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成中國智能手機已用上北斗
20年來北斗系統提供的服務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采用北斗航標遙測遙控裝置的一艘大型燈船投放在珠江口擔桿水道。
近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這一系統將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隨著北斗衛星的全球組網,“北斗”將如何推動生產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創新?又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深刻改變人們生活
七成以上中國智能手機用北斗
“高大上”的北斗導航,已經不知不覺“飛入尋常百姓家”。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透露:“在中國入網的智能手機里面,已經有70%以上的手機提供了北斗服務。”
天上的北斗不僅與手機相連,我們日常生活很多地方都有它相伴。自2000年我國發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以來,歷經20年建設發展,北斗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國計民生各個領域。
哈啰出行數據算法首席科學家劉行亮告訴記者,目前,全國超過360座城市的哈啰單車已全線適配北斗。每輛哈啰單車的智能鎖內均包含北斗定位裝置,智能鎖接收北斗衛星信號,向哈啰數據中心發送車輛定位信息。
未來,隨著北斗全球系統建成,“中國北斗”將進一步造福全球,也將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人們的生活。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北斗系統大眾服務發展前景廣闊。基于北斗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在電子商務領域,國內多家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貨車及配送員,應用北斗車載終端和手環,實現了車、人、貨信息的實時調度;在智能穿戴領域,多款支持北斗系統的手表、手環等智能穿戴設備,以及學生卡、老人卡等特殊人群關愛產品不斷涌現,得到廣泛應用。
廣泛應用于各領域
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小到一頂安全帽,大到交通運輸、農林牧漁……北斗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電網設備分布廣泛,許多電力設施都在無通信公網地區,電網公司一線員工在這些地區進行電網建設或者巡檢作業時,往往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與后方人員取得聯系。
有了北斗衛星系統,電網公司的員工在無通信公網地區作業時,只需要攜帶一個小小的“短報文通信終端”,通過藍牙與手機相連后,就可以讓普通的手機具備了發送北斗短報文的能力,將現場情況和位置信息發到后方人員的手機里。
在交通運輸方面,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重點運輸過程監控、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控、港口高精度實時定位調度監控等領域。目前,全國已有超過66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8600座水上助導航設施等應用了北斗系統。在首架運輸航空器上也安裝使用了北斗系統,實現零的突破。
在農林漁業方面,基于北斗的農機作業監管平臺實現農機遠程管理與精準作業,服務農機設備超過5萬臺,精細農業產量提高5%,農機油耗節約10%。
從“夢想在望”變成“夢想在握”,今日之北斗已完成“三步走”的戰略。到2035年,以北斗系統為核心,我國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數據鏈接
基礎產品銷量已突破1億片
據統計,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北斗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構建以北斗時空信息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產業生態鏈,并正在成為北斗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動著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
經過多年發展,北斗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北斗基礎產品已實現自主可控,國產北斗芯片、模塊等關鍵技術全面突破,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多款北斗芯片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水平達到22納米。
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斗導航型芯片、模塊等基礎產品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產高精度板卡和天線銷量分別占國內市場30%和90%的份額。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航天系統公司依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度衛星定位授時技術與自主研制的高精度多模衛星導航芯片,為電信設備制造商、基礎設施管理部門、銀行和金融企業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時技術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該公司累計開發北斗多模導航芯片6代10余款,形成了高精度授時、差分定位和組合導航等多樣化產品型譜,已應用于交通、物流、司法、公安等眾多領域。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在7月至8月擇機發射
下一篇:
SpaceX擬建浮動太空港 未來可支持超音速全球旅行
與利用軌距尺進行測量或全站儀半自動測量等傳統手段相比,北斗慣導小車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同時,作業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大幅...
如此一來,無線移動閉塞系統可以通過車載設備和軌旁設備不間斷的雙向通信,調度控制中心可以根據列車實時的速度和位置,動態...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徐曉鵬報道:5月28日,在南昌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北斗+教育”論壇上,通山縣實...
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之際, 《開學第一課》都會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鐘南山將結合個人成...
童心筑夢未來科技點亮夢想——通山縣實驗小學獲得國字號榮譽的背后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焦姣特約記者徐大發近日, 2020年“少年...
本報記者孟珂年末調研,對于部委政策制定的承前啟后顯然有著重要意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
5G基站建設快速推進,終端應用更加豐富商用一周年亮出成績單本報記者王政5G基站超69萬個、終端連接數超1.6億……一年前的10月...
5G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
上海5G建設隨著“新基建”建設全面提速, 5G的普及應用將賦予經濟增長新動能,支撐智慧社會新發展。針對航空強度試驗海量數據...
5G不只是“快”9月5日至9日, 2020年服貿會國家會議中心室內展館及周邊室外展館向社會公眾開放,作為八個行業專題展之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