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履職手冊,我們對自己的工作職責和權限、監督內容等有了進一步了解,在監督時更有底氣啦!”前不久,大畈鎮板橋村紀檢委員焦玉銀一邊對照《村(社區)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履職手冊》,一邊開心地分享著自己的工作感悟。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監督質效,通山縣紀委監委通過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夯實基層監督力量、創新基層監督方式等舉措,不斷深化“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切實激活全面從嚴治黨“神經末梢”。
基層監督是提升基層治理成效、切實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該縣紀委監委按照“一個權力事項、一張操作流程圖”的原則,梳理匯總村級承擔的服務事項10類30條,制定出臺《村(社區)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履職手冊》,通過畫圖表、亮家底、嚴規矩、重監督,劃清權力的邊界線,讓干部照圖用權、群眾按規辦事。
為將監督力量延伸到村組一線,充分發揮“探頭”“前哨”作用,該縣紀委監委有效整合鄉鎮紀委、村(社區)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村務監督委員會和村級廉情監督員等基層監督力量,采取“片區協作”“交叉互查”“提級監督”等方式,圍繞黨務政務公開、惠農資金管理使用等方面開展近距離、常態化監督,推動監督關口前移,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將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與清廉村居建設相結合,采取“線上+線下”齊聯動模式,線下由村黨支部牽頭,紀檢委員對村級事務開展具體監督,線上依托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將“三務”公開、惠農補貼查詢、基礎設施建設等信息網上“晾曬”,推動決策議事、事項辦理、資金撥付使用等小微權力公開透明,賦能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基層監督做得好不好,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下一步,我們將立足職能職責,不斷創新監督方式,優化路徑,持續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用‘小監督’撬動基層‘大治理’。”通山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許曉娟)
編輯:通山縣紀委
上一篇:
監督故事 | 通山:異常的蘋果供貨單
下一篇:
通山:強化跟案實訓 促進實戰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