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推進“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
獨辟蹊徑,尋找“地球2.0”
“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這一哲學命題,天文學家正試圖用尋找“地球2.0”去解答。他們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對宇宙充滿幻想,對理論不斷修正,創新高精尖的天文儀器,革新“新奇特”的探測方法,把目光對準了深邃的太空。不久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提出“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CHES),通過獨辟蹊徑的技術手段,為人類探測類地行星。
1 探索系外行星 人類從未停歇
由古至今,人類一直思考著地球與宇宙的關系,以及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由此引發了天文學家對于系外行星的探索。
不過,直到1995年,人類才發現了第一顆太陽系外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處于銀河系中,環繞著一顆類太陽恒星公轉。發現這顆行星的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た迤?Didier Queloz),因此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一發現開創了現代系外行星探測的新時代?!敝袊茖W院行星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介紹,此后人類陸續發現了超過4200顆系外行星,其中大部分由開普勒望遠鏡探測而得。
開普勒望遠鏡打開了人類觀察宇宙的一個大窗口,自2009年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升空后,它單槍匹馬地發現了近3000顆系外行星,成就了整個行星科學領域輝煌的十年。
2018年,開普勒望遠鏡“功成身退”,但是人類探測系外行星的腳步不會停歇。作為開普勒望遠鏡的“繼任者”,同年4月,NASA最新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順利升空。由NASA、歐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聯合研發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WST),計劃于2021年發射。此外,2024年,歐洲航天局將使用俄羅斯聯盟號火箭發射“柏拉圖號”(PLATO)到日地第二拉格朗日點軌道,它的目標是搜索30萬到100萬顆恒星,以期在太陽系外找到可能存在生命或宜居的行星。
面對行星科學領域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也在加緊部署自己的系外行星空間探測項目。2019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布消息稱,將在2030年前后開展太陽系近鄰宜居行星太空探索計劃——“覓音計劃”,通過發射空間飛行器,以直接成像手段發現和認證太陽系外宜居行星并刻畫其宜居性。
紫金山天文臺提出的“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則將通過發射一個1.2米口徑的高精度天體測量空間望遠鏡,巡查距太陽系32光年外的100個類太陽恒星,探測宜居帶類地行星或超級地球,并普查近鄰行星數目、真實質量和三維軌道等信息,預期會發現數十顆宜居帶行星或超級地球。
2 在“暗黑”宇宙中捕捉微妙舞步
系外行星離我們如此遙遠,行星亮度又那么微弱,科學家怎樣才能在“暗黑”的宇宙中搜尋到它們?
“目前,國內外尋找系外行星主要通過‘凌星法’完成?!奔窘战榻B,即當行星運轉到恒星前面時,恒星的光度會有非常微弱的改變,通過這個光度的變化便可以發現那些難以看到的行星。
不過“凌星法”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它對觀測設備和觀測條件有著較高的要求,光度計的測光精度要求優于萬分之一;其探測效率較低,大概是萬分之四等。此外,利用“凌星法”探測無法給出該行星的質量,需要通過其他方法再度驗證。
不再囿于“凌星法”,紫金山天文臺的“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獨辟蹊徑,大膽地發展了另外一種尋找行星的辦法“天體測量法”——觀測恒星在行星引力的作用下,在太空中的微妙舞步。
“‘天體測量法’其實是個很經典的方法,但是將它用在探測類地行星上是一種技術創新。”季江徽介紹,在引力的作用下,當恒星周圍有一顆行星時,這兩個天體會互相繞轉,換言之,如果一顆恒星周圍存在行星,行星就會使恒星產生一個小幅度的擺動?!拔覀兛梢酝ㄟ^觀測恒星位置的微小擺動,再扣除恒星自身運動的基本參數,便能判定出恒星周圍是否存在行星,且可以計算出該行星的質量。”由此可以發現,“天體測量法”相較于“凌星法”還具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即一旦發現存在的行星后就可確認并計算其質量,無需再度驗證。
不過,要實現“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在技術上需要達到前所未有的精度——微角秒,這相當于要在地球上分辨出一枚放在月亮上的硬幣。季江徽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相關研究都還沒有達到這種高精度,因此值得下大力氣攻關,因為一旦取得突破,我們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就將走向世界前列。目前項目組正在積極進行關鍵技術攻關,預計在兩年半至三年時間內攻克關鍵核心技術。
3 終極目標:尋找宜居行星
人類探測系外行星,終極目標是為了尋找宜居行星,即“地球2.0”。季江徽介紹,行星系統中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軌道范圍被稱為“宜居帶”,目前已有數十顆宜居帶行星被發現,這些天體基本上都分布在紅矮星周圍。不過,宜居帶行星并不等于宜居行星,因為只確定系外行星的位置還遠遠未滿足“宜居”條件。
比如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里,人類的目的地是“比鄰星”——一個離我們最近的恒星系統,它距離太陽只有4.2光年??茖W家在“比鄰星”周圍就發現了一顆宜居帶類地行星“比鄰星b”,經分析它可能存在液態水。但是由于“比鄰星”的耀斑比太陽還猛烈,因此“比鄰星b”也許并不“宜居”。
怎樣的行星才是真正“宜居”的?季江徽分析,行星的宜居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宜居行星的宿主恒星類型、宜居行星的位置及宜居行星的質量?!皩ふ业揭活w系外行星后,應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這顆行星:行星內部構造及活動是什么樣的?行星系統是如何形成及演化的?”此外,還需要觀察其宜居性的具體體現,如是否有適宜生存的大氣和液態水等。其中,宜居行星的大氣更為天文學家和公眾所關注,一般可通過尋找行星大氣光譜中的“化學指紋”(如氧氣、二氧化碳等)來判斷其是否適合生命存在,不過,由于無法直接觀測,測量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難度非常大。
“人類對宜居行星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季江徽說,目前“近鄰宜居行星巡天計劃”探索的首要科學目標是“找到”類地行星,后續會酌情考慮行星宜居性的相關研究。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講述百億年間膨脹史 填補重大探索空白 迄今最大宇宙三維地圖“出爐”
下一篇: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在7月至8月擇機發射
三月的鶯啼最清翠,三月的桃花最火紅,三月的思念最動情
目前,國外已對月球、彗星和小行星甚至太陽等進行了多次無人采樣返回探測,還利用“阿波羅”載人飛船對月球進行了有人采樣返...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說,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二是地外...
紫金山實驗室自2018年8月成立以來,以劉韻潔院士團隊、尤肖虎教授團隊、鄔江興院士團隊為基礎,匯聚了1000多人的科研隊伍,整...
《夜半酒店》涉及兒童保護話題, 《還是漂亮惹的禍》探討因為相貌歧視引發的心理焦慮、“整容貸”等問題。除了找兇手,看推理...
周春泉(通山)山漸漸高了,林子也漸稀疏從沒入腳踝的土地拔出來又向裸露的部分走去我知道越往高處走就離人間越遠每向前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