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咸寧市博物館結合春節習俗和非遺元素,推出“我在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吸引市民與游客熱情參與體驗非遺剪紙體驗、紅包拓印、投壺等非遺技藝,大顯“蛇”通。據統計,大年初一至初七,市博物館共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
春節期間,市民游客或攜家帶口,或與好友結伴,到市博物館感受別樣年味。一樓大廳的《靈蛇獻瑞——一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聯展》、臨展廳的“探尋.新時代咸寧考古成果展”、二樓的“報紙上的中國年(1970年-2024年)”不僅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咸寧歷史的好機會,也讓大家更加明白了珍惜和保護文化遺產的意義。
大年初四,從意大利飛回武漢過年的楚楚女士一家3口,帶著親朋好友共11人到咸寧市博物館參觀,豐富多彩、別具特色的蛇年文創印章集章、非遺剪紙體驗、紅包拓印等活動深深吸引了他們,一家老小沉浸式體驗各個項目,舉著自己DIY的作品合影,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喜悅。
按穩集章本,稍稍用力一摁印章柄,一幅精美的“巳巳如意”套色新春紀念印章躍然紙上。大年初七,來自武漢的孫靜茹小朋友拿出心愛的集章本,一口氣蓋了七八個印章,小臉蛋因為興奮而微微泛紅。
市博物館負責人表示,市博物館在年前統籌文博資源,從1月 21日開啟了“博物館里過大年”社會教育系列活動,在春節期間精心打造文化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讓傳統文化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記者? 杜培清? ?通訊員? 彭禹希)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電影院內人氣旺
下一篇:
運動添年味!咸寧開展“體育過大年”活動
咸寧網訊通訊員鄧丹、陳娟報道:為響應“咸寧市9.28孔子誕辰日全民閱讀活動周”的號召,慶祝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的誕辰、弘...
他的講座深受武漢大學師生歡迎,武漢大學擬精選他的部分文稿編著出版。
廉政書畫展清廉,翰墨丹青揚正氣。縣文聯聯合《咸寧日報·崇陽周刊》編輯部將部分作品予以展出,以饗讀者。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們體驗了書香與泥土氣息交融的耕讀氣息,深刻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書寫技能的熱情,...
本報訊記者王恬、通訊員雷群書報道:10月24日上午,赤壁市車埠鎮中學聯合車埠鎮政府和赤壁市詩詞楹聯學會舉辦了“稻菽飄香詩...
《尋寶五千年》系列圖書以漫畫的形式和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圍繞中國古代四藝主題,為小讀者開啟了一場奇妙玄幻、別開生面的...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通訊員柴倩報道:19日,記者從市旅游委了解到,吉祥物“咸寶”和“小寧”正式成為咸寧城市...
:近年來,央視播出的一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受到不少觀眾追捧,它讓更多的普通觀眾走進古詩詞瑰麗精妙...
11月1日,由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機關書畫協會主辦、以“戰疫情、鄉村振興、助力美麗從化經濟復蘇”為主題的“美麗從化詩書畫作品...
《生肖的變遷》內容簡介:本書作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多年,搜集過很多關于生肖文化的資料,在這本書稿中精心挑選了二百余幅古...