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廖旭在咸寧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
2024年,全市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和省檢察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咸寧檢察工作理念、體系、機制、能力現代化,著力打造生態檢察等5個工作品牌,28個案例被最高檢、省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或刊載,25個集體和個人獲得省級以上表彰表揚,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強化政治引領,在服務大局中彰顯檢察擔當
以政治建檢凝心鑄魂。將黨的領導落實到檢察工作全過程,嚴格執行政法工作條例。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政治輪訓,讓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成為咸寧檢察的鮮明政治底色。
以檢察之責守護咸寧之安。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批準和決定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1887人,同比上升4.37%,提起公訴3801人,同比下降6.01%。對黑惡犯罪露頭就打,對所有涉黑惡案件實行提前介入、領導包案,目前已起訴27人,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走深走實。嚴懲故意殺人、搶劫、涉槍涉爆等嚴重暴力犯罪,起訴245人。強化對網絡犯罪的打擊整治,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567人,促進凈化網絡空間。全鏈條打擊毒品犯罪,起訴179人,注重順線深挖,監督立案、追捕追訴31人。開展“護航安全生產”專項活動,辦理案件43件,依法起訴危害安全生產犯罪12人。
以檢察之力保障發展之重。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把“檢察護企”專項作為一把手工程,針對以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等問題,開展11個小專項,辦理涉企案件2501件,著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注重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依法起訴串通投標、強迫交易等犯罪294人。加大涉企案件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力度,監督立案、撤案81件,清理涉企“掛案”70件;著力監督糾正違法違規“查扣凍”財產等趨利性執法司法問題,督促解除“查扣凍”資金3000多萬元。嚴懲企業內部腐敗,起訴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犯罪32人,通山縣檢察院在辦案中幫助被害企業挽回損失891.9萬元。依法懲治金融領域犯罪,起訴22人;與市人行建立反洗錢協作機制,辦理洗錢案件9件。
以檢察之為共繪生態之美。以“助力流域綜合治理”專項工作為牽引,守護咸寧綠水青山。嚴懲非法采砂等破壞環境資源犯罪,起訴198人。通過辦案促使職能部門清理岸線、河道56.3公里,清理各類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7887噸,治理被污染水域135畝,挽回、復墾被非法占用和改變用途的耕地1500余畝。著力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困局,相關企業和個人被追索生態賠償金近100萬元,督促責任人補植復綠1000多畝。
以檢察之智融入社會之治。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檢察實踐,在全省率先實現檢察機關入駐縣(市、區)綜治中心全覆蓋,常態化落實和解調解、檢察聽證等8項職能,共接待來訪群眾335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70多個。堅持“抓前端、治未病”,深化以案促治,針對飲用水和交通安全等問題,發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126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在社區、村組、企業等開展普法宣傳活動330多場,引領社會法治風尚。
助力清廉咸寧建設。落實監檢銜接機制,依法起訴職務犯罪案件67件88人,辦理了李鐵等足球領域系列案件,1個案例入選全省典型案例。依法懲治司法工作人員放縱犯罪、司法不公等犯罪行為,立案偵查10人。
二、站穩人民立場,在落實司法為民中踐行檢察初心
做實有情懷的檢察,依法處理好人民群眾“涉法涉訴”煩惱。只要來訪群眾申訴有1%的道理,也要100%維護好。以“如我在訴”的換位感受,落實“件件有回復”制度,接收群眾信訪1131件,均在7日內告知“已收到、誰在辦”,目前已經辦結1048件,其中化解陳年信訪積案6件。針對案結事未了問題,把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貫穿辦案全過程,檢察長接訪308次、組織公開聽證990次,努力實現是非曲直大家聽,“法結”“心結”一起解。
做實有溫度的檢察,依法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開展“檢護質量安全2024”專項行動,辦理食品藥品領域案件104件,起訴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43人,促使補辦健康證2800余個。堅持用法治力量護衛特殊群體,督促設置、修復殘障人士無障礙設施、標識58處,支持老年人、婦女等提起訴訟57件,幫助追索撫養費、人身損害賠償金等120多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201萬元。強化勞動者權益保護,建立“檢察+工會”協作機制,為農民工討薪58萬元,幫助落實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障金待遇。崇陽縣檢察院通過檢察監督為226名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入選全省典型案例。
做實有愛心的檢察,依法回應好人民群眾“心尖上”的關切。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決依法打擊、毫不手軟,起訴170人,督促支付損害賠償金160多萬元。對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依法起訴未成年人犯罪166人;對情節輕微、認罪悔罪的,不起訴或附條件不起訴104人,促成返學、就業79人。推動落實入職查詢等制度落實,對嚴重監護失職的家長發出督促監護令84份。常態化推進法治進校園工作,開展“開學第一課”“情景劇普法”等活動197場次,受眾8萬多人。
三、推進高質效辦案,在堅守公平正義中書寫檢察答卷
刑事檢察向優升級。辦理各類刑事案件10807件。著力構建以證據為中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嚴格把關和監督,對不構成犯罪或證據不足的依法不批捕518人、不起訴117人;對應當逮捕、應當起訴而未提請批捕、未移送起訴的,追捕追訴144人。與市公安局會簽意見,依托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探索建立偵查監督線索庫,監督立案113件,監督撤案257件。加強刑事執行監督,對監獄、看守所、社區矯正機構開展巡回檢察8次,監督糾正“減、假、暫”不當及監管活動違法等問題。
民事檢察向強奮進。辦理民事檢察案件362件。依法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18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對正確的裁判,依法引導當事人服判息訴252件,維護法律權威。突出懲治虛假訴訟,通過辦案糾正虛假訴訟案件23件,讓打“假官司”者付出“真代價”。開展“民事執行監督”專項行動,提出檢察建議92件,協助解決“執行難”。通城縣檢察院在辦理一起人身損害賠償檢察監督案中,幫助當事人全額獲取執行款112.8萬元,被評為全省典型案例。
行政檢察向實突破。辦理行政檢察案件666件。堅持以行政訴訟監督為重心,發出檢察建議70件。市政府、市檢察院探索建立“府檢聯動”工作機制,共同完善法治政府建設、保護社會公益等措施,推動行政執法監督與檢察監督協同發力。深入推進“行刑反向銜接”,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意見182件,著力解決“不刑不罰”問題。
公益訴訟檢察向好拓展。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39件,發出檢察建議295件。對檢察建議解決不了問題、具有示范意義的案件,起訴6件,努力實現“起訴一件、促治一片”的效果。建立公益訴訟保護教育實踐基地3個,完善與水利和湖泊、生態環境等部門協作機制5項,構建起普法宣傳、各方協作、共建共擔的公益保護機制,赤壁市檢察院督促強化大湖咀遺址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被評為全省典型案例。加強涉軍維權工作,加大英烈保護力度,咸安區檢察院辦理的督促一九五烈士公園規范保護案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四、深化改革創新,在優化管理中為檢察賦能
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制。堅持“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嚴格遵循檢察官辦案權責清單,健全績效評價、質效責任追究等制度。落實領導干部直接帶頭辦案,兩級檢察院入額院領導辦案3069件。認真貫徹落實《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追究條例》,讓檢察官肩頭有壓力、辦案求極致。
做實案件質量評查工作。以案件質量評查為切入口,將管人和管案相結合,讓檢察工作進一步回歸到高質效辦案這個本職本源上來。成立案例委員會和案件評查委員會,堅持自查+抽查+重點評查,既評查法律適用、事實認定等實體環節,又評查辦案期限等程序事項,還評查辦案效果。開展“木犀·優學差析”展講活動,總結優秀案例辦理經驗,著力打造模范案例、模板文書;對不合格、瑕疵案件當面點評、指出問題、督促整改,引導干警提高辦案質量。
大力實施數字檢察戰略。按照“建用結合、以用為主”的工作思路,使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210個,辦理案件1120件,均大幅上升。研發并用好“違規違法借貸平臺虛假訴訟法律監督模型”等5個模型,其中3個被最高檢推廣全國使用,從“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再到“系統治理”的水平逐步提升。在全省檢察機關智能化建設成果比武中,1個案例獲“十佳案例”,2人獲“優秀能手”稱號。
五、全面從嚴治檢,在自我革命中鍛造檢察鐵軍
強化理論武裝。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開展“以黨的創新理論說辦案、講工作”活動139次,開展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黨建聯建聯創活動4次。
加強素能建設。制定加強檢察隊伍建設58項措施,開展教育培訓70多期,培訓1600多人次。承辦中國刑事訴訟法學會“新時代刑事政策與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研討會,每月開展“木犀·檢學研大講堂”,成立“檢察案例研究基地”,加強新進人員集中培訓,實行“導師制”,踐行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以賽促進,組織開展各類業務競賽,44人被評為市級標兵、能手,12名干警榮獲“全省十佳刑事出庭檢察官”“全省優秀公訴人”“全省業務標兵”稱號,市檢察院兩次獲得“優秀組織獎”。
狠抓紀律作風。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舉行專題讀書班、學習研討、警示教育等活動26次,嚴格執行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記錄填報“三個規定”有關事項1116次,開展督察檢查89次,不斷深化清廉機關建設。開展“抓落實、求極致、強作風”專項整治,制定提高工作執行力的制度,引導干警“把自己交給工作、把進步交給組織、把評價交給群眾”。
夯實基層基礎。制定為基層減負十項措施。組織所有基層檢察院與上海、浙江、武漢等先進檢察院結對共建。加強檢察文化建設,每月評選檢察之星,舉行退休干部榮譽退休儀式,增強干警職業尊榮感,營造“咸檢咸愛”“知檢察、愛檢察、興檢察”的氛圍。
六、提升檢察公信,在接受監督中改進檢察工作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工作,認真落實審議意見。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檢察建議工作,專門制定《關于加強檢察建議工作的決定》,檢察機關認真貫徹,不斷提升檢察建議質量;各部門嚴格遵守,檢察建議到期回復率100%。積極爭取市人大常委會支持,制定《咸寧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檢察建議銜接轉化辦法》,創新工作機制,對人大代表提出的14條意見建議專題研究、狠抓落實,立辦案件29件,發出檢察建議34件,推動人大監督與檢察監督貫通銜接、同向發力。在咸安、嘉魚設立代表聯絡站,邀請人大代表視察檢察工作、參加檢察活動530多人次。
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向市政協常委會通報檢察工作情況,按照政協專項調研提出的意見加強和改進檢察工作。探索“政協+檢察”工作方式,20多名民主黨派人士成為“益心為公”志愿者,嘉魚縣檢察院督促農機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議被省政協采用,市檢察院辦理的整治堿水圳污水直排行政公益訴訟案被評為全省“民主監督+檢察監督”典型案例。
自覺接受履職制約和社會監督。建立檢察院黨組和法院黨組會商機制。深化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接待律師閱卷1408人次。組織人民監督員監督評議案件954件。舉行“檢察護企”“檢護民生”等主題新聞發布會8場,講好新時代法治故事、檢察故事。
2025年工作目標
一是以更高站位護航發展和穩定大局。
二是以更實舉措守護群眾利益。
三是以更大力度推進法律監督。
四是以更嚴標準鍛造過硬隊伍。
(咸寧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廖旭)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寧人大代表分組審議“兩院”工作報告
下一篇:
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 2025年1月8日在咸寧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摘錄)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1月20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曾國平(2019年1月24日)各位委員、同志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寧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經過全...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按照省委部署要求, 1月29日,市委常委班子召開2018年度民主生活會。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
在市委辦公室機關黨支部,大家集中交納黨費,齊誦《黨章》,共同研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蔣揚眉、陳愛華2月21日,中國共產黨咸寧市第五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在溫泉...
學習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學習資料和《關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廣泛開展向黃群、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為代表的抗...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團審議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結晶,都是靠奮斗得來的。”全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19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
在本期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中,全市各黨支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