?
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很喜歡李詠的一段話:
有人過膩了,去外面的世界尋求安慰;
有人心大膽小,只好成天在家找茬挑事,怨天尤人;
還有人,深諳生活不過如此,沒頭蒼蠅似的亂撞,不如認準這一條路走下去。
那咱就修路吧,有什么溝溝坎坎,咱一塊兒把它填平了,有什么陳年積怨,咱心平氣和把它化解了。
竊以為,上述三者,以后者為上上策。
那么,婚姻這條路究竟是怎樣的呢?有哪些溝溝坎坎?又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道理呢?
01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生二胎,40多的年紀已是不易,老公也未陪在她的身邊。
都這樣了,為什么還要生二胎?
她說:“因為老公出軌三年,不愿回家,有了孩子大概會好些。”
為什么出軌三年,也不離婚呢?
她說:“因為大寶高中三年,不想因此影響孩子的學習。”
奇了怪了,孩子如今大學,離婚也不影響孩子學習了呀。
她又說:“我半生都為了這個家付出,不離婚是怕孩子沒有一個好的感情模版,為了孩子的體面。再說一個40多歲的女人離婚后,能干點什么,無非是孤獨終老,后半輩子凄涼可憐,招人嘲笑。”
朋友的讓我一臉懵逼,但細想,用這種“線性思維”經營婚姻的人并不少。
認知心理學也表明:我們的大腦傾向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歸為簡單的直線關系,很難理解非線性的關系。
比如把現狀歸于單一的原因,婚姻不順,是因為對方出軌,他回家就會好的。
比如簡單復制過去的經驗來預測未來,生孩子會讓對方操心,出軌的男人多少會顧家一點。
再比如認為人生的發展變化是勻速的,離婚導致孤獨,孤獨以后是孤獨后半輩子,孤身一人必然凄涼可憐,招人嘲笑。
其實,婚姻的變化是非線性的。
它有自己的親密周期,一段時間可能如膠似漆,就像橡皮筋最大限度拉長,然后反彈,緊接著又需要個人空間,各過各的。
柴米油鹽中或許是感情漫長的平淡期,卻也可能因為一個暖心的細節,讓感情驟然升溫;同樣的,也可能因為一句戳人痛處的氣話,讓感情驟然下降。
是的,婚姻就是這樣充滿了不確定。
02
那么,如何在不確定中經營婚姻呢?
就是在變化的關系中抓住不變的人性。
人性是復雜的,多面的。絕大多數人有好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而他人和環境決定著他會呈現出哪一面。
什么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環境好一些,被他人信任,這個人往往呈現出善的一面;
環境不那么好,或者不被他人看見,這個人就更可能呈現出惡的一面。
先說環境。
梅婷和鄢頗相識三個月就結為夫妻,婚后卻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鄢頗導演電眼《阿司匹林》時,不僅沒錢,還是梅婷砸進了自己所有的積蓄。
為了省錢,梅婷把家中的進口牛奶換成了一塊錢的國產奶;為了省片酬、省服裝費,梅婷義務出演,在劇中也穿著自己的衣服。
這還不是最慘的時候,等到電影上映,票房慘敗,兩人連買酸奶也得斤斤計較,找找打折的或有贈品的。
他們的感情在貧瘠的環境中日漸枯萎,之后“鄢頗出軌”傳得沸沸揚揚。
梅婷心平氣和地出來澄清:“我覺得是我們兩個人的問題,跟外面其他的都沒有關系。性格啊,方方面面吧,再往下走會互相傷害。”
如此清醒,敢于付出,卻依舊走不到最后,為什么?
因為環境造人,沙漠中或許偶爾會開出一朵花,已是少之又少,大多卻是費盡心力地無疾而終。
再說信任。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投射性認同。
就是說A將一些信息投射到B的身上,B接受到這些信息后,真的變成A所認為的那樣,于是A發現B真的就是自己所認為的那樣。
這個概念有點繞,看不懂也沒關系,我們講個案例。
晶晶和老公是典型的“女強男弱”,她對老公充滿抱怨,邋遢、不上進、賺不到錢、在家還是個大爺懶得動彈。
我問她:“既然對方這么多缺點,當初為什么和他結婚呢?”
晶晶說:“他以前還是挺好的,喜歡給我做大菜,常常主動洗碗拖地,工作不好不壞,也算不上不上進。”
晶晶的老公是怎么一步步改變的呢?
結婚半年后,兩人的互動幾乎都是這樣的。
老公做了飯菜,晶晶覺得不好吃,要么是油放多了,要么是味精放多了不健康。
老公洗碗拖地,晶晶也不太耐煩,看看你洗的碗,拖的地,哪里干凈了,晶晶又自己卷起袖子重頭做。
至于賺錢,晶晶工作能力很強,也從沒想著靠老公,兩人的第一套房首付全是晶晶出的。
總之,不論老公做什么,他都覺得不滿意。
慢慢地,老公真的變成了家中可有可無,還常添麻煩的一個人。
婚姻里,晶晶在老公身上投射了什么信息呢?
晶晶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很少從別人那里獲得照顧和愛,習慣了凡事靠自己。
她心中有一個牢牢的信念:別人是靠不住的。
于是,人性性中的懶惰、自私真的在關系中呈現,對方也真的成為一個靠不住的男人。
其實,大多失敗的婚姻,不是輸給了生活,而是輸給了人性。
不要高估人性,真愛常敗于環境,渾身閃光的人也必然有些暗面,沒事就別隨便試探啦。
也不必低估人性,就像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所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基本上積極的取向。一個人越被充分地理解和接納,他就越容易摒棄那些他一直用來應付生活的假面具,就越容易朝著面向未來的方向改變。”
03
看到這,你或許想問:“信任雖然有益于關系,可我就是做不到,怎么辦?”
為什么做不到呢?
因為信任與合作都是有風險的,萬一他真的不靠譜,萬一他出軌了,萬一......
但你是否想過,這個“萬一”為什么對你來說就這么可怕呢?
疫情期間,我的一些朋友失業在家,有兩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部分人安之若素,每天泡泡茶,跟另一半聊聊天,帶帶娃。
另一部分滿心焦慮,家中的空氣都像是凝固了一般,動不動就開吵。
他們的區別在哪里呢?
很簡單。
前者存款尚足,工作能力強,已經有公司在聯系他們了;
后者人到中年,還在還房貸車貸,能力一般,體力也比不上年輕人,這次失業不知道會持續到什么時候。
其實,婚姻中的“信任”也是這樣。
首先,你體驗過被好好愛著,在感受上深信自己值得被愛。這是“愛的存款”。
其次,你善于經營關系,能夠讓關系給彼此創造價值,豐盛人生。這是“愛的能力”。
存款和能力相輔相成,自己碗里是空的,往往只能拿著空碗乞討,焦慮不安,當然沒有安全感,無法信任別人啦。
那么,如何才能讓你的婚姻螺旋型地上升呢?
一夜暴富,又或天降橫財,白馬王子終于拉著滿車的愛向你本來,是不太可能的。
最可靠的路無非是老老實實地提升能力,增加存款。
婚姻中的能力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繁衍能力。
前幾天,楊麗萍視頻下那條評論說的就是“繁衍能力”。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
再寬泛一些,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年輕、貌美、健康都是一種“繁衍能力”,指向優良的后代基因。
在過去的時代,主要是由女性提供“繁衍價值”。
第二,生存能力。
能力,財富等等能讓我們生存得更好的能力叫生存能力。
2018年,中國女性買房的比例就達到了46.7%。
有人說:
“自己買房住著踏實。”
“女人有錢有房了,要比有對象更有安全感。”
“自己有房,車里有油,兜里有錢,這就是安全感。”
生存能力帶來的是物質上的獨立。
你不必因為錢而結婚。
正如《傾城之戀》中所寫:結婚若是為了維持生計,那婚姻就是長期賣淫。
你也不必因為物質而不敢離婚,勉強湊活。
有句話雖扎心,卻現實:“沒錢的女人叫離婚,有錢的女人叫喜提單身!”
第三,情緒能力。
情緒能力是說在關系里讓彼此感到愉悅的一種能力。
隨著物質條件的提升,人們對婚姻的期待逐漸變化,情緒能力在婚姻中顯得越發重要。
有的人渴望在婚姻中感受到滿滿的接納與愛意。
有的人渴望對方能夠陪在身邊吃飯聊天,親密地分享種種見聞。
有的人渴望在婚姻中彼此支撐,只要有對方,就什么都不怕。
一個情緒能力較低的人,即使前兩種能力尚可,也難以經營好一段關系。
為什么呢?
因為她既無法在精神上獨自站立,又無法給予別人什么,像黑洞一樣索取著對方的情緒價值。
而一個人情緒能力較高,意味著她既能自娛自樂,也能對別人發光發熱,從容自如地愛與被愛。
婚姻不易,該如何經營?
總而言之,就是這三步:
先搞定自己,提升三種能力;
再搞定他人,抓住不變的人性;
最后搞定關系,坦然地擁抱變化。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為什么很多女人面對不幸的婚姻卻不輕易選擇離婚?
下一篇:
這三種夫妻遲早會離婚,不信你看!
如果戀愛是風花雪月,那婚姻就是柴米油鹽。常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難道步入婚姻,愛情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當然不是。...
曉麗近來就面臨這樣的困境,丈夫出軌了,第三者已經來找過她了,說是希望曉麗有點自知之明,退出這段感情。家里家外婚姻家庭...
尼采曾說:婚姻就猶如一場長期對話,當你決定走進婚姻時,你要考慮好你們能否談笑風生走到最后。婚姻不是簡單的搭伙過日子,夫...
婚姻生活久了,加上人性中的自大和自戀,會造成一個問題,即大家只看得見自己的辛苦和委屈,看不見對方的辛苦和委屈。就像有...
(山哥聊情感,圖片來自網絡)|文/龐鳳山01網上有三不娶:教師,護士,銀行女,為什么會有這個說法呢?不過,現實情形也確實...
01曾經有人問我,你覺得哪種女人最容易離婚?”其實婚姻也是一樣的,你必須預測到將來他的成長和你的成長,如果糊里糊涂,只...
3月10日,姚晨與丈夫曹郁一起現身機場,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說起姚晨,相信大家還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對那部經典情景喜劇《武...
有多少人的婚姻,家庭幸福,都敗給了婚外情。“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則各有各的不同”很多家庭也因為婚外...
很多夫妻抱怨婚后生活過于平淡,鍋碗瓢盆取代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孩子哭大人鬧煩心事不斷,要是只戀愛不結婚就好了。夫妻互為...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讀者來信:木子李:我和前夫高中同學,我主動追的他。那時候,我同寢室的人一致認為,我前夫很帥。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